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割线及省道设置对服装廓形的影响

2014-04-19姚竹青王朝晖

关键词:分割线廓形胸围

姚竹青 王朝晖

分割线及省道设置对服装廓形的影响

姚竹青 王朝晖

以分析女装分割线位置及省道量设置对服装造型的影响为目的,选取三开身合体型女上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9种分割线及省道变化方案进行样衣制作。采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对着装前后人台进行扫描,运用AutoCAD软件提取服装的控制部位横截面,分析服装廓形参数变化规律,为服装的样板制作及生产实践提供有效的结构设计理论基础。

分割线;省道量;服装廓形;女装结构设计

服装廓形是指服装的外轮廓,是服装造型的根本,在服装的设计审美和流行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服装廓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设计审美、人体体型、服装面料及服装结构设计等。服装的结构设计是实现服装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转变的关键,对服装廓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分割线和省道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其形式的变化直接体现在服装板型上,进而影响服装廓形。

学术界对于分割线及省道对服装造型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李霁[1]通过设置胸腰部版型参数变化的样衣实验,分别分析了胸围松量,腰围省道量大小及省道位置对连衣裙衣身部分廓形的影响。Wang[2-3]分析了X型女上装松量大小对各围度横截面状态的影响,建立了松量分布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纸样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外观效果。吴丽娟[4]针对不同的女性体型提出了符合合体性和美观性要求的女上装分割线和省道设置方案,并对不同体型的服装廓形美观性进行了评价。曹叶青[5]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款式样衣的人体着装效果,研究了胸腰臀部结构线的变化对女上装廓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体结构线的设计因素(位置、数量、走向、长短)对女上装廓型有较明显的影响。巴桂玲[6]通过分析服装造型变化与结构样板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特殊结构服装中松量、结构线对服装造型的影响。冯晓[7]通过样衣制作及主观评价分析了切展量、褶数等结构因素对扭转造型的服装外观的影响,得到了结构因素的造型评价模型。田保云[8]以对称特征衣身纵向非常规结构线服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构线变化对服装静态美观性及运动舒适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分割线及省道的变化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对特殊造型服装的影响,但日常生活中运用较多的仍然是常规形式的省道和分割线,如公主线、刀背缝等,而对于这类分割线的位置、形态及省道量等方面的设置规律的研究相对较缺乏,样板师一般都只能依据自身经验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实际生产中通常需要经过多次试衣才能得到理想的廓形,因此本研究从服装廓形角度出发,分析分割线及省道变化对服装廓形的影响,使得在制版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服装二维纸样与三维立体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平面裁剪的效率和精确度。

1 实验样衣制作

选定三开身基本X型合体型女上装作为研究对象,为避免其他结构因素的影响,领子采用无领结构,款式细节如图1所示。为排除人体因素对廓形的影响,本研究以日本94R裸体女子人台为实验参照对象,其中人台胸围82cm,腰围64cm,臀围91cm。本研究设置3种腰围省道量方案,成衣胸围在裸体人台基础上加放11cm松量;腰部总省道量从16cm到28cm每6cm进行递增变化,此处腰围总省道量是指身幅与成衣腰围的差值,为了更加突出X型廓形,臀围加放8cm松量,具体设置方案见表1。

表1 省道量变化实验方案设置单位:cm

图1 三开身款式图

分割线位置变化设置如图2所示,三开身在人体相应部位设置3种省道及分割线位置方案,方案Y1为基本方案,方案Y2在方案Y1的基础上,将胸省和前侧缝省的省道中心向前中心线方向移动1.5cm,后侧缝省的省道中心向后中心线方向移动1.5cm,后背缝位置不变;方案Y3在方案Y1的基础上,将胸省和前侧缝省的省道中心向人体两侧移动1cm,后侧缝省的省道中心向人体两侧移动1cm,后背缝位置不变。

参考《服装造型讲座4套装·背心》[9]及《服装结构设计》[10]进行纸样设计,保持省道量分配比例不变,根据实验方案变化分割线位置及省道量大小得到三开身女上装衣身系列纸样,为排除袖子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纸样设计时保持袖身结构不变。样衣实验在东华大学服装CAD研究室进行,环境温度为27±3℃,湿度60%±10%,符合实验环境标准。为减少误差,本实验中所有样衣均使用同一批次白坯布进行制作,由同一人在同一台缝纫机上进行车缝,车缝时保持针迹不变,制作得到的三开身实物图如图3所示。

经检验,样衣胸围误差为≤0.3cm,腰围误差≤0.5cm,臀围误差≤0.3cm,且省道量相同的样衣间各控制部位围度误差≤0.3cm,即围度相同的样衣间误差较小,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可进行后续的研究,样衣测量尺寸如表2所示。

图3 三开身女上装实物图

表2 样衣测量尺寸单位:cm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廓形参数提取

采用三维人体扫描仪对着装人台进行扫描,得到人台穿着9件样衣的扫描数据。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采用带基点复制将未着装人台躯干与着装人台躯干进行粘贴、合并,观察着装的效果,如图4所示。利用AutoCAD插件ArxDbgd[4]进行处理,根据人台胸围线高度、腰节线高度和臀围线高度,提取着装人台躯干的胸围截面、腰围截面和臀围截面。

在服装设计与制版过程中,常将服装看成是左右对称的,为方便实际操作,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将提取的各部位横截面进行对称化处理。插件ArxDbgd提取的横截面包含61个型值点,截面中心点为坐标原点,表征截面特征的61个型值点在4个象限中依次连接,首位重叠,即型值点1和型值点61为同一点,顺时针方向递增;将61个型值点与原点相连,水平横截面被等分成60份,沿顺时针方向每6°递增,型值点1和点31为人体横向截面的侧中心点,点16和点46则为人体横向截面的前后中心点,按公式(1)对各控制部位横截面进行相同的对称化处理。

图4 着装的人台

廓形参数用胸围、腰围、臀围的宽度、厚度及厚度与宽度的比值进行表征,以胸围宽度和厚度的计算方法为例,胸围宽度是指胸围截面水平方向最宽处的长度,即截面型值点坐标中X坐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胸围厚度是指胸围截面垂直方向最宽处的长度,即截面型值点坐标中Y坐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如图5所示,腰围、臀围的宽度及厚度的计算方法与胸围相同,提取的廓形参数如表3所示。

图5 胸围宽度及厚度算法示意图

表3 样衣廓形参数单位:cm

2.2 廓形变化分析

9件样衣具有相同的胸围尺寸,当分割线位置变化时,胸部廓形参数胸宽(胸围宽度)、胸厚(胸围厚度)和胸厚与胸宽比值的变化规律如图6所示。

图6 胸围廓形参数变化示意图

由图可知,省道量一定时,随着分割线从前后中心线向两侧移动,样衣胸宽逐渐增大,其中方案X1的胸宽变化范围最大,为0.8cm;不同省道量的样衣胸厚变化规律有差异,其中方案X1的胸厚变化范围最大,为0.8cm;胸厚与胸宽的比值在方案X1中先增大后减小,在省道量较大的方案X2、X3中逐渐减小,其中在方案X1中变化范围最大,为2.87%。

分割线位置不变时,随着省道量减小,胸宽先增大后减小,在省道量方案X2取得最大值,方案X3取得最小值,在分割线方案Y3取得最大变化范围0.9cm;胸厚呈减小趋势,在省道量方案X1取得最大值,在分割线方案Y1处取得最大变化范围1.68cm;胸厚、胸宽比值先减小后增大,在省道量方案X1取得最大值,方案X2取得最小值,在分割线方案Y1取得最大变化范围4.56%。

样衣腰围廓形参数变化规律如图7所示,省道量一定时,随着分割线从前后中心线向两侧移动,样衣腰宽先减小后增大,在分割线方案Y1取得最小值,在省道量方案X2取得最大变化范围1.0cm;不同省道量方案间腰厚变化规律有差异,在省道量方案X2取得最大变化范围1.7cm;腰厚、腰宽比值呈增大趋势,在省道量方案X2取得最大变化范围6.48%。

分割线位置不变时,随着省道量减少,腰宽、腰厚及腰厚与腰宽的比值逐渐减小;腰宽在分割线方案Y2取得最大变化范围3.2cm,腰厚及腰厚与腰宽的比值在分割线方案Y1取得最大变化范围,分别为5.2cm及12.06%。

样衣臀围廓形参数变化规律如图8所示,省道量一定时,随着分割线从前后中心线向两侧移动,臀宽逐渐增大,其中方案X2的胸宽变化范围最大,为1.7cm;不同省道量的臀厚及臀厚与臀宽的比值变化规律有差异,但均在方案X2取得最大变化范围,分别为1.1cm及6.36%。

分割线位置不变时,随着省道量减少,臀宽逐渐增加,在分割线方案Y3取得最大变化范围2.4cm;臀厚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省道量方案X1取得最大值,在分割线方案Y1取得最大变化范围2.8cm;臀厚、臀宽的比值逐渐减小,在分割线方案Y2取得最大变化范围11.47%

3 结论

衣身结构是成衣结构设计的基础,是平衡款式和细节变化的框架。本研究设定不同的衣身省道量及分割线位置,排除材质对衣身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三维扫描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当省道量一定时,随着分割线位置从前后中心向两侧移动时,样衣胸宽逐渐增大,不同省道量的样衣胸厚及胸厚、胸宽比值变化规律有差异,在省道量较小的方案X1中,胸部廓形变化较显著;样衣腰宽先减小后增大,不同省道量方案间腰厚变化规律有差异,腰厚、腰宽比值呈增大趋势,在省道量适中的方案X2中,腰部廓形变化较显著;臀宽逐渐增大,不同省道量的臀厚及臀厚与臀宽的比值变化规律有差异,臀厚及臀厚与臀宽的比值在省道量方案X2变化较显著。

图8 臀围廓形参数变化示意图

2)当分割线位置不变时,随着省道量减少,样衣胸宽先增大后减小,胸厚呈减小趋势,胸厚、胸宽比值先减小后增大,胸宽在分割线方案Y3变化较显著,胸厚及胸厚与胸宽的比值在分割线方案Y1变化较显著;腰宽、腰厚及腰厚与腰宽的比值逐渐减小,腰宽在分割线方案Y2变化较显著,腰厚及腰厚与腰宽的比值在分割线方案Y1变化较显著;臀宽逐渐增加,在分割线方案Y3变化较显著,臀厚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分割线方案Y1变化较显著,臀厚、臀宽的比值逐渐减小,在分割线方案Y2变化较显著。

3)省道量对各部位廓形的影响较分割线位置显著。

[1]李霁.基于版型参数的九十年代女式连衣裙衣身部分廓形的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1.

[2]Wang.Z.,Newton.E.,Ng.R..Ease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the X-line style jacket.Part 1:Development of amathematical model[J].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2006,247-256.

[3]Z.Wang,E.Newton,R.Ng.Ease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the X-line style jacket.Part 2:Application to pattern alteration[J].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2006,257-264.

[4]吴丽娟.分割线设置对服装美观性与合体性的影响[D].上海:东华大学,2012.

[5]曹叶青.主体结构线设计对女上装廓型的影响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8.

[6]巴桂玲.服装特殊结构的立体构成与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东华大学,2006.

[7]冯晓.服装非理性造型的平面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1.

[8]田保云.基于对称特征衣身纵向非常规结构线服装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8.

[9]日本文化学院.服饰造型讲座4套装·背心[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Influence of Segmentation Lines and Darts on Garment Silhouette

YAO Zhu-qing WANG Zhao-hui

In order to investigatetheinfluence ofsegmentation lines anddarts on garmentsilhouette,the threepiece female’s coat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subject,and nine garments have been made with different segmentation lines and dartvalues.The non-contact 3D scanner has been used to scan before and behind the mannequin and the Auto CAD software has been used to extract the intersecting surface of the garmentcontrol parts so as to analyze the parameter variation of garment silhouette,which will provide effective theory basis of garment structure design for pattern making and production.

segmentation line;dart value;garment silhouette;female garment pattern design

TS 941.17

B

1674-2346(2014)04-0033-06

10.3969/j.issn.1674-2346.2014.04.008

(责任编辑:竺小恩)

2014-09-10

姚竹青,女,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结构(上海 200051)

王朝晖,女,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结构(上海 200051)

猜你喜欢

分割线廓形胸围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女装分割线结构设计技术研究
意在轻闲
力量廓形
窄气感廓形
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运用思路探析
大衣+牛仔裤 走路得带风
分割线设计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胸围革命
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