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日间手术术后护理与效果评价

2014-04-18曹舸CAOKe颜小挺YANXiaoting张敏丽ZHANGMinli张彩霞ZHANGCaixia

医院管理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出院手术统计学

□曹舸CAO Ke 颜小挺YAN Xiao-ting 张敏丽ZHANG Min-li 张彩霞ZHANG Cai-xia

日间手术(Day Surgery)亦称非住院手术,是指病人在入院前做完术前检查,麻醉评估,预约手术时间,当日住院,当日手术,24小时内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1],1909年由英国小儿外科医师Nichol首次提出[2]。因其模式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使有限的医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已经成为外科治疗的重要方式。在国际上,日间手术是一种较为通行的手术模式,通过日间手术方式开展的择期手术的比例在欧美国家达60%以上[3]。近几年日间手术在国内迅速发展,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向国外那样的访视护理中心、康复旅馆等院外支持系统来满足日间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需求,医院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脱节现象较为普遍,护理职能不明、专业人员匮乏等原因导致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护理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4]。因此,如何在我国医疗服务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保证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的安全,降低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提升日间手术术后的护理品质及内涵,使日间手术的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更为协调、完善是当前医护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13年开始对宫腔镜日间手术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9月在我院进行日间手术的60例宫腔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在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内膜息肉摘除、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分离、取环)手术,手术时间为25±10分钟,术后在院观察2-4小时,其中对照组30例,年龄27-63岁;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11例,高中7例,大学3例。干预组30例,年龄25-62岁;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0例,高中6例,大学4例。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造血系统等躯体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和临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包括手术医生或护士进行的疾病教育告知指导,完成术后宣教指导和告知复诊时间。

2.2 干预组

2.2.1 干预前准备。患者教育图册的制作:根据护理常规、疾病指南、临床实践和文献检索,请多位外科医学、护理专家反复讨论后编制而成。患者教育图册包括以下内容:(1)临床路径手术开展情况及流程等相关信息;(2)术后各项配合,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居家护理信息等;(3)心理调适方法指导;(4)家属应对策略指导。网络平台的建立:建立医院网站服务平台,可链接邮箱、视屏进行咨询。患者也可通过QQ,微信等工具以群聊或视频交流形式解答共性问题。

2.2.2 干预方法。干预的主要形式为发放患者教育图册、电话咨询和利用QQ、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在医院常规护理与指导的基础上:(1)患者术后出院时发放图文册;(2)术后当天电话随防二次(分别为患者出院后2小时和出院后8小时),术后第二天第三次电话随防(9时-15时之间),术后第三天第四次电话随防,术后第六天第五次电话随访,电话随访内容包括:心理调适方法、实施用药、疼痛护理、饮食、排尿、术后活动方式、会阴护理、家属应对策略、复诊等相关信息指导;(3)告知患者可通过医院网站了解更多信息(干预的内容包括心理支持、手术信息、术后相关疾病应对技巧和自我护理四大方面。患者可通过网站链接邮箱、视屏进行咨询,也可通过QQ、微信等工具以群聊形式解答共性问题。

3.评价指标

3.1 状态焦虑量表(SAI)。这是一种自我评价问卷,评价项目中半数为描述负面情绪条目,半数为正面情绪条目,通过SAI量表评定患者出院当天和复诊当天(术后第七天)的焦虑状态。SAI量表共有20个条目,每条分4个有序级别,分别计1分-4分,总分最低20分,最高8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

3.2 患者术后24-72小时内发生不良症状,如腹部胀痛、呕吐次数、尿潴留、会阴感染情况,于复诊当天由患者匿名填写术后发生的不良症状情况。

3.3 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度调查。患者于复诊当天填写知晓度调查表,按三分法评分。完全掌握评3分,部分掌握评2分,未掌握评1分,总分最高18分,最低6分。累积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知识知晓度越高。

3.4 满意度调查。该测量表请五名医护专家进行效度测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32。复诊当天由患者或家属进行填写,按不满意、一般 、满意三个等级进行评分。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状态焦虑程度比较。干预组患者出院当天SAI中状态焦虑评分为42.73±7.56,对照组患者出院当天SAI中状态焦虑评分为41.53±8.2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术后第七天SAI中状态焦虑评分为 35.87±6.04,对照组评分为40.00±6.3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SAI中状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分值比较

2.两组患者术后24-72小时内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在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腹部胀痛、恶心呕吐、会阴感染方面比较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4-72小时内不良情况发生比较(例)

3.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度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度比较,t=5.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知识知晓度比较

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测量比较,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一般为10%,满意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与63%,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比较

讨论

传统观念认为,对患者的护理只限于住院患者,出院后就终止了护理服务。虽然患者的大部分健康问题在住院期间已经解决,但是很多患者回家后仍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因此出院后的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5]。然而现有日间手术术后教育,时间短暂、随机,形式主要为口头教育,教育内容缺乏系统针对性,没有使用术后患者教育图册等书面资料介绍居家手术术后护理信息,没有重视家庭支持对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的安抚作用,手术后无持续电话咨询跟进,患者出院后病情得不到及时处理,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同时也不对患者是否理解宣教内容,是否按宣教去执行的情况进行评估,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有研究明确表明,出院患者可能在回到家后这段时间出现不良事件再次入院,这说明出院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6]。因此,延续性护理模式和重新设计出院计划对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显著的好处,并且医疗成本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7]。笔者依托医院日间手术医疗的优势,综合临床护理实践,以宫腔镜患者为切入点,制定实施日间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将护理工作深入到出院患者家中,督促、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应注意的事项,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教会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出院患者在医院治疗结束后也能得到持续性的术后护理知识和康复指导,为更好的完善日间手术护理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1 安焱,王振军.日间手术的概念和基本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38-40

2 王兴鹏,朱新伟.间手术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人学出版社,2009:3-5,42

3 Roberts L. Day surgery-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J]. J Am Surg,2006,12(3):143-145

4 晏晓颖.浅议社区护理现状与发展方向[J].护理研究,2007,21(1):181-182

5 Chow S,Wang FK,Chan T,et aL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s for postdiseharge chronically ill imfientsJournal 0f Clinical Nursing.2008.17(7h):260,271

6 Jencks S F,Williams M V,Coleman E A.Rehospitalizations among patients in the medicare fee-for-service program[J].N Engl J Med,2009,360(14):1418-1428

7 Balaban R B,Weissman J S,Samuel P A,et al.Redefining and redesigning hospital discharge to enhance patient car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J Gen InternMed,2008,23(8):1228-1233

猜你喜欢

出院手术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手术之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