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指再植术后晚期甲皱微循环的临床检测与意义

2014-04-18袁正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患指流态断指

海 森 崔 硕 袁正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3)

断指再植术后晚期甲皱微循环的临床检测与意义

海 森 崔 硕 袁正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对断指再植术后晚期甲皱微循环的临床检测与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56例,对术后120、150、180 d展开患侧与健侧甲皱微循环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各时间段患侧甲皱微循环形态、流态以及袢周状态、总积分均与健侧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且不同检测时间的检测结果也有所不同(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改善,对其展开检测可对预后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值得关注。

断指再植术;甲皱微循环;疗效;预后;评估

随着显微外科发展使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体成活率升高。临床再植指体术后恢复进行评估方法主要为主管评测,一般对指体颜色、对血流反应进行观察等。近年有学者指出对再植指体术后展开甲皱微循环检测可对术后指体功能恢复进行准确评估[1]。本研究出于对断指再植术后晚期甲皱微循环的临床检测与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患者展开了甲皱微循环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临床患者,抽取其中的5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38例,女18例,年龄2~69岁,平均(36.7±13.6)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指完全离断再植术成功。

1.2 方法

①研究方法:手术成功后120、150、180 d对患侧和健侧手指展开甲皱微循环检测,采取田牛加权积分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指标共16项,分别为形态(清晰度、管袢数、输出支管径、输入支管径、管长、袢顶、管袢状态)、流态(红细胞聚集、流速、血色)、袢周状态(渗出、乳头下静脉丛、出血、乳头、汗腺导管)、总积分等。②检测方法:仪器为我院现有甲皱微循环测试仪,相应配套彩色视频系统、冷光源。在检测时保持患者坐卧位,将患指以及相应健侧手指保持与心脏水平,在室温条件下展开检测,在测量前3 d保证患者作息时间规律,禁服任何药物,禁烟酒,女患者应在非月经期接受检测。在甲皱上涂有香柏油,经冷光源对微循环进行观测。而后采取田牛加权积分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2]。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甲皱微循环形态、流态以及袢周状态、总积分等计数资料均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进行表示,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统计得知,术后120、150、180 d患侧甲皱微循环各项观察指标检测结果与健侧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表2。

3 讨 论

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微循环的复通以及重建会涉及搭配血流动力学的血液流变学,糖以及脂的代谢的等,同时还会涉及到细胞因子等诸多环节[3]。离断指体灌注存在明显不足,氧代谢相对较低,因此容易出现组织缺氧,炎性物质所产生的刺激,使再植指体的微循环加权值会发生显著增高[4]。本研究对5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展开了甲皱微循环检测,发现患侧甲皱微循环、流态、袢周状态、总积分等加权值明显高于健侧,各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出随着时间的延长,检测结果的加权值逐渐降低。手指再植指体在术后微循环正处在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甲皱微循环的各项指标恢复程度存在差异。离断指体损伤程度小,血流动力以及静脉回流建立平衡,其术后患指微循环加权值同参照方加权值的差值则会相对降低[5]。这对断指再植手术方式改进有重要意义,还会对不同伤情断指再植预后评估有显著价值。断指再植术后展开甲皱微循环检测为临床对活体微循环进行观察一个窗口[6]。

表1 断指再植术后120、150、180 d患指与对侧健指甲皱微循环加权值()

表1 断指再植术后120、150、180 d患指与对侧健指甲皱微循环加权值()

项目 时间 形态 流态 袢周状态 总分 P值120 d 健指 0.59±0.13 0.73±0.19 1.18±0.16 2.50±0.26 <0.05患指 1.09±0.12 1.12±0.14 1.86±0.21 4.07±0.31 150 d 健指 0.59±0.13 0.73±0.19 1.18±0.16 2.50±0.26 <0.05患指 1.03±0.09 1.06±0.16* 1.49±0.14 3.58±0.24 180 d 健指 0.59±0.13 0.73±0.19 1.18±0.16 2.50±0.26 <0.05患指 0.88±0.08 0.92±0.18 1.30±0.11 3.10±0.23

表2 断指再植术后120、150、180 d患指与对侧健指甲皱微循环加权值的比较()

表2 断指再植术后120、150、180 d患指与对侧健指甲皱微循环加权值的比较()

注:*与120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项目 时间 形态 流态 袢周状态 总分健指 0.59±0.13 0.73±0.19 1.18±0.16 2.50±0.26患指 120 d 1.09±0.12 1.12±0.14 1.86±0.21 4.07±0.31 150 d 1.03±0.09 1.06±0.16* 1.49±0.14 3.58±0.24 180 d 0.88±0.08 0.92±0.18 1.30±0.11 3.10±0.23F值 229.370 60.330 192.010 373.800P值 <0.05 <0.05 <0.05 <0.05

对甲皱微循环展开定期检测能对微循环恢复规律有帮助,还能为远期再植指体恢复程度和微循环变化观察建立一个更加客观的观察指标。在断指再植术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断指功能恢复进行观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黎艳,于绍斌,邝杏娥,等.断指再植的现状与护理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5(3):325-326.

[2] 李爱萍,吴立红,罗峰,等.甲襞微循环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评价[J].中国疗养医学,2008,24(9):335-336.

[3] 樊留博,马利中,陈雅文,等.高压氧联合自拟中药方熏蒸促进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8,15(7):981-983.

[4] 王彤华.断指再植280例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5(29):1022-1024.

[5] 彭建青.断指再植术8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4(15):459-461.

[6] 任长龙,苏振荣,李宗宝,等.再植断指再灌注后微循环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微循环,2011,15(2):411-412.

R658.1

B

1671-8194(2014)13-0155-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患指流态断指
复合掺合料在高流态特种混凝土中的应用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实验室小浮选机流态优化对浮选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侧边机组故障对泵站前池流态的影响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顺河跨海大桥工程对河道影响数值分析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