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及对策分析

2014-04-17轩燕娜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户籍制度市民化社会保障

轩燕娜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及对策分析

轩燕娜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以寻求工作和生活的机会。这一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却面临着来自户籍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的整体排斥。因此,如何清醒地认识和分析现行制度上的障碍并有效地增加制度供给,从而找到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对全面推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农民工;市民化;制度

一、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分析

1.户籍制度的限制

首先,户籍制度制造了身份等级差别。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农村与城市有别,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有别。它人为地制造了城乡之间的裂痕和身份上的等级差别,更无法享有同城市居民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最终却只能作为城市的暂住人口,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二元户籍制度正是造成这种“人户分离”现状的根本原因。

其次,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权益的享有。户籍制度不仅人为区分城乡居民身份,同时还差别分配附加在其身上的许多其他社会功能。这就导致农民工在医疗、住房、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待遇与城镇居民相比有较大差距。“户籍成为了一种城市屏蔽制度。即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1]

2.就业制度的不合理

首先,就业机会不均等。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所从事的基本上都是脏活、累活、难活、险活,那些较好的就业岗位被城市里的下岗工人优先考虑甚至“垄断”。农民工想要进入城市正规体制之内就业几乎不可能。并且,城乡不同户籍的劳动力在同一个工厂里,同工不同种、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酬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其次,就业管理不规范。企业管理者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合同、滥用试用期、地域用工歧视等诸多不规范行为,使农民工的休息权、获得报酬权以及伤残医治、人身自由等权利遭受侵害。究其原因,“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就业宣传和教育制度,不能对农民工的权利、义务、法律意识和能力起到良好的支持,难于有效解决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强等问题,造成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遭侵犯”。[2]

3.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实质上是一种封闭的城市市民社会保障体系。”[3]在城市,单位职工普遍享受着住房福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待遇。而农民工由于大多被排斥在正式编制之外,他们只凭借自己的劳动力本身而获得报酬,除此之外几乎不享有任何社会保障。例如住房福利,一方面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公共住房基本上不对农民开放;另一方面,享有购房补贴和优惠的对象一般也均为市民。而面对目前我国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现实,农民工只得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环境较差、条件简陋的“城中村”。

二、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建设分析

1.改革二元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消除根本障碍

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先要还给农民迁徙自由。“西方国家的户籍制度贯彻了公民自由的原则,只是进行人口统计,中国的户籍制度除了统计人口,更主要的是以户口为束缚限制公民的自由。”[4]所以,应取消农民想要在城市安居乐业而受到的来自住房、收入甚至学历的限制,降低迁移门槛,简化迁移程序,在农民工常驻地进行登记后统一管理。

其次,要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带有明显偏向性的特殊功能,只保留其基本功能——统计功能。取消以”暂住证“为代表的一系列不合理的证件和收费项目,实现所有户籍国民都享有从政、务工、经商、教育、医疗务农的平等选择权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平等享有权。

2.打破二元就业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疏通道路

首先,应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职业选择上的种种限制和歧视,将农民工就业纳入国家统一就业扶持引导规划范畴内。在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制造和服务等行业,切实按照”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打破身份界限,统一用工的手续和待遇。

其次,全社会要从根本上扭转过去在就业问题上重城镇轻农村的观念,统筹兼顾城乡就业。如大力发展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城乡纵横相连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平台;创新各项职业无差别对待的岗位培训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保驾护航

首先,要设立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的专项保障制度,而这个制度应当是多元化的,应当包括农民工亟需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而针对在城市居住生活较长时间,工作较为稳定的农民工应参加养老保险

其次,加强执法,将法律规定的农民工的基本权利落到实处,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程度。在现阶段,政府完善制度法规的同时,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监督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是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结语

总之,农民工市民化的真正实现还需很长的路要走,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当前对于制度上许多障碍和缺陷无法适应和解决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城市农民工问题,政府及社会力量应首先从思想上认清并高度重视这一群体性问题,有针对、有力度地出台、执行相关政策,以保证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各项权益的落实及社会的安定团结。最终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相呼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1]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1).

[2]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2011(03).

[3]张伟青.制度创新与农民工市民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0).

[4]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M].青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Urbaniz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are facing the system obstacl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alysis

Xuan Yan-na
(He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

Along with the our country city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 more and more surplus rural labor pouring into the city, in order to seek work and life chances. This large groups of migrant workers contribute to the city development, is facing the whole from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closely related to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alliance and so on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exclusion. Therefore, how to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system supply, in order to find the urbanization of peasant workers out of the way, having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comprehensive.

migrant workers; urbanization; system

D422.7

A

1000-9795(2014)09-000326-02

[责任编辑:周 天]

轩燕娜(1990-),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猜你喜欢

户籍制度市民化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面面观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三国吴简中的户籍制度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