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岩市生猪产业减量提质的对策

2014-04-18李应丰福建省龙岩市畜牧站3640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3期
关键词:龙岩市养殖场养殖户

李应丰 福建省龙岩市畜牧站 364000

龙岩市生猪产业减量提质的对策

李应丰 福建省龙岩市畜牧站 364000

龙岩是福建省生猪生产大市,最高年份出栏生猪602万头。生猪产业的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城乡肉食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解决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起到重要作用,带动饲料加工经营、屠宰加工、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但也带来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通过长期的养殖业污染突击治理和常态整治,龙岩市生猪出栏近年逐年减少,2012年降至518万头 (占全省 1/4强),2013年出栏数降至500万头以下。

1 当前龙岩市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

1.1 污染环境问题突出 总体来看,龙岩市规模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投入不足,养殖业与种植业脱节,猪粪尿没有完全被植物吸纳,局部地区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虽然规模猪场都建有沼气池、沉淀池和氧化塘,但养殖场排出废水的氨氮、COD、总磷还是偏高,达到排放标准难度大。同时,龙岩市年出栏100头以下、农村散养户有10.4万户,占较大比例,这些场(户)管理粗放,设施简陋,是环境、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导致象洞溪、黄潭河流域等地方严重污染。

1.2 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一是国内外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给龙岩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造成巨大压力。二是龙岩市地处三省交界点,养殖总量大、外销量大、生猪及其产品调运频繁,疫情传播的机率大,集中免疫及各项防控任务加剧。三是防疫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较低,基层防疫队伍不够稳定,在免疫工作组织和疫情应急处置等方面还存在漏洞。

1.3 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一是部分养殖户法律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淡薄,加上“优质优价”的市场定价机制、食品溯源的安全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随意使用抗生素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饲料、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监管难度大。全市有34家规模饲料生产企业、1 100多个规模养殖场的饲料加工车间、1 300多家饲料兽药经营网点、11万多家养殖场(户),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市、县两级监管力量不足。

2 推进龙岩生猪产业减量提质增效的对策

做优做强龙岩市生猪产业,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按照环保优先、总量控制、扶大限小、生态养殖的原则,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规范生猪产业。以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来破解当前生猪产业发展难点,解决今后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1 重新划定生猪养殖“二区” 以国务院2013年颁布实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依据,结合龙岩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县(市、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土地承载能力,由各级政府重新划定生猪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禁养区内全部退出生猪养殖,限养区内全市生猪出栏量控制在450万头以内,并严格规范生猪养殖行为,实现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扶大限小,做优生猪产业 国外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污染、抗生素残留等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也就是引导小户和农村散养户退出生猪养殖,按照保障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和出口订单,严格审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数量,实现需求与养殖数量的相对平衡。实际上龙岩市中、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场,都是以公司制或股份制形式体现,业主素质较高,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意识较强,舍得花钱投入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相反,农村散户和专业户管理粗放、设施简陋、污染环境严重,产品质量较难保证。因此,扶大扶优万头以上生态环保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是推进龙岩市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重要措施。对现有在限养区范围内的中、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场,按照“生猪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进行改造提升,不断健全完善,实现生态环保标准化集约养殖,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污染、动物疫病、产品质量等问题。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切实做好场内的绿化美化工作,建成花园式现代养猪场。同时,通过不懈的努力让10万多散户、小户全部退出生猪养殖,全市只需保留400个左右的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届时,污染治理监管、产品质量监督、动物疫病监测等方面都将更加到位。因此,建议在贫瘠的水土流失区、缓坡荒山地,按照土(林)地吸纳粪污量来定存栏量;在总量控制、退养多少补多少的前提下,科学布局、严格审批新上一批年出栏万头以上现代生猪养殖场。充分利用养猪粪污浇灌植被,培养水土流失区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对限养区内的中、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场,经农业部门专家组审核,对有条件改造、提升且业主积极性高,舍得投入的万头以上猪场,再由环保、国土、林业、工商、农业等部门严格验收,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给予办理各种证照,以激励业主放心增加投入,建设规范化、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

对于小规模养殖户和房前屋后生猪养殖散养户,按照建设“美丽乡村”和“人畜分离”的原则,动员引导退出生猪养殖,政府给予拆除补贴,并组织转岗转产培训。在过渡期间,有条件的自然村,采取建设养殖小区的模式。由乡(镇)政府或行政村划定方便管理的区域,将村内养猪户统一集中到养殖小区养殖。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模式、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污水处理,费用按建筑面积分摊。建设养殖小区,既解决村庄养猪污染问题,又可提高养殖户科学养猪水平,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2.3 培育一批生态环保典型示范场,推动产业升级推广先进生猪养殖模式、养殖技术、养殖设施、治污模式和管理经验,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养殖户标准化、现代化养殖理念,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原则推进生猪养殖生态化,培育更多类似福建森辉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梁野山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连城更旺养殖有限公司等生态环保典型示范场。

2.4 加大宣传培训,提高养殖户环保法律意识 一方面,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和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殖户环保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采取举办生态环保养殖培训班、现场指导示范,通过宣传栏、横幅标语进乡村,宣传员进村入户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增强意识,自觉遵守。另一方面,各相关新闻媒体应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新技术、新模式的宣传力度,正面宣传一批在治理方面的好典型、好经验、好措施;曝光一批污染严重的乡、村、溪流、养殖场(户),通过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促进养殖户提高环保法律意识,制订并落实污染治理各项措施。

2.5 政策引导,推进生猪养殖健康发展 (1)县级政府按照关闭、拆除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的实际,制定相应的被拆除场(户)资金补偿奖励政策、措施,确保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在限期内关闭拆除。(2)制定使用生物有机肥生产奖励政策。国际上公认的化肥施用上限是225 kg/hm2,我国单位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达434.3 kg/hm2,是安全上限的1.93倍。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由20世纪50年代的3%左右降到不足1.5%。龙岩市的情况与全国差不多。生猪排泄物实质是一种资源,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即成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因此,充分利用生猪排泄物改良农田土壤,变废为宝,是个"双赢"的选择。但是农户接受并推广使用有机肥有一个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有机肥生产、使用补助政策、鼓励措施。(3)制定生态环保养殖奖励政策。按照国家标准建设,设施完备、管理先进、绿化美化、种养结合、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并在限养区内改造或建设的中、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场,经相关部门现场审核通过,可以在项目申报、评先评级、办理证照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同时,政府给予适当的奖励。(4)制定生猪养殖业主退出奖励政策。该项政策制定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建议各级政府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抽出一部分,从流域下游对上游生态补偿资金、上级每年安排的流域治理资金以及农村集中连片整治资金中抽出一部分,争取上级养殖业污染治理项目资金,依法开征“生猪规模养殖场排污费”,市、县财政预算一块资金,拼盘建立生猪产业减量提质专项资金或基金,专项用于政策补助和奖励。

2.6 部门配合,共同推进生猪产业减量提质 生猪产业减量提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需要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环保部门:一是摸清全市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开展执法监管工作。二是加大处罚力度,对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不完善、直排或偷排、严重超标排放污染环境的养殖场依法给予处罚。三是对中、大型规模生猪养殖场,参照工业的做法,逐步推行安装排污口在线监控。四是对限养区内现有和经批准新建的规模养猪场,达到排污标准的,给予办理环评验收手续。五是根据龙岩实际,制定生猪规模养殖场排污费征收办法,由政府发布,环保部门或委托乡镇征收。通过排污费征收,进一步督促规模生猪养殖场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治理到位。

农业部门:加强对各生猪养殖场养殖和治污技术指导,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研发推广环保低氮高效饲料;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切实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产品质量监管;推广应用全漏缝免冲洗自动刮粪和现代养殖设施设备;指导各生猪养殖场进行生态环保养殖;指导规模养殖场沼气建设、利用,沼气发电技术应用;指导有机肥生产,引导农户加大生物有机肥的施用。

国土、林业部门:对在限养区内建设的规模生猪养殖场,符合土地、林地规划条件的,给予办理土地、林地使用证。

发改、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政策和项目支持等;筹集生猪产业减量提质奖励资金。

工商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给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金融部门:加大对规模养殖场信贷扶持力度,帮助解决生产流动资金。

B

1003-4331(2014)03-0042-03

猜你喜欢

龙岩市养殖场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放不下的老区情——记龙岩市老促会原会长谢克金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