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80后企业家的成长之路

2014-04-25工贝

创新时代 2014年2期
关键词:葡萄酒儿子

工贝

杭幸聪,一个典型的80后“创二代”。一直以来,人们眼中的杭幸聪都是一个敢闯敢拼的创业青年,他有头脑,有魄力,三十出头却经历了多次创业,现在已经全盘接手了父亲一手创办的企业——无锡康霸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一职。

无锡康霸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无锡太湖之滨马山医药工业园内,是专门从事环保科技开发研究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专业化集团企业,其下属有8个子公司,总资产达1亿多元。年产各类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业污水处理设备上万台,产品已经远销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地区。作为这样一个亿元公司的执行董事,80后杭幸聪着实让许多人吃惊。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却有着长者的沉着和冷静。而这个年纪轻轻却大有作为的青年却还有另一个身份:无锡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从创业失败到商场逆袭,从上亿企业的执行董事到市级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几个千差万别的行业,几种截然不同的经历。杭幸聪庆幸自己有着这样的宝贵人生。正是这几种截然不同的经历,让他学会了两个词:勇气和责任。而在他精彩的“双面”人生背后,一直有一个人在默默为他护航,他就是杭幸聪的父亲——无锡康霸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杭玉君。执著梦想

咬定青山不放松

杭幸聪说,父亲对他最早的帮助始于他小时候的一次选择。枪是男孩子小时候最常见的玩具,而男孩子喜欢射击这项运动也无可厚非。可是小幸聪对于射击的热爱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以至于到了初中阶段,他选择入读体校,将射击兴趣作为一种专业延续。正当家里人都对这个决定表示反对的时候,父亲杭玉君却选择了支持。杭幸聪说:“他从来不去拒绝或者排斥我玩枪,但是他会告诉我要注意安全。”或许连杭幸聪自己都对父亲支持的态度感到惊讶,但是杭玉君却说这份支持是源于对儿子能力的信任和执著梦想的感动。

杭玉君眼中的儿子从小一直喜欢枪,他可以把所有的压岁钱和早饭的钱都用来买各式各样的玩具枪。一次偶然的机会,杭玉君从外地出差回到家,正巧看到儿子把一根根香烟摆在台子上用玩具枪瞄准射击。杭玉君在一边默不出声,心想看看儿子到底能不能打中。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小小年纪的杭幸聪居然心不慌手不抖,沉着气将所有的香烟一一击中。这一下可吊起了杭玉君的胃口,他马上故作镇静地对儿子说:“你这个不稀奇,你要能把贴着的牙签也打中才叫厉害。”话音刚落,啪嗒一下,贴着的牙签便被杭幸聪一枪击中。杭玉君看后心服口服。

也就是从这时起,杭玉君对儿子学射击的兴趣表示了全力支持,乃至在所有家人都反对杭幸聪上体校时,他也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儿子的一边,成为杭幸聪最坚强的后盾。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人们的意料。在体校学习三年后,杭幸聪并没有想当然地选择职业运动员的生涯,而是在中考时重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年长几岁在体育大学读书的哥哥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说话风趣幽默并且出口成章,当时让我十分羡慕。”也正是这次偶然的交流让杭幸聪的眼前一亮:优雅的谈吐,丰厚的内涵不正是自己所向往和追求的吗?此时还处于青春彷徨期的杭幸聪突然有了方向:学文化,上大学。

然而三年的体校生活让杭幸聪的文化课落下了一大截,初回学校上课时,杭幸聪的考试成绩总是处于下游水平。但也正是这三年的体校经历让杭幸聪养成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几番努力之下,杭幸聪最终考取了自己心仪的高等学府——南京财经大学,学习贸易专业。

首次创业 付出成长的代价

象牙塔内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自然让杭幸聪仿佛如鱼得水。或许是从小看着父亲做生意,耳濡目染的缘故,在大二的暑假,杭幸聪和几个小伙伴们萌发了自己开一家公司的想法,一来是一种社会实践,二来可以检验下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是否合格。得知儿子有开公司的想法时,一向选择支持的杭玉君二话不说,赞助了杭幸聪5万元的创业资金。于是,杭幸聪拿着父亲给的5万元创业资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可万万没想到,当初的“兴致勃勃”可以这么轻易被现实所打败,杭幸聪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杭幸聪说:“我们当时连产品都没有选好,就凭着一股冲动去创立了一个公司。是为了开公司而开公司。等把公司注册好后,选产品又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等产品选好后又销不出去,连销售模式、销售方案也没有,所以最终我们是失败的。”反思这次“失败”的经历,杭幸聪学到了很多。开弓没有回头箭,杭幸聪当然不会那么轻易服输。在其他小伙伴纷纷选择放弃的时候,杭幸聪理清思路,自己一个人又当总经理又当业务员,重新叩响了自己二次创业的大门。

创业当然需要资金的支持。可是父母给的5万元创业基金全部当作“学费”为自己的冲动买了单。这第二次创业的资金从哪里来?杭幸聪没有再向家里伸手,而是把自己每月的生活费悄悄地省了下来。“当时从一个月一两千元的标准一下子降到300元。每天吃三块钱的盒饭,出去跑市场跑业务都是坐公交车。”谈起这段经历,杭幸聪显得极为轻松,甚至觉得那都是美好的回忆。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小家庭富裕的杭幸聪从来没有尝过这样的苦头,可是他明白这是青春的选择,也是成长的代价。

由于自己的公司做的是污水处理产品,所以单枪匹马的杭幸聪跑遍了南京所有的建筑设计院,一个一个推销,一个一个介绍。时间长了,大家渐渐地对他的产品产生了兴趣,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支持这个创业的“小家伙”。

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后,2004年,杭幸聪最终完成了100多万元的销售额,然而这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在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杭幸聪把公司的所有销售办事处设到了沪宁沿线。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宏伟蓝图”却造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大的挫折。

临近大四毕业,杭幸聪决定要出国留学,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可是临走前,自己的公司怎么办?为了将自己在南京积攒下来的基础应用到更大的领域,让公司业务覆盖整个江浙区域,杭幸聪走之前将公司的所有销售办事处设到了沪宁沿线。虽然想法很好,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又不如人意。“我们当时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日常运行维护体制、奖励机制等,可以说是管理体系方面出了问题。再加上我一直在准备出国的事情,对公司也考虑得少了,所以当时的收益和投入比例不良。”endprint

回头看看这两次创业经历,杭幸聪觉得,如果没有三年的体校生涯教给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如果没有学习文化课屡屡受挫时告诉自己要奋勇直追,如果没有父亲的无条件支持做后盾,创业这个梦想将永远无法实现,而自己也将不会拥有这样一个无悔的青春。

走出国门 顺利与酒结缘

2005年7月,杭幸聪顺利留学英国。随着留学生涯的开始,之前的各种宠辱得失都已成为过去,杭幸聪兴奋地踏上了一片陌生而又充满魅力的土地,开始了他新的征程。也就是在这里他充分领略了葡萄酒的内涵与文化,并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实从2003年开始,我慢慢地对葡萄酒产生兴趣。每次我们生意做成以后,我都会去商场超市买一些葡萄酒回来,跟同事们或者跟自己的小伙伴们喝两杯。我当时是很喜欢葡萄酒的,可是不了解葡萄酒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喝,怎么去品鉴。所以我出国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我是不是可以到英国去学点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英国,杭幸聪有幸结交了许多有共同喜好的朋友。他们带着他去看葡萄酒的生产流程,去看酒行的销售模式,同时带他去品尝各式各样的葡萄美酒,让他能够真正深入到葡萄酒的世界里,同时也让他更加热爱这个行业。

2006年,杭幸聪所在的学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商务竞赛。在这所学校里的所有人,上到学校校长,下到清洁工人,无论学历,无论国籍都可以参加这场比赛。就是在这场80多个项目参加竞争的比赛中,杭幸聪凭借自己的葡萄酒行方案,过五关斩六将,突破4轮选拔,最终取得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也正是这次比赛的经历,杭幸聪坚定了回国创业,传播葡萄酒文化的信心。

可是,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是,一向无条件支持儿子的父亲此时却拒绝了杭幸聪的提议。杭玉君说:“本来我们的意图,肯定是让儿子回国来接我的班,没想到他怎么想起去搞葡萄酒了?我对他说,我不喝酒,你也不喝酒,你怎么会想到去卖酒呢?而且你也没有一整套思路或者策划方案。”没想到的是,杭幸聪早就准备好了策划书。他拿出自己曾经在学校获奖的商业方案,并且经过回国后的再调整和加工,思路更加清晰,实施起来也更加可行。当他把厚厚一本方案放在父亲面前时,杭玉君终于首肯了。杭玉君回忆说:“当时我一看这个方案肯定花了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细细一读,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先进,意识也很超前。其实还是可以做的,所以我就同意他了。我说好,你就走你的路吧。”

临危受命

毛头小伙终获肯定

凭借自己的实力和父亲的鼎力支持,杭幸聪开设的皇家公爵世界酒槽中山旗舰店终于在2007年顺利开业。此后,意气风发的杭幸聪又陆续开设了7家连锁酒行,杭幸聪这个名字和他的皇家公爵迅速成为了业内的热门话题。然而,2009年5月,正当杭幸聪准备奔赴国外考察酒庄的时候,父亲杭玉君找到他,跟他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的恳谈。

“父亲当时就跟我说,他那时的身体特别不好,可能是颈椎有问题,压迫到了神经,手脚经常麻痹,走路时还会突然脚软,爬楼梯也会绊脚。所以他要去做手术,这个班要我来接了。”杭幸聪说。

接班?从来没有考虑过接班问题的杭幸聪一下子蒙了。葡萄酒行业刚刚做得有声有色,这个时候要去接手父亲的康霸公司,他该如何取舍?康霸公司的业务和自己的葡萄酒行业相差甚远,接手后该怎么管理、怎么发展?我行不行?……正当一系列顾虑在脑海中划过时,杭幸聪看着不知何时变得苍老憔悴的父亲和父亲辛辛苦苦一手创建的环保公司,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儿子的“责任”。此时,先前的顾虑全部烟消云散,脑海中只浮现出那个父亲出差回家的午后,父子二人在家中对着牙签射击的画面。于是,杭幸聪决定接受父亲的意见,掌管康霸公司。

企业的传承向来充满着“新”与“旧”的较量。康霸也不例外。在杭玉君的掌管时期,他一直推崇公司的人性化管理。而杭幸聪新官上位后,力求将企业制度化管理。如此一来,跟着父亲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对着眼前的“毛头小伙”有了越来越多的疑虑。

“我刚去康霸的时候,很多东西是理不清的。我父亲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因为那里有很多情谊在里面。可是我一个年轻人去了之后就要管理这么一个大的公司,肯定有很多阻力和质疑。”但是杭幸聪骨子里那种越挫越勇的性格,让他克服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这一次当然也不会那么轻易放弃。在第一年全面了解公司的基础上,进人康霸的第二年,杭幸聪就开始着手进行改革,制度管理,规范经营。到了第三年,他已经全面掌控着整个公司,在理念的较量和思想的碰撞过程中,杭幸聪终于笑到了最后。

在谈及当初为何会放心把整个公司交给儿子管理,让杭幸聪临危受命时,杭玉君表示:“孩子成熟了。”杭幸聪三次创业的经历,父亲全部看在眼里:他有头脑,有事业心,遇到挫折不慌不忙,在英国学习企业管理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回国开酒行做得有声有色,又有了充分的实战经验,所以让儿子接手家族事业自然是一项水到渠成的事情。

现如今,杭玉君自己在从事文化产业。康霸有限公司则由杭幸聪全权管理。谈及自己钟爱的葡萄酒行业,杭幸聪至今还怀着深深的眷恋。他说:“目前的皇家公爵酒行已经转型定位为私人批量消费,虽然企业规模缩减了许多,但却保有了这个品牌,我正好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好好管理康霸。等到康霸完成了上市或更高的目标后,我就有精力再做自己的事情。到那个时候,我想我将有可能重拾我和皇家公爵的葡萄酒梦。”endprint

猜你喜欢

葡萄酒儿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征稿简则
自制的葡萄酒为啥爱“上头”?
打儿子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法国葡萄酒何以誉满天下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基于葡萄酒理化指标的葡萄酒分级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