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战青年军官联训的身心适应研究

2014-04-18林建棣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特种身心队员

林建棣

(特种作战学院军事体育理论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500)

特战青年军官联训的身心适应研究

林建棣

(特种作战学院军事体育理论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500)

特战学院专项课题组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我军首次开展的特种作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的全程进行了监测和调控。作为研究主报告,着重揭示不同阶段训练的负荷效应与队员的身体适应;提出联合培训这一新模式应注重加强的若干建议。

特种作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身心适应

全军首期特种作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是我军首次开展的特种作战指挥人才联合培训模式。为了客观反映联合培训过程中参训队员的身心适应,科学监控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训练科目的训练效果,为联合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特战教学训练的科学实施积累资料和经验,根据学院首长和训练部机关的安排成立了专项课题组,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联训班队员开展训练的全程监控。

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以队员入学体能考核成绩为依据,兼顾军种与单位的均衡,随机抽取体能素质相对强、中、弱的20名学员为监测对象,采用定期监测与随课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身心适应的训练监控和训练课负荷的测评。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心理指标、训练伤病调查等内容的监测与评价,掌握训练的负荷效应及队员的身心适应情况。

在历时10个月、222个训练日的训练过程中,课题组共进行了15次定期静态监测 (包括3次跟踪监测和6次随课监测)。揭示了晨脉、体重、肺活量、血红蛋白、尿八项等指标的变化状况;分析了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伤病发生状况与受伤原因;开展了人格特质、认知、情绪、情感体验及主观体力感觉 (RPE)等测试;指出了不同训练科目和不同训练阶段的负荷特征及身心反应特点。

2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一是揭示了联合培训全程的身心适应状况。在五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队员的生理机能变化与训练负荷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阶段为联合培训的体能强化阶段,晨脉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然后逐步保持平稳的变化趋势。晨脉是指受测者早晨醒来之后起床之前的脉搏,是一天当中清醒状态下的最低安静值。晨脉可以反映前一天训练的恢复情况,长期监测晨脉也能反映训练者在一段时间内的身体机能情况。晨脉上升表现出队员集训之初对训练负荷的疲劳反应;经过训练适应,晨脉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表现出队员对训练负荷的逐渐适应,并且反映了整体身体机能较佳。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第三阶段出现了第二次晨脉峰值,揭示了海训的训练负荷有所提升,随后又趋于平稳 (见图1)。

体重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然后逐步保持平稳,并在第三、四阶段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见图2)。体重的变化反应了训练者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动态平衡关系,也是营养状况与训练适应的反映指标。训练初期体重下降,表明队员在训练负荷增加后,身体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随着身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合成代谢逐渐大于分解代谢,体重逐步上升并趋于稳定。

图1 联合培训各阶段的晨脉变化

图2 联合培训各阶段的体重变化

血红蛋白表现为初期上升、中期下降和后期上升的趋势。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携氧物质,既能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也能反映负荷量和强度的变化,是参训者身体机能状态的评价指标之一。初次测试中有6人血红蛋白低于120 g/L的正常水平,经过测试结果的反馈与课题组的建议,学院改变了队员的就餐模式,加强了饮食营养保障,队员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第二次测试中仅有1人低于标准值,血红蛋白平均值由138.8±21.73 g/L提高到了150.3±11.33 g/L,凸显了训练监测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此后血红蛋白均值呈上升趋势,表明队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良好,对训练负荷产生适应。中期血红蛋白均值下降,这与训练强度的增加相关。通过相应的调整,第四阶段后期明显上升,在第五阶段达到峰值 (见图3)。

肺活量保持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学员的呼吸系统机能良好,也是有氧耐力训练的身体适应表现(见图4)。

图3 联合培训各阶段的血红蛋白变化

图4 联合培训各阶段的肺活量变化

自第二阶段起,队员先后进行反恐训练和海训、伞训,技、战术层面的训练内容增多,体能训练相对减少,第一阶段体能强化训练获得的身体适应效应出现减弱,因此整体表现出晨脉和体重的缓慢上升,肺活量和血红蛋白的缓慢下降趋势。体重在第四阶段出现下降,这与伞训期间的训练特征相吻合:伞训期间由于地面技术训练、叠伞、跳伞登机准备等科目耗时长,再加上气候炎热,队员体力消耗大,导致体重下降。第五阶段,队员返回学院进行最后的综合演习和汇报演示,体能训练相应增加,因此肺活量的上升反应较为明显,此阶段时间较短,晨脉、体重指标的前期变化趋势改变不明显,而血红蛋白呈上升趋势,表明队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良好。

尿蛋白是评定身体机能状态的常用指标之一,运动性尿蛋白一般可持续24 h,如果蛋白含量增多,且长时间未恢复,说明运动量过大,身体机能下降。运动性尿蛋白受训练项目、训练负荷、身体状况等影响较大,次日晨的尿蛋白反映前一日训练量的大小和训练者的身体适应情况。本研究在第一阶段对尿蛋白采取了重点课随堂监测和定期监测的方法,共进行了11次测试,第二到第五阶段每个阶段只监测1次。针对尿蛋白阳性的例数和个体,课题组向组训人员提出训练调整建议。通过适时的调控,在第一阶段后期尽管各训练科目考核频繁,但尿蛋白阳性例数明显下降 (见图5)

图5 第一阶段尿蛋白检测例数

以上表明,本课题的研究,既客观揭示了联合培训不同阶段的身体适应特点,也为训练过程提供了适时调控的依据,确保了本次联合培训的科学实施。

二是分析了不同科目的训练特征和身体反应。课题组先后对通过400 m障碍、1 km扛圆木跑、10 km负重跑等联合培训中的体能重点科目,进行了训练前后的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了各项目的负荷特征和队员的身体机能反应,为今后的教学训练积累了资料,也可为训练计划制定提供参考。

三是研究了心理适应状况。本研究通过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两个量表的测试,以及皮肤空间阈、RPE、疲劳自觉、心理能量耗竭水平等四个指标的监测,在训练的各阶段分别对队员的训练情绪和心理疲劳进行监测与评价,揭示了队员的心理适应变化。

四是进行了训练伤病调查。本研究通过询问调查法,结合临床诊断记录,对全体参训队员的训练伤病情况共进行了6次调查。从训练伤的部位、性质,分析各阶段训练伤的特征和主要致伤因素,为训练伤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在本专栏中将分别加以介绍。

3 本研究的主要建议

特战队员只有进行高质量的身心素质训练,才能胜任所承担的特种作战任务。这就要求在进行特种作战的基础训练时,应当在掌握训练原则和方法的前提下,科学地测定最佳训练状态,以获得训练的最佳效果,避免过度训练造成的身心疲劳,减少训练伤病的发生。本次联合培训,大部分队员经受住了高强度负荷训练的严峻挑战和考验,训练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但在训练过程中,通过跟踪监测研究,也发现训练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能处理好,训练将更具有科学性,更能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

一是单一模式与多元模式的问题。训练的单一模式容易使队员产生疲劳感,加深心理疲劳的影响。因此,在基础训练的组训过程中,要经常变换组训模式,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手段 (如游戏法、比赛法等),一方面可大大提高训练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调节训练的氛围,调动队员的训练积极性。

二是集体训练与分类指导的问题。集体训练是基础训练的主要形式,但由于队员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训练中应考虑分类训练或分组训练的模式,将不同水平的队员分班组或分队,根据不同的体能或心理状态安排训练负荷量,这样可以避免训练量“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

三是共性与个性的问题。训练过程是共性与个性共存的过程,在训练中,组训者在照顾共性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个性化的要求,为一些能力比较出色的队员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一方面使他们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成为全队训练的榜样,另一方面也可激励其他队员,产生带头作用。

四是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组训者对队员的训练效果评价中,要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两种评价模式相结合可以帮助教员更好地掌握每一个队员的训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针对性更强。

五是整体推进与个别淘汰的问题。在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负荷的不断加大,既要考虑整个训练过程的整体推进,也要考虑训练负荷不断增大后个别队员的承受能力,以避免恶性训练伤病的发生,组训者应该随时监测队员的训练情况,对于实在不能承受大强度训练的队员要采取淘汰的措施。

六是营养调控与医务监督的问题。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是为后续的训练奠定基础,因此训练的艰苦性是必然的,为了保证训练的效果和队员的身心健康,应注意开展训练过程的营养监测和医务监督,指导队员的合理膳食和训练伤病的自我预防。

总体而言,为提高特种作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的质量效果,学院以课题研究方式开展了训练的身心适应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本培训班教学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也为特种作战教学训练的科学实施探索了方法、积累了经验,走出了新的路子,对今后特种作战的教学训练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Adaption Monitoring of the Young Special Operations Officers in the Joi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LIN Jian-di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Military Sport Theory of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Guangzhou 510500,China)

This research uses the basic sports physi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s to supervise the whole process of special operations young officers in our army’s first joint training.As the main repor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de loading effects and the trainees’physiological adaption in different training phase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joint training mode.

special operations;young officers;joint training;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daption

G804.2

A

1671-1300(2014)02-0037-04

2014-03-15

林建棣 (1957-),男,福建莆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

猜你喜欢

特种身心队员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特种侦察游骑兵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欢迎订阅2020年《特种经济动植物》
这些特种蔬菜种植前景广阔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给身心降个温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