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山为家,谱写生命的赞歌——记桐庐县林场护林员王贤中

2014-04-24撰文王昌平

浙江林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桐庐县巡山护林

◆撰文/王昌平

以大山为家,谱写生命的赞歌——记桐庐县林场护林员王贤中

◆撰文/王昌平

王贤中在劈山抚育

他是一个孤寡老人,没有妻子和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寂寞和孤独中度过;他没有一个真正的家,他的家其实就是居住的护林房和管护的那片山林;他叫王贤中,是桐庐县林场最偏远的林区——牛洞林区的护林员。

一个人,一座山。10多年来,王贤中守着大山,从早到晚,经春入冬。累了,靠在树旁打个盹儿;饿了,摘个野果充充饥;闷了,对着大山吼几声……为了管好牛洞林区2164亩山林,近4000个白天与黑夜里,王贤中以大山为家,和清苦做伴,无怨无悔。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2013年初冬的一个清晨,笔者驱车前往牛洞林区,所经之处,满目皆是绿意,山路弯弯,几经颠簸之后,逐渐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这条路是几年前修的,本来还算平坦。不过,前些天下了场雨,深山里气温低,路面干得慢。”同行的林场工作人员说,若是遇上雨天,从山下到护林房只能步行,得花两个多小时。说话间,半山腰处出现了一座小平房。听到响动,原本正在屋前悠闲“散步”的小狗开始“汪汪”地叫了起来。

犬吠声打破了大山的宁静。一个身穿护林服,个子不高,年过花甲的老人从屋内大步走出,他就是王贤中。

今年62岁的王贤中出生在瑶琳镇琴溪村。他从小在山村里长大,自幼父母双亡,更因家境贫困而上不起学。村里的好心人几次给他介绍对象,都因他的经济条件实在太差而没有了下文。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村干部给王贤中介绍了一份工作——到琴溪村附近的瑶琳林场官塘头林区护林。自小便是大山儿子的王贤中,一听说是看守大山,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从此,他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管护区地处山腰以上,王贤中平时和村民接触的机会不多,找对象的难度更大了。他索性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巡山护林上来。

2004年,当王贤中得知牛洞林区缺人后,在官塘头林区干得好好的他主动要求到牛洞林区去。牛洞林区地处偏远,护林房距出山口近4公里。由于山高路远,林区长年不通水电,原先的护林员也是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才放弃了护林工作。谁都知道那里偏、那里苦,可王贤中却铁了心要去牛洞林区护林,这令其他护林员大为不解。这时,不少热心的村民纷纷劝王贤中去山下的企业上班,不但方便,而且收入也相对较高,有人甚至已经为他找好了工作,可这些善意都被他一一婉言谢绝了。他说:“山林就是我的妻儿,没人愿意去的林区,我愿意去!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做人不能没有原则!”

尽管清苦,也很寂寞,但王贤中并没后悔当初的选择,他像看护孩子一样看护着林区树木的成长。

2013年5月的一天,一辆面包车驶进林区。正当王贤中将车拦下准备进行盘查时,司机连忙从兜里掏出200元钱塞到他手里。王贤中顿时明白,他遇到的是一个盗伐者。“我不能要你的钱。”他将钱狠狠地摔在地上。盗伐者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可哪里跑得过王贤中?在王贤中的穷追不舍下,这个盗伐者束手就擒。

还有一次,王贤中的护林房迎来一个不速之客。一个中年男子特意来到护林房,将早已准备好的几包烟递给了王贤中,客气地说:“家里造房子,还少几棵树,请您老高抬贵手。”香烟是王贤中解闷的“良药”,可他心里明白,不能因为自己而使林场受到一丁点儿的损失。“想要树的话,你得去跟林场商量,看看能不能买几棵。我做人就是这样,不能没有原则。”王贤中把香烟一推,板着脸说。几番劝说不成,那个中年男子只好拿起香烟,悻悻而去。

近年来,桐庐县林业部门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林区农民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识逐渐增强。然而,受利益驱使,仍有个别村民对珍稀植物“垂涎三尺”。2013年,桐庐县开展珍稀树种基地建设,牛洞林区也补植了大量南方红豆杉、榉树等珍贵树种。如何管理、保护好这些珍贵树种,王贤中可谓“费尽心机”。

2013年12月的一天,王贤中在巡逻时发现几个可疑人员正在山上捆扎刚挖出的植物,走近一看,这些植物正是刚补植不久的南方红豆杉。王贤中立刻上前制止,并向瑶琳林场场部反映情况。最后,王贤中协助场部管理人员将这几个人移交给县林业派出所处理,自己又将这些树苗重新栽植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别说盗伐林木了,就连毛竹,王贤中都不允许别人盗走一根。时间一久,村民们也都知道王贤中是个有原则的“倔老头”。了解王贤中的辛苦,村民们也格外配合他的工作。

“保护森林是我的职责!”

森林防火是护林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护林员的首要职责。2000多亩的山林,每天巡山一次,每次3个小时;今天这山头,明天那山头,两天一个循环;宣传防火知识,清理防火道,预控火情……这些都是王贤中的常规工作。

近年来,随着鸡笼山景区攀岩、探险等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与鸡笼山相连的牛洞林区林荫道上的游客逐渐增多了。由于一些游客缺乏森林防火知识,王贤中便责无旁贷地当起了消防宣传员和解说员。

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王贤中给自己定下了巡山的规矩:每天必须巡山至山顶。2014年除夕那天,天气十分干燥,气温超过了20摄氏度。下午3点左右,正是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王贤中照例巡山至山顶。这时,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邻村的一座山上正在冒烟!王贤中立即通过县林业局派发的GPS定位手机向林场场部汇报这一情况,并及时和邻村护林员取得了联系,使相关的乡镇得以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上山灭火,把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保住了大片森林。事后,附近的村民问王贤中做事怎么这么认真,他一脸严肃地说:“保护森林是我的职责!”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牛洞林区不仅位置偏远,山路还格外崎岖。每次挑水,都需要走1公里山路,挑来的水必须省着用;要想买米、买盐、买菜,得到4公里外的村庄,步行去的话,需要大半天的时间。为了不影响工作,王贤中每次都选择雨天下山。

“尽管护林工作很寂寞,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据王贤中介绍,牛洞林区是2013年12月才通电的,之前别说是看电视,就连听收音机,都因信号问题而难以实现。考虑到用电难题,前几年,县林场出资给他购买了一台太阳能集热器,但由于山坳阳光不充足,发电量有限,电得省着用。因此,他护林房中的电灯泡和电源开关绝大部分时间只是个“摆设”。去年12月林场通电后,王贤中终于可以看上电视了。他笑着说:“我也能看2014年的春晚了!”

微薄的收入,简陋的住所,山陡路滑时面临摔落山谷的危险,门前又有野猪、五步蛇等“光临”……尽管如此,王贤中没有丝毫退缩,依然奔波在远离人烟的大山中,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牛洞林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脚印,他已成为这里的“守护神”。在王贤中的精心管护下,牛洞林区的树木变得更加郁郁葱葱,而他的脸上,悄然布满了沧桑。

山林依然寂静。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用执着坚守着山林,为我们重新诠释了关于生命的意义。

猜你喜欢

桐庐县巡山护林
珙 县召开生态护林员视频培训会
操场上真热闹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柬埔寨护林官员宣誓保卫国家森林资源
再访可可西里
AC313首次进入南方航空护林市场
新常态下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大王叫我来巡山
仿生蜻蜓护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