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歌曲即兴伴奏的练习与提高

2014-04-24邹彦卓

音乐生活 2014年4期
关键词:音型织体和弦

★文/邹彦卓

谈歌曲即兴伴奏的练习与提高

★文/邹彦卓

歌曲即兴伴奏是在不用钢琴伴奏谱的情况下,为单声部旋律或多声部旋律配伴奏的一种即兴形式,它不仅是一门综合课程,更相当于一个简单作曲,所以要求伴奏者对钢琴技巧、和声织体等理论知识有较深厚的基础。本文以单旋律歌曲的即兴伴奏为例阐述其如何练习与提高。

歌曲 即兴伴奏 提高练习

钢琴之所以称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它不仅能够演奏出优美的单旋律,更能够演奏出辉煌的多声部音乐,而且除了能够独奏外,还大量运用在声乐和器乐伴奏中。在钢琴伴奏中又分为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

正谱伴奏是既有旋律声部又有伴奏声部的五线谱形式,伴奏者按照谱子的调式调性、速度、节拍来为演唱者伴奏的音乐形式。即兴伴奏是指有旋律声部(独唱或合唱的简谱、线谱),而没有伴奏声部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按谱子的调式调性、速度节拍编配出和声及织体,并演奏成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演奏形式,它既不是钢琴、和声课,也不是作曲理论课,而是“集钢琴演奏技术、键盘和声技术以及伴奏造型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艺术”。①《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 刘聪、韩冬 着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相对于正谱伴奏而言,即兴伴奏有其即兴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在没有钢琴伴奏谱的情况下,伴奏者可以根据不同演唱者、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改变调式调性、和声及织体形式,广泛运用于音乐教育教学、各级声乐比赛、艺术院校招生考试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歌唱之中。

现在,我国至少有几十万青少年将大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学习钢琴上,他们大都是按照学习专业钢琴的模式,就像背书一样机械刻板地只会照谱弹奏乐曲,而脱离了曲谱则根本无从下手,从而失去了音乐的即兴性特点,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创造性的天赋。而在高等艺术院校中的学生,毕业去向恰好是中小学,也就应担负起培养为青少年即兴伴奏的生力军。当下,高师的钢琴教学多侧重于技能的训练与传授,有着循序渐进的曲目和教材,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钢琴演奏的能力无疑是必要的,但钢琴教学却替代不了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有严重脱节的倾向。而歌曲即兴伴奏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提高即兴伴奏水平。歌曲即兴伴奏的理论与应用在音乐教育专业及演唱专业的二、三年级开设,学时一年到一年半。从长期的教学中看出,许多学生在学了该课后仍没有掌握即兴伴奏的要领,钢琴基础好的同学大都是“固定调概念”,缺乏对“首调”概念的培养与训练,在弹升降号少的歌曲时还可以应对,对升降号多的歌曲则力不从心。而钢琴基础稍弱的同学虽然对“首调”概念还可以,但由于技术原因也提高困难。再者,对和声的具体运用及歌曲风格把握不当导致的织体缺少变化也是较突出的问题。对于即兴伴奏的学习来说,涉及了键盘演奏、和声、曲式等多种学科知识技能,所以我们要做许多准备。

在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后,我们需要重点对调式、调性、音型、织体及键盘和声进行大量练习,以便学习者能够得心应手并快速提高。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及教学中总结的经验,谈谈歌曲即兴伴奏的练习与提高。

1 即兴伴奏键盘和声练习

键盘和声从属于和声学,是和声学在键盘上的表现及演奏,即兴伴奏又属于键盘和声音乐范畴,当然需要和声理论基础,而和声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伴奏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在学校中除了作曲系的学生外,其余专业学生大都会学到“到一级关系调的转调”(斯波索宾版《和声学教程》),其中包括正三、副三、重属、副属、各级的七和弦以及它们的排列法、连接法等。而这些理论知识是学习即兴伴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歌曲即兴伴奏的理论基础,掌握程度的深浅、水平高低对即兴伴奏的效果与音乐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用人体来比喻整个即兴伴奏的组成,和声相当于人体的骨骼,织体相当于血肉,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即兴伴奏的主要音乐要素。相对织体来说,笔者认为和声在即兴伴奏中的地位更重要,因为如果一首歌曲每小节的和声编配不当的话,很容易使歌唱者“跑调”,织体运用不当的话,只是风格性把握不当或者对歌唱者起不到推动作用,而不至于使其音不准。可见和声在歌曲即兴伴奏中的重要性。

1.1 和弦及其转位练习

每个调式在自然音级上构成七个三和弦,一、四、五级三个正三和弦,二、三、六、七四个副三和弦。每个三和弦都有两个转位,即六和弦、四六和弦。我们练习时,可以按照各调音级和调号递增的方式去练,比如:先练没有升降记号的C大调和a小调,然后练一升一降的G大调、e小调和F大调、d小调等。如下图:

C大调

a小调

三和弦练熟之后,可以练七和弦,一级七、二级七等。

练习各调的和弦及其转位对深入即兴伴奏的学习很有帮助,笔者认为此种练习相当于钢琴演奏中的哈农指法练习,可以掌握最基本的键盘和弦把位及指法规律。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此法来检验学生练习的熟练程度,如:让学生分别用左右手弹一下:G大调的属三四和弦、c小调的下属六和弦等。

1.2 和弦连接练习

我们知道歌曲的旋律是由一个个音符按不同节奏、节拍进行来形成的,伴奏亦是如此,也靠一个个和弦连接构成。因此,对和弦连接的练习至关重要。和弦连接分为和声连接法即共同音保持不动,其与声部作平行级进、旋律连接法即不管有没有共同音没有一个声部保持不动而是做级进或者跳进。练习时,对于三、四、五、六度的和弦连接最好用和声连接法,二度的和弦连接用旋律连接法,不管对于钢琴基础强或弱的学习者来说都是最基本和有效的练习方法。

①:连接的和弦有共同音(三、四、五、六度)

T—D—T—VI—S—T

②:连接的和弦没有共同音(二度)

T—II—III—S—D—T

和弦转位练习是练单独每个和弦的把位,和弦连接的练习目的在于熟悉各调中和弦的连接法则,从孤立的和弦意识逐步上升为整体性的和弦组合意识,熟练掌握各调及各调中每个和弦连接能有效地控制手的弹奏,并能够达到在键盘上自如灵活地创造各种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

2 伴奏音型的分类与键盘训练

伴奏音型是把音乐中的多声部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形式。这一形式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而得来,用钢琴弹奏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歌曲即兴伴奏中,伴奏音型是塑造音乐形象、表现歌曲内容、渲染情绪、制造气氛的重要手段,因此织体是除和声之外又一个重要因素。伴奏音型设计的好坏决定着歌曲风格特点和体裁特点,因此也是我们学习的又一重点。

伴奏音型主要分为:柱式、分解、半分解和弦

2.1 柱式和弦

很形象,像一根根柱子一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和弦音同时弹奏,这种音型音响饱满,节奏感强,多用于进行曲、欢快类及舞蹈类体裁的歌曲中。

①左手空八度,右手柱式和弦

②左手柱式和弦,右手音阶

2.2 分解和弦

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一种和弦音按照某种有规律的组织形态以先后方式演奏的伴奏音型。②萧友梅:“听过上海市政厅大乐音乐会后的感想”,《萧友梅文集》,廖辅叔著,1990年,第238 页。这种音型抒情流畅、委婉深情、多用于抒情歌曲体裁的歌曲中。

一支素质高、政治明、能力强、文化深的教育队伍是必不可少的。思政老师的道德品性和文化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学生的效果,特别是网络异常发达的当代社会,他们所面临的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更加复杂。

①左手空八度,右手分解和弦

②右手和弦,左手分解和弦

2.3 半分解和弦

半分解和弦是相对于分解和弦而言的,它是由三和弦中的一个音与另外两个音构成的音程交替出现的伴奏音型。既有单音的清新,又有音程的饱满,多用于热情活泼及叙事性较强体裁的歌曲中。

所谓伴奏音型的练习其实就是把静止的和弦连接练习流动起来形成不同的织体形式,通过不同的音型练习掌握各调的把位,以便日后能运用到各种不同风格、体裁的歌曲中去。

3 即兴伴奏提高训练

3.1 移调

歌曲即兴伴奏的特点决定了演奏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特别是在各种类型的比赛、招生考试中,伴奏者经常要根据演唱者的要求进行移调处理,这必然要求伴奏者要对键盘上的各调式、和弦的基本位置做到熟练掌握。

3.2 伴奏填补的常用手法

歌曲前奏基本分为三种:用歌曲高潮作为前奏,用歌曲结尾作为前奏,用歌曲内部材料变化后作为前奏。在临时条件下我们可以用歌曲的高潮或结尾作为前奏,既快捷又简单。

间奏练习:这里指连接高潮之前的间奏。

①音阶式:音阶式填空是即兴伴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用在歌曲乐句之间或段落之间,注意点是当音阶上行或下行时,需要自然过渡到下一乐句歌曲旋律的起始音上。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 左右手音阶反向八度

《亲吻祖国》音阶上行式

②柱式和弦式: 用同和弦转换的手法,作旋律长音的补充,把歌曲推向高潮。 《那就是我 》 第3小节主和弦的转换

③分解和弦式 :线条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山西牧歌》 第一小节DD和弦自下而上

④模仿式:在长音或休止处完全模仿或变化模仿歌曲的旋律声部。 《长相知》第2小节中声部模仿第一小节歌曲的旋律

3.3 综合训练

歌曲即兴伴奏是建立在正确的分析基础上的。因此,在如何编配的步骤中,首先要对歌曲进行全面的分析。下面结合《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的编配,看看即兴伴奏的编配程序:

①确立调式调性:F大调。歌曲速度:中速

②哼唱旋律并分段,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确定歌曲体裁、风格性,歌曲属于抒情歌曲。

A{a(4+4)+a1(4+4)}+B{b(3+3)+a2(4+4)}

③标记和声功能,选择伴奏音型。

A段用半分解音型 ,

B段中b句用右手带旋律的分解音型、

a2句用分解音型

此歌曲也可以进行移调练习:用1=G或1=E等,音型相同,可练习不同调不同把位在同一首歌曲当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漫长的,即兴伴奏的学习也是如此,除了上述基本练习之外,还应对和声及织体类型进行扩展训练。在即兴伴奏中的和声配置是影响总体音响效果的主要因素,这需要学习者进行和声理论知识的补充,比如对重属、副属和弦、交替大小调和弦、变音和弦等的学习。时刻注意倾听各和弦的不同色彩,以及不同连接方式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培养对和声音响色彩的想象力。再者,多研究已出版的伴奏谱,从中学习借鉴其中的各种织体形式,得到启发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总之,即兴伴奏的练习可以使其化整为零,从各方面入手加以训练,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并自我否定、灵活应变、加强修养,提高理论水平与演奏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使之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1] 刘聪、韩东著.《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2] 孙维权、巢志珏编著.《键盘即兴伴奏指南》[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2012年 .

[3] 黎英海著.《歌曲即兴伴奏编配法》[M] .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年 .

[4] 冯德刚主编.《钢琴即兴伴奏新编》[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2年.

邹彦卓(1982—),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讲师 。

猜你喜欢

音型织体和弦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