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民营医院”把把脉

2014-04-25王竹君

创新时代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医疗

王竹君

近年来,我国民营医院蓬勃发展,并且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民营医院的出现,打破了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更好地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医疗需求。同时通过竞争,促进了公立医院的改革与管理,使整个医疗市场无论从技术、服务还是价格,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是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医疗体制的一种积极补充,也为整个社会迈向小康创造了条件。

尽管民营医院的崛起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民营医院仍未被大多数人肯定,人们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加之民营医院的出现毕竟还属于新生事物,因此民营医院的发展仍然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只有这些制约因素解决了,民营医院才能有宽松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做强做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因素

经济压力大

根据国家的政策,像民营医院这种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仅得不到国家的财政补助,而已还要承担纳税的义务,为了挽留人才他们还必须支付优厚的薪酬福利,并且民营医院投资人的资本本性就是获取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压力下,民营医院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大而回收期长的行业。因此,这类医院的经济压力一般都比较大,如果经营不善或决策失误将会给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

社会公信度差

由于营利性医院才刚刚被老百姓所了解,所以“民营医院就是为了赚钱”或者“民营医院看病要比公立医院贵”的片面看法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这对医院扩展病源,开拓市场是相当不利的。甚至部分民营医院只顾眼前利益,严重夸大甚至蓄意编造的医疗广告,精心包装的伪专家,毫无疗效的伪劣中药配方,超过成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药价,给医生下达经济指标等等行为,严重坑害了患者,最终导致这些民营医院诚信殆尽,声誉扫地。种种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公众在对民营医院的认识上形成了极大的偏见,间接导致了民营医院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自身管理松散

从自身角度来看民营医院普遍在决策、管理、创新、发展方面后天不足。虽然相对于传统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显得更具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普遍注重宣传、价格、服务等市场营销手段的运用,机制也更灵活一些,为自己赢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但这些尚处于较浅的层次。由于民营医院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系统与发展观念,所以在战略上缺乏整体性、长远性的规划,不注重整体经营实力的培养,在具体运营和管理上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自然就表现为急功近利。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民营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自身的发展。

人才遭遇瓶颈

民营医院的人才现状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目前99%的医疗专业人才都掌握在公立医院手中,民营医院为了求发展,高薪聘请了各专科有经验的专家坐诊,但坐诊时间难以保证。为此不少民营医院只能聘请从公立医院退休下来的医生,这样就形成了年老的退休返聘的多、年轻刚毕业的多的“哑铃型”人才结构。没有人才补给,使得民营医院难以发展壮大。加上人们对于民营、公立资本来源性质的传统认识,导致民营医院聘人很费力。

配套政策缺乏

虽然国家已经有了支持和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但是在落实上还是有些问题。民营医院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往往会找不到具体的政策依据。比如民营医院在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调动专业技术人员时,人事关系怎么解决?户口怎么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时,应归口到哪里管理?由于这些都没有具体的政策,对民营医院引进人才和提高技术水平很不利。因此,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也是相当紧迫的。

政府部门扶持力度不够

如何营造民营医院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关系民营医院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民营医院要思考,政府部门更要思考。以往由于受国家政策规定的限制,民营医院很少成为医疗定点医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就诊人群的医疗需求。另外,国家对待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政策上不能一视同仁,对民营医院缺乏必要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医疗用地的审批、医疗保险、职称评定、贷款、规模建设等方面。

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促进民营医院发展,首先政府要改变观念,在触及相关部门利益时,单靠政府卫生部门的协调是不够的。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大利益出发,把民办和公办都要当“亲生”对待,都属于社会公共资源项目,让民营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参与公平竞争,协调发展。其次,要出台相关具体配套政策,促进民营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吸纳社会资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再次,要引导民营医院科学规划布局,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避免与公立医院在专业和科室的设置上过于重复,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恶性竞争,既浪费医疗资源,又制约民营医院竞争力的提高。把民营医院纳入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促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充分发挥民营医院医疗资源的作用,才能为缓解看病难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战略管理机制

医院领导者应不断地根据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医院未来的发展与医院内部变革的协调问题,如管理机制、管理指导原则、管理方法和组织运营流程等新的举措,在战略决策时要发挥群体智慧、引进专家意见等,使医院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得到良性运行,以高品质、高水平的医疗品质为社会、为人民更好地服务。

首先,要以总体经营战略的设计对医院的经营性质进行清晰的说明和界定,保证整个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立企业统一的精神价值和事业追求。其次,要以业务战略的设计对医院的竞争产品进行规划和核心竞争打造。再次,要以职能战略设计强化医院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在各职能部门中的执行规划和执行行为指导,有效地运用相关管理效能,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留住人才

人才问题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不能把人才的流失完全归结于外部原因,民营医院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内涵建设,用战略的眼光看发展,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树立自己的良好品牌。用环境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最后才是用待遇留人。作为知识分子,绝大部分的医生选择医院时,比较看重医院为其提供的事业平台。而“高待遇”可能一时吸引了医生,但如果没有一个让医生觉得有成就感、有前景的事业平台,照样留不住人。为此,医院应针对医生的选择为其提供定期的学术交流、外派进修等学习机会。

举办相关推优活动

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定期举办民营医院院长培训班,加强对医院行政管理、医院科学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及时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民营医院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其依法诚信服务。可以通过每年一次的全面考核评估,树立一批医德高尚、管理规范、收费合理、社会影响良好的优秀民营医院典型,给予重奖并大力宣传。对于信誉差的民营医院先是黄牌警告,不整改者予以吊销经营执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医院投资者和管理者还要给地位、给荣誉,真正让民营医院和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们有劲头儿,有奔头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多出业绩,多作贡献。

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从民营医院自身的角度来讲,首要的问题是要创新思维,以广阔的视野审视自己,做好既有远见又着眼实际的发展规划,要找准市场定位,在规模经营或特色医疗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卓有成效地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搞好经营活动和成本核算,确保医院的盈利和对投资者的回报;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让民营医院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民营医院只要有一个良性健康的内部运行机制,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应该说,目前民营医院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只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建设民营医院,上下协同,加大扶持促进民营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民营医院必然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彰显出巨大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医疗
医药价格变动对医院经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关于民营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