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鉴定试验中的检测和记录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

2014-04-21宋小燕李宝晗祝耀昌

环境技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记录表测量故障

宋小燕,李宝晗,祝耀昌

(1.中电集团20所,西安 710068;2 .中航工业光电所,洛阳 471099;3.中航工业综合所,北京 100028)

环境鉴定试验中的检测和记录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

宋小燕1,李宝晗2,祝耀昌3

(1.中电集团20所,西安 710068;2 .中航工业光电所,洛阳 471099;3.中航工业综合所,北京 100028)

阐述了环境数据类型和环境试验中的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和最终检测的基本概念和用途,介绍了航空装备环境鉴定试验中检测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中间检测不到位和检测结果记录不规范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鉴定试验;环境试验检测;环境试验记录

引言

航空装备设计定型或技术鉴定会议上,专家们审查试验报告时,常常发现许多试验单位出具的试验报告,仅有一个受试产品是否出故障和试验是否通过的结论性描述,而有关能够证明试验本身是否进行得正确有效和结论是否准确的描述这两方面的信息却少之又少,从而使试验审查工作无法很好地进行。有关试验有效性评价的考虑因素在参考文献[1]中已有全面的叙述,本文重点对影响这两方面评价的至关重要的检测和记录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作以分析,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1 试验数据及采集

1.1 试验数据类型

广义说来,环境试验信息应包括受试产品相关信息,如其结构、尺寸、重量、重心,平台安装位置,功能和性能及经历过的试验史及其型号、编号等标识;试验单位信息如试验单位名称、地点及其资质;试验设备信息如每一试验项目所用的试验设备及其检定情况;试验项目和相应试验条件信息;实际施加的试验应力和受试产品对施加的温度和振动应力响应信息;受试产品在试验设备上(内)的安装和布置,温度、振动传感器安装和布置情况的信息;试验实施过程及其偏离试验大纲的信息;试验各阶段对受试产品进行外观、功能检查和性能测量所得的信息或数据,试验实施过程中因试验设备故障或其他外界影响造成试验中断及中断处理情况的信息;试验过程中因受试产品出现故障,进行分析、定位、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验证和是否继续进行余下试验项目还是全部试验项目重新进行方面的信息。全面收集和记录这些信息可为评价试验实施的有效性和试验结论的正确性提供信息数据支持,也为试验结束后编写一个具有可追溯性的科学的试验报告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因此,编写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和环境鉴定试验报告时均应全面考虑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和数据,具体见参考文献[2]和参考文献[6]。

1.2 试验数据的采集

上述的试验信息和数据中的大部分如受试产品的物理特性、组成、技术状态、经历的试验史、实验室和试验人员资质,试验设备及其检定校准情况,受试产品和传感器安装布置,试验中断处理和故障处理等均需要试验实施人员在试验前和试验中通过收集和记录保存的,其中相当部分的信息和数据需试验人员进行检测和其他操作(包括拍照)将其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主要可用于说明试验有效性。信息中最为重要的是受试产品的功能情况和性能数据,这些信息和数据直接用于判断受试产品是否出现故障,为试件通过或通不过试验提供证据。

可见,为了证明试验实施的有效性和试验结论的正确性,应当全面采集和记录这些定性和定量的信息和或数据。

2 试验中的检测

2.1 检测的基本概念

检测一般是指检查和测量。检查是对受试产品的外观、机械损伤和是否具备应有的功能用目视受试产品或观看设定的画面来进行的,基本上是一些定性的项目;测量则是应用各种测量工具或手段,测出受试产品的性能参数值,用于与受试产品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两者结果均用于确定受试产品是否合格或已否出现故障。

2.2 典型试验标准中的检测

环境试验中的检测一般分为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和最后(终)检测。分布于试验应力施加以前,试验应力施加同时和试验应力撤除以后三个时间段。GJB 150/150A和GB/T 2422中对这三种检测均有相应的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GB/T 2422和GJB 150/150A中有关检测要求的描述

2.3 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2.3.1 初始检测

环境试验中不同阶段进行检测有其不同的目的。

初始检测的目的是确认在施加环境应力以前,受试产品是一个完好的产品,其检查的结果,特别是性能测量所得的数据可作为一个基线数据,以便将中间测量和最终测量所得的数据与其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变化或变化趋势,若超出规定容差范围则可判为故障。为了避免试验样品安装过程损坏产品投入试验或试验样品电源线和测试线安装不当或损坏引起出现非责任故障,GJB 150A中明确要求要在安装后再次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一次初始检测,以保持有一个正常的样品和试验检测系统投入试验。

2.3.2 中间检测

中间检测是在试验设备对试验样品(试件)施加应力的同时进行的检测。这一检测的内容一般只包括功能监视和性能测量。由于是在施加应力条件下使受试产品工作并测量性能,其检测结果才能全面代表其对规定环境的适应性。由于产品的某些故障只能在环境应力作用下才能出现,应力解除后该故障便消失,试验后最终检测时发现不了,因而必须进行中间检测,防止漏掉故障。对于一些试验时间很长的试验项目,进行中间检测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免得将一个在应力作用下已经产生损坏或已具备损坏条件的产品继续进行全部试验,浪费资源。湿热试验安排第五天进行检查就是这一目的;而霉菌试验安排第7天对对比条进行检查目的,是检查使用的菌种是否有效,不属于受试产品中间检测的范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负载施加条件、测试辅助设备和仪表安装使用可能性、介质使用的可能性和安全性要求的限制,试验样品安装在试验设备上(内)时往往不可能测量其全部性能参数项目,此时可对性能检测项目进行适当剪裁,选择测量最能反映产品出故障的参数,甚至不测性能参数而仅监视其功能是否正常。有些设计人员会提供一个反映电子产品功能是否正常的书面材料,此时试验中监视工作就比较容易进行。

2.3.3 最后(终)检测

最终检测的目的最终确认试验样品在经受试验施加的环境应力后其外观、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许多试验如盐雾试验,温度冲击试验,高低温贮存试验等不需进行中间检测,但必须通过最终检测来发现环境应力作用对试验样品的影响,并将检测的结果与初始检测得到的基线数据进行比较,最终判断产品是否能通过试验。最终检测的项目应与初始检测项目一样,尽可能完整和一一对应。

许多试验单位将前一个试验项目的最终检测结果作为紧接着试验的试验项目的初始检测,但必须注意,在两次试验时间间隔很长,试验样品要经历较长时间或复杂的装运操作或试验样品和测试线路安装复杂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这样做。

3 环境鉴定试验中检测现状

目前型号工程的环境鉴定试验中,尚存在忽视信息收集,不适当地简化甚至取消中间检测的现象和记录不规范的情况,影响到对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对试验有效性的评价,典型情况概括如下。

3.1 试验前、后检测不适当地合并

试验前后检测一般应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许多试验单位将前一个试验项目的最终检测作为后一个试验项目的初始检测,以节省时间和工时,这不是不可以,但有的试验单位因这种检测过程比较复杂和麻烦,在两个试验项目实施之间时间间隔过长情况下,仍然将前一试验项目的最终检测代替后一个试验项目的中间检测,据了解,该间隔时间有的长达半年之久,显然这是不恰当的。

3.2 中间检测不进行

许多产品,特别是机电和液压产品,其性能参数的检测需要加负载和/或使用某种介质如液压油,工作模式比较复杂,在试验设备对其施加应力条件时很难进行,需要专门设计相应的测试系统和辅助设施;还有一些产品不仅性能参数测量难以实现,甚至监视其功能也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试验单位的高温工作试验、低温工作试验、振动功能试验中,使受试产品只是处于通电状态而不工作,或者处于工作状态而不测量性能只监视其功能,甚至功能检查也不进行,或者干脆处于不工作状态,使中间检测作用大打折扣,流于形式,使这种试验失去了意义。

3.3 中间检测项目随意简化

许多试验单位为了方便,未经充分分析研究,随便挑选几个易于进行测量的参数进行中间检测,这些检测项目基本上不能发现受试产品在应力作用时会出现的故障,失去了中间检测的意义。

3.4 不重视检测数据的记录

许多试验单位和受试产品研制单位只关注受试产品在试验中是否出故障和发现故障后的归零工作,而对试验中功能检测结果和性能参数测量的数据不予重视,甚至完全忽视,不作认真记录或不记录。有些单位虽然作了记录,但记录的不是检测的结果,而是检测人员根据仪表显示的数据,直接与这些参数标称值和允差范围对比判断的结果,认为在允差范围就打钩,不在允差范围就打叉,而不是将观察到的外观和表面质量情况描述和/或测得的数值本身记录下来。实际上,这是航空装备以往批生产阶段环境验收检验和例行试验中的记录方式,相当于一个试验工艺卡。这种记录方式由于不提供原始信息和数据,无法作为设计定型或设计鉴定或技术鉴定中环境鉴定试验是否通过的证据。

3.5 检测记录表设计不当,内容不完整

许多单位的检测记录表仅是检查结果和测量得的参数数值的记录,没有检测时机的标识,没有说明这是初始检测的结果,还是最终检测的结果,是什么试验项目的初始检测或最终检测的结果。更为严重的是,其中间检测记录表上也没有相应标记。到定型审查时,由于检测项目表都一样,甚至连试验单位自己也搞不清这是初始检测的结果,还是试验后检测的结果。初始检测和最终检测的检测项目一般是一样的,不加标记就难以分辨。中间检测项目可能少于初始检测和最终检测的项目,可从测量项目上判断出来。有些单位争辩说,检测表上有检测日期和时间的记录,可以推算出记录表的检测时机,虽然没有错,但不方便使用,不如直接标明为好。许多单位的检测记录表上没有记录检测时施加的环境应力条件的内容,也是不利于记录表的识别和使用的。一般说来,初始检测和最终检测时的环境应力条件就是实验室环境条件,许多单位的记录表上均有这一内容,但中间检测时的环境应力条件就不是实验室环境条件,检测结果与实验室环境条件无关。一旦在中间检测时发现产品故障、进行故障分析时,首先关注的是当时的环境应力种类和大小,因此如果中间检测结果表中没有说明检测时的环境应力,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

3.6 试验报告结论缺乏数据支持

分析:首先这里的nine-peaches design,数词+连字符+名词这种结构通常做定语起修饰作用,其中的名词无需用复数。此外,原文中粉彩天球瓶、粉彩橄榄瓶和过枝纹粉彩盘是三个并列的成分,应表述一致。而译文当中前两个用了词组形式,而后面过枝纹粉彩盘却用了单独的句子,并列成分不一致,句子杂糅。笔者认为plates 后面应加that或者去掉are。

许多单位提供的试验报告实际是试验结论的报告,其内容仅是一系列的试验项目及其是否合格或通过试验结论,至多以附件或附录的形式提供试验记录表,这种试验记录表有的是不完整的原始记录,有的是具体检测项目判别结果的记录,甚至是另行整理的记录,显然这些记录均不能作为其试验结论的证据。

4 概括和建议

4.1 概括

1)环境鉴定试验的结论是产品定型或鉴定决策的依据之一,试验结论的依据是试验中记录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因此,试验过程各阶段按要求进行功能和性能检测,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记录的完整性尤为重要。应当按规定要求进行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和最终检测工作并记录检测结果,以确保试验科学合理地实施,避免反复和浪费资源。

2)要重视中间检测并尽可能使检测项目完整,以防止漏掉那些在环境应力作用下才能显示出的故障。许多机电和液压类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检测、涉及到加负载和使用工作介质,受试产品在通用的试验箱内或振动台等试验装置上施加应力的同时,难以实现。目前大多数产品的高温工作、低温工作和振动功能之类试验中不进行中间检测,从而影响试验的效果,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试验。

3)许多航空装备研制单位的试验室进行试验中,不重视检测得到的原始数据记录,沿用产品批生产阶段验收检测和例行试验中的简单的工艺记录卡,采取打钩和盖检验章的方式,这是不适当的,这种记录卡或这类记录方式不能用于环境鉴定试验,需要正视定型试验对数据的严格要求,改变记录方式。

4.2 建议

1)建议在环境鉴定试验大纲评审过程中,加强对中间检测项目和检测记录表格式和内容的审查,以确保高低温工作和振动功能等试验达到既定的目标。

表2 环境鉴定试验外观功能检查和记录表格式

表3 环境鉴定试验性能测量和记录表格式

3)目前各试验室的数据记录表的格式千差万别、内容不完整,原因之一是缺少规范的记录表格式和指导。“十一五”期间,按照原国防科工委标准制订计划,中航工业综合所承担了《装备环境工程文件编制要求》标准的制订工作,并完成了该标准的报批稿,但由于体制改革原因,国军标的批准和颁发权已全部归入总装备部技术基础管理中心,致使该标准未能及时颁布。目前中航工业综合所已按照总装备部的标准化制订计划,正在吸收军方意见对原报批稿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计划在明年完成该标准的“报批稿”。在该“报批稿”中的环境试验大纲和环境试验报告二个文件中,都涉及检测结果记录表,建议按该记录表进行记录,见表2和表3。功能检查和性能测量记录表一般分两张列出,如果受试产品功能检查项目和性能测量项目比较简单,也可以将两表合并。

功能检查通常只是定性地判断产品是否具备应有的功能,有功能只能说明能工作,但不能代表其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对产品的各项性能进行详细测量,以最终判断其是否能正常工作。一般来说,试验前和试验后的功能检查和性能测量可以用相同的表格,试验中间测量因功能检查和性能测量项目经过裁剪而减小,最好另外单独列表,供试验中检测记录用。

[1] 祝耀昌等 航空产品环境鉴定试验有效性评价方法探讨[J].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4:346.

[2] 祝耀昌,军工产品设计定型环境鉴定试验大纲编写要求及分析军用标准化[Z] .2007.2(P30),2007.3(P37).

[3] GB/T242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S].

[4] GJB 150.1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总则[S].

[5] GJB 150.1A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通用要求[S].

[6] GJB 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S].

宋小燕(1973-):女,在职研究生学历,工作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一直从事环境与可靠性试验领域的检测工作。

The Signific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Detection and Recording in Environmental Qualification Test

SONG Xiao-yan1, LI Bao-han2,ZHU Yao-chang3

(1. The CLP Group 20, Xi'an 710068;2. AVIC Institute of Electro Optics,Luoyang 710068;3.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Beijing 100028)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initial test, intermediate test and final test of envi ronmental data type and environmental test. Then i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qualification test of aeronautic equipment,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of the uncompleted intermediate test and the non-standard recording of testing result. Finally, it puts forwards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helping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environmental qualification test; environmental test;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cording

O657.32

A

1004-7204(2014)03-0024-06

猜你喜欢

记录表测量故障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0.7.21~2020.8.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故障一点通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