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电磁辐射造成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2014-04-21徐兰兰张春会宋晓明

环境技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辐射强度电磁辐射峰值

徐兰兰,张春会,郑 欢,宋晓明,赵 勇

(1.河南农业大学,郑州 450002; 2.洛阳市环保局,洛阳 471000)

手机电磁辐射造成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徐兰兰1,张春会2,郑 欢1,宋晓明1,赵 勇1

(1.河南农业大学,郑州 450002; 2.洛阳市环保局,洛阳 471000)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一是手机在待机状态下的电磁辐射强度均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二是手机刚刚拨出而尚未接通的11s内,当距手机5cm时在第2s和第6s均出现一个峰值,当与手机0距离接触时在第3s和第9s各出现一个峰值;并分析了特定情况下相应的防护措施。

手机;电磁辐射强度;防护措施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被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各种生活类电子产品(如家用电器、个人通信设备等)和生产类电子电气设备(如雷达、无线电发射设备、电车、静电设备等)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1]。从接收和传递信息来说,这些产品和设备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能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形成环境污染。再加上其他工农业众多经济领域中广泛应用电磁辐射设备、电气设备等,这些设备辐射出的电磁波更加重了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程度,这种污染日益突出[2]。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当今人们生活中的第四大污染[3]。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和以交感神经疲乏、紧张为主的植物神经紧张失调[4]。长时间的微波辐射可破坏脑细胞,使大脑皮质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反复经受微波辐射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侯群,以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心悸等最为严重。长期的微波辐射还可引起血液内白细胞和红细胞数的减少,并使血凝时间缩短[5]。

1 材料和方法

1.1 现行电磁防护标准

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年3月11日颁布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对电磁辐射规定了防护的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

美国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于1983年批准了关于100kHz~300GHz的射频电磁辐射场照射限度的临时准则。编制该准则的成员包括美国、法国、英国、联邦德国、荷兰、丹麦、澳大利亚及波兰等国的专家。临时准则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的《人体暴露于300kHz~100GHz射频电磁场的安全电平》十分接近[16]。

考虑到各国现代技术发展不同,因而电磁辐射标准的严格程度也不同,又因为实验地点在中国,所以选用我国的电磁辐射标准作为下面手机电磁辐射实验测量结果的标准。而电脑电磁辐射的标准参照国际辐射防护协会和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即电磁场的安全强度是0.2-0.4微特拉[19]。

1.2 数据来源

2012年4月8日在洛阳市环境保护局辐射监督管理站的一间密闭的房间内,采用SRM3000宽带电磁选频分析仪分别从不同距离时的手机电磁辐射、距离手机0cm且手机刚拨出而未接通时的11秒内的辐射值以及距离手机5cm且手机刚拨出而未接通时的11秒内的辐射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测量,并取了两组数据的平均值作图。

同时,由于洛阳市环保局附近受到通信基站、雷达系统以及测点周围的手机、电脑等产生的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的影响,测量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并且,在对手机每次测定前都测量了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本底值,手机测量环境中的本底值为10.6nw/cm2。

2 结果与分析

2.1 待机状态下,电磁辐射与距离的关系

在受周围环境电磁辐射影响的情况下,测得的辐射值随距离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距离手机0cm时的手机辐射值最大,随着距离的增大,手机电磁辐射强度会越来越低。而且,在距离<10cm时的情况下,手机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变化比较明显;当距离>10cm时,手机辐射强度接近于环境本底值,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对手机电磁辐射的测量受到周围电磁波的很大影响,而在距离小于此值的情况下,对手机电磁辐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机的摆放位置。由于手机只要处于待机状态就会产生辐射,所以手机不用时最好放在包里,或是夹克衫的口袋里,但不要放在胸前的口袋中,也不要直接挂在胸前。二是,为了将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降至最低,我们在暂时不用手机时,应记得将手机电源关闭而不要将其设置在待用状态。

2.2 手机拨出状态下辐射强度变化

1)当距离手机0cm时,拨出尚未接通的11s内的辐射强度变化:

由图2可知,手机辐射强度在第2秒和第6秒各出现一个峰值,第2秒时的辐射强度值相对较大。第3秒时的辐射强度值虽然不是峰值,但其仍高于第6秒时的辐射值。而在第11秒的挂机瞬间的手机辐射值远低于最大值,但相对其它值也较高。

图1 手机电磁辐射强度随距离变化而变化

图2 距离手机0cm时,手机拨出而尚未接通时的电磁辐射随距离变化而变化

2)距离手机5cm时,拨出而尚未接通的11s内的辐射强度变化:

由图3可知,手机辐射值在第3秒和第9秒各有一峰值,第3秒时的辐射强度值相对较大,第4秒和第8秒时的辐射值也相对较高,且第11秒挂机瞬间的手机辐射值与相邻值相比也很高。

由图2和图3来说,在一定的环境误差和人为误差下,在特定的时间,距离手机0cm距离的手机辐射强度要高于距离手机5cm的辐射强度;因此,当手机上的电话刚刚拨出而未接通时,其辐射强度会明显增大,此时应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5秒钟后再进行通话。另外,图中的第11秒告诉我们:当通话结束挂机时,也要尽量远离身体。

由于手机通信的特殊性,手机辐射频率在800~1800MHz之间,将测量的所有手机电磁辐射强度值减去本底值与前苏联的1984年的电磁辐射标准比较,小于10微瓦每立方厘米,均未超标。

2.3 电磁辐射的防护

通过对手机和电脑的实验性测量与分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影响,以下是几点防护措施:

1)妥善放置手机。手机在待机状态下也会发出一定的辐射以保持跟基站的联系,因此放在离身体重要器官相对较远的包内或口袋内,比挂在胸前和别在腰间安全得多,尤其注意休息时别把手机放在脑袋边。

图3 距离手机5cm时,手机拨出而尚未接通时的电磁辐射随距离变化而变化

2)提高健康意识。减少手机使用频率,能用座机时尽量不用手机,避开手机打开和接听时电磁波辐射最强的瞬间,避免离头部太近危害大脑组织。

3 结论

1)手机不管是处于待机状态还是拨出状态,其辐射强度均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2)在手机拨出而尚未接通时前5秒内有一个辐射强度最大值,且这个最大值还与距离有关。当距手机5cm时在第2s和第6s均出现一个峰值,当与手机0距离接触时在第3s和第9s各出现一个峰值。

[1] 吕航,周志琴.电磁辐射和防护技术的基本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9, 21(5):30-31.

[2] 张相峰,许艳梅.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092.

[3] 张辉,刘丽,李星.环境物理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94.

[4] 杨汝艳,王秀清.手机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12(05):490-492.

[5] 王会民.通讯微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河南医药信息, 2002, 25 (18):23.

[6] 查振林,许顺红,卓海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J].北方环境, 2004,14(03):25-28.

[7] 刘文魁,庞东.电磁辐射的污染及防护和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0.

[8] 苑国良.电磁污染防护措施[J].机电一体化,2003,7(03):11-12.

[9] 韩林,李建平,孙克兴.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安全[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2,67.

[10] 殷建华,张健.北京市局部地区电磁辐射监测结果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4):1346-1351.

The Influence of Mobile Phon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Xu Lan-lan1, Zhang Chun-hui2, Zheng Huan1, Song Xiao-ming1, Zhao Yong1
(1.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2.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Luoyang City, Luoyang 471000)

In this paper, the mobile phone elect romagnetic radiation intensity is measured from different items.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if a mobile phone in standby mode, the elect romagnetic radiation intens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f the distance; if the mobile phone has just dial-out, and has not yet been through 11 seconds, there are the peaks in the 2s and 6s, when away from the cell phone 5cm; when the zero distance contact with mobile phone in 3s and 9s appeared a peak.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in the specific case.

mobile phone; intensity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otective measures

TN929.53

A

1004-7204(2014)03-004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5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8B00)

徐兰兰,(1986-),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农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辐射强度电磁辐射峰值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4.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大吗?
氧气A(O,O)波段气辉体发射率和临边辐射强度模拟与分析
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宽占空比峰值电流型准PWM/PFM混合控制
基于峰值反馈的电流型PFM控制方法
基于模拟太阳辐射强度对自然循环式PV/T系统的实验研究
红外地球敏感器辐射强度在轨数据分析*
电磁辐射仪在确定上覆煤柱及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