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中的应用

2014-04-26秦宽云徐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老年下肢

秦宽云 徐剑

【摘要】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下肢慢性皮肤溃疡在局麻或无麻醉下进行清创, 按伤口大小和形状裁剪封闭负压引流(VSD)材料覆盖伤口创面, 持续引流, 7~8 d拆除, 伤口为新鲜肉芽组织后改为换药治疗, 直到伤口愈合。结果 本组105例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经1~4次封闭负压引流, 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新鲜, 经换药后创面愈合, 随访半年, 伤口处瘢痕不明显, 部分局部稍凹陷。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操作简单, 损伤小, 缩短了疗程, 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

慢性皮肤溃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老年患者下肢皮肤溃疡, 常规换药治疗过程较长, 疗效不稳定。安陆市普爱医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对105例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 疗程明显缩短, 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105例, 男63例, 女42例, 年龄66~88岁, 平均年龄73岁。下肢慢性皮肤溃疡部位:大腿12例, 小腿70例, 外踝4例, 足背11例, 例足底8例。发病原因:压疮4例,糖尿病足19例, 下肢静脉性溃疡30例, 机械性外伤52例。下肢慢性皮肤溃疡大小约4.5 cm×5.5 cm~5.5 cm×10.5 cm,病程3.5~7.5个月。

1. 2 方法

1. 2. 1 治疗前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血液、心电图、X线等项目, 以排除内科性疾病。

1. 2. 2 材料 VSD材料为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材料, 内置1~2根14号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 长度30~50 cm;生物透性薄膜。

1. 2. 3 治疗方法 常规在局麻或无麻醉下行溃疡清创,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创面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按伤口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材料, 将泡沫置入伤口创面, 并充分接触整个创面, 边缘与周围正常皮肤缝合, 使VSD材料超出皮缘1 cm并固定, 用生物透性薄膜密闭粘贴VSD材料及周围皮肤, 引流管接中心负压。VSD材料变塌陷表示引流通畅, 7~8 d可拆除VSD材料。若伤口创面肉芽创面新鲜, 改为伤口规范换药, 直到伤口愈合;若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可再用VSD材料覆盖、引流。

2 结果

105例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经1~4次封闭负压引流,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新鲜, 经换药后创面愈合, 随访半年, 伤口处瘢痕不明显部分局部稍凹陷。

3 讨论

老年人下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 如伴有糖尿病、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等内科疾病, 则容易形成下肢皮肤溃疡。本组病例通过清创后行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促使伤口较快形成新鲜肉芽组织, 为伤口的修复、愈合提供了支撑。VSD封闭负压引技术能促进伤口愈合,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通过其机械性引流作用, 减少了创面坏死组织及分泌物与代谢产物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 同时使创面保持清洁, 形成不利于细菌生长的创面环境[1];②通过机械作用促进角质蛋白细胞生长和蛋白质合成, 细胞外信号的传递到细胞内, 使得创面细胞发生增殖;封闭负压环境导致伤口周围氧张力下降, 刺激修复启动信号, 有效改善愈合[2, 3]; ③通过持续负压吸收将创面组织液吸出体外, 减轻了局部组织肿胀压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有利于巨噬细胞及中性白细胞发挥其吞噬与杀菌功能。

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优点有:①减少换药次数, 从而减少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②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 生物透性薄膜阻止细菌入侵, VSD封闭负压引流是一个密闭的系统, 有效预防了开放换药可能招致的污染和感染。③VSD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创伤较小, 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轻。

VSD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护理:①持续负压维持在0.02~0.06 MPa之间;②保持引流管通畅, 早期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后期可每隔2~3天冲洗一次;③老年患者长期卧床, 应注意避免坠积性肺气、下肢深静脉栓塞、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④若伤口周围有潜行腔隙, 经过负压加压使潜行腔隙闭合。

本组患者伤口愈合后随访半年, 伤口处瘢痕不明显, 功能影响小。该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疗程短、疗效肯定, 患者及其家属容易接受,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灯彬,宁宁,刘晓燕,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地震骨折伤员感染创面中的应用.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34(10):245.

[2] Danciu TEm Gagari E, Adam RM, et al. Mechanical stra in delive anti-aptotic and proliferative signals to gingival fibroblasts. Dent Res, 2004, 83(8):596-601.

[3] Ingemansoson R Blood flow change in normal and ischemi cmucardiam during topically applied negative pressure. Annthorac surg, 2007,84(2):528-573.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年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