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疝患者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照

2014-04-18曹相敬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疝环修补术腹股沟

曹相敬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300)

腹股沟疝患者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照

曹相敬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300)

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6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16%及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95%及复发率13.16%;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较为显著,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缩短了患者术后康复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腹股沟疝;传统疝修补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

腹股沟疝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对其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传统的疝修补术容易使患者腹腔内压上升,术后疼痛明显,并且伤口也不易愈合,甚至还会并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给治疗疗效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被广泛应用于股腹沟疝的治疗中去,提升了治疗的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本文主要就腹股沟疝患者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照()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照()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 38 36.25±4.38 2.13±1.06 4.36±0.23对照组 38 45.81±5.21 4.47±1.12 7.91±1.3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照[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7例;所选患者年龄在34~75岁,平均年龄为(57±4.83)岁。所选患者中,直疝22例,斜疝19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前列腺肥大14例。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中华外科学会制定的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均排除传染性疾病、严重既往病史、肝肾功能不全或心肺疾病的患者。

将76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4∶14;平均年龄为(56±3.51)岁;给予研究组患者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3;平均年龄为为(57±2.11)岁;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疝修补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研究组患者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后,对患者腹股沟行手术切口,切口通常为5~7 cm。将患者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后,定位疝囊,使其向上游离并充分暴露在腹膜脂肪外,然后确认疝环损伤的大小。针对体积小的疝囊可直接对其将其剥离内翻后放入腹腔;而对于体积大的疝囊,需先在其囊部约4~5 cm进行断离,止血后在进入腹腔,并将填充物置入内环后,将疝环及外瓣固定好,采用可吸收的缝线将肌腱、腹股沟韧带以及腹横筋膜缝合,最后将网片的边缘及其周围的组织进行固定,并逐层将皮肤缝合[2]。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观的疝修补术,其中行Mcvay术的患者18例,行Bassimi术的患者20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等;并对患者进行定期1~2年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手术各指标对照中,研究组手术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症等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照中,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复发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95%,复发率13.16%;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临床中腹股沟疝比较常见,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有学者认为,腹股沟区薄弱的结构和腹横筋膜缺损容易导致腹股沟疝的发生,尤其是复发疝,这是由于正常的组织因结缔组织或瘢痕替代,进而致使组织的愈合能力差。目前,治疗腹股沟疝多以手术治疗为主[3]。

传统的疝修补术主要是缝合肌肉组织以及不同解剖结构的韧带,且采取的是暴力缝合,存在一定的张力。该种治疗手段虽然在腹股沟管厚壁修补方面疗效较佳,但因其张力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且术后还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大大降低其治疗的有效率[4]。

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传统的疝修补术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材料,通过对腹横筋膜进行修补的治疗方式。该种治疗方式张力较小,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具体来说,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时间较短且创伤较小,能够减少术后出现阴囊出血、睾丸萎缩等情况;②患者术后康复较快,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③该手术治疗方式符合人体的解剖学,创面较小,张力小,大大缓解了患者术后的疼痛;④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克服了传统的疝修补术中的剥离及暴露方面的不利因素,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在采用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时,还需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操作时应轻柔,止血需彻底;其次,补片的放置需平整,减少患者异物感;最后在进行缝合时不宜太紧,尽量避免张力过大而导致补片度周围神经的压迫。

本次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以及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结果显示,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传统疝修补术的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95%,复发率13.16%;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较为显著,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传统的疝修补术低,明显缩短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1] 饶家敏,朱斌.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32-33.

[2] 易磊磊,罗淞,冉进宝.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17):273-274.

[3] 闫永堂.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33-534.

[4] 赖宏初.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4):90-91.

R656.21

B

1671-8194(2014)13-0231-02

猜你喜欢

疝环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