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建构

2014-04-17余效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后勤激励机制职工

余效龙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浅论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建构

余效龙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与职工管理实践相结合,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者在当前形势下应如何运用后勤管理的激励机制来加强高职院校后勤职工管理,指出构建高职院校后勤职工管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学校管理;企业管理

高职院校是实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细腻、复杂、微妙”是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特点;“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是做好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要求。学校后勤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其构成要素有许多种,包括学校的设备、环境等固定资产构成的物质组织系统;学校后勤职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构成技术组织系统;后勤活动中的传统仪式活动、价值观、制度等构成的文化组织系统:后勤系统的领导体制、科层结构、岗位职责等构成行政组织系统,此外后勤系统还有自己的目标以及外部环境等。

一、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不足

1.激励机制中的心理效应

高职院校的后勤保障是能否做好,不仅取决于后勤的组织文化,不仅取决于后勤职工的个人能力和天赋,还取决于个人能力与天赋的发挥程度,即学校的后勤系统调动了职工个人多少的能动性,而后勤资源、设备只有在被人使用时才能发挥出作用。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激发个人的动机,诱导个人的行为,充分的将积极性进行跳动使职工的创造性被激发出来。这是组织建设目标实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创新的关键。

(1)提高工作绩效。当个人的思想被深厚的感情所渗透,个人就得到了力量,能引起积极的思考,同时行为节奏加快,有效性增强。激励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一个公式:绩效=f(能力·激励),也就是说一个职工的工作绩效同他的能力水平与激励程度是相关的。例如两个工作能力相仿的职工,如让其中一个经常示范、演讲,则他的水平会很快提高。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个人对工作有着强烈的情感且全身心投入时,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对学校、对社会有益的方面,不会去计较琐事,节外生枝,无事生非,个人表现出较高的社会相容性。

(3)健全人格,行为文明。处在积极状态中的职工,常伴有快乐、期望和羡慕等积极的情绪,也能处理好工作与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未人格的高尚和举止的文明。反之,一个职工的意志薄弱、情绪冲动、过度焦虑,易造成言行失度和人格障碍。

2.后勤管理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激励不足。后勤职工流动性特点决定了对目标激励不够重视,无法满足职工最基本的工作需求。后勤职工个人需求无法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性。

(2)情感激励不足。 客观事物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的态度,人在心里机能的影响下降会体验不同的情感影响。人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保证工作效率的持续提升,这也是激励职工认真工作的关键部分。创造性的培养能够提升情感激励作用,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才能。情感管理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最为关键的方式,将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的身心得到放松,积极有效的工作态度将是奋发向上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职工的交流较少,没有相应的联系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效果不断提升的重要措施,后勤工作的完善将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效果的提升。

(3)文化激励不足。组织文化的发展能够提升职工行为的规范性,后勤组织文化与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保证职工后勤归属感的强化,有利于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职工能够在这种环境中不断的强化自身修养,努力工作,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还能够充分的协调后勤组织文化对职工的影响作用。发挥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作用是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方面。但是更多的是高职院校注重后勤组织系统建设,对后勤组织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无法形成有效的后勤组织文化氛围,阻碍了职工思想意识的提升,长久以往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效果将会下降。

二、改进学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主导思想

1.建立心系全体后勤职工的沟通机制,缩短角色距离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保证后勤职工心理发生变化。所以后勤管理者要有意识地缩短与后勤职工的“角色距离”,减少“位差”。对职工的信任、尊重、爱护、关心,就是一种情感投资。优良的人际关系能够激一整个后勤系统的勃勃生气。后勤职工沟通机制的完善将是现代管理优化发展的关键,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模式。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要关心职工问题,使职后勤职工能够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这样才能够使后勤职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2.建立广泛参与的后勤管理激励机制。激发全体后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为了能够促进后勤职工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后勤管理工作,要对参与后勤管理进行充分的分析。归属感的形成能够提升后勤职工的认识。为了能够满足后勤职工个人的需求,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要重视后勤职工的自尊。激发后勤职工的集体荣誉感。成长责任的强化将会使高职院校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意识,这是后勤职工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3.建立惩罚分明的考核机制。激发全体后勤职工的竞争意识

对后勤职工进行业绩考核能够提升职工的紧张感,是提升后勤职工工作效果的关键。后勤职工工作的认可能够建立充分的考核制度。能够使后勤职工能够明确自身在学校发挥的作用,使命感的强化使后勤职工个人价值与学校总体目标强化的关键。

4.建立适时淘汰的竞争机制。激发全体后勤职工的危机意识

激励机制的制定是推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效果的关键。制定奖励与惩罚相适应的制度是激励机制完善的表现。在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实行淘汰机制这样能够保证职工的活力。充分的发挥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竞争思想的强化能够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惩罚与淘汰机制的实行将会使职工的紧迫感加强,并且在今后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素质建设,自我管理效果的发展将会发挥自身的作用投入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完善中。

三、管理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后勤职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学校后勤保障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后勤政治管理激励机制、后勤经济管理激励机制和后勤文化管理激励机制往往结合成整体共同对学校后勤职工的工作起着的激励作用。在结合改进组织管理发展主导思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原有的后勤政治管理激励机制、后勤经济管理激励机制和后勤文化管理激励机制提升为:职工成就激励、职工物质激励、职工精神激励。

1.职工成就激励

现代经济是一个呼唤创新精神的时代,后勤职工管理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后勤职工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进一步保障提高教育的实效。现代后勤职工管理需要在内部上形成管理机制,并且通过后勤职工的完善促进后勤保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最终实现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它改变了传统外压式的强制管理,通过激励让后勤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工作,将学校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开发内在潜能,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能够促进后勤职工更好的进行工作,保证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职工个人价值激励。职工个人价值是后勤职工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要充分的认识职工个人价值,掌握职工亲在能力。并且通过多种方式使职工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人生价值意义。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降会不断提升职工的个人素质,使职工能够更好的满足岗位的需求。职工个人价值激励措施的使用能够使职工明确未来的发展木白哦,工作热情的提升促进成就感。为职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建立的主要问题。

(2)用人激励。后勤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具体情况。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要将职工的专长与工作的实际需求充分的结合在一起,采取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选取管理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工作绩效的考评,保证人才能够符合高职院校后勤管理需求。这样才能够保证后勤职工自身价值的实现。

(3)培训激励。积极参与培训能够提升后勤职工的工作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这是除了物质奖励之外后勤职工同样关注的奖励。为后勤职工提供发展机会,能够使后勤职工感受到高职院校对他们的关注,这是一种在价值上的肯定,能够提升后勤职工的责任感。

2.物质激励

物质奖励能够充分的激发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是管理机制发展创新的经济基础。灵活的运用按劳分配原则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效果的发展。是调动后勤职工提升思想积极性的关键。当职工的个人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工作中将会以积极的精神状况提升工作效果。

(1)惩罚激励。高职院校后勤惩罚措施的制定主要以扣罚奖金等方式,这是对后勤职工工作的一种惩罚性否定。惩罚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范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效果,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惩罚措施的使用需要采取慎重的态度,这样不但能够消除惩罚带来的消极情绪还能够变相的激发高职院校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达到教育警示的目的。这种将思想惩罚作为教育手段更加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

(2)分配激励。高职院校后勤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经济利益的划分问题,这是影响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最为直接的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要做好对利益的分配问题,根据职工的实际需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实行分层次的操作规划。使不同阶段的后勤职工都能够得到利益的满足感。这也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创新发展的措施。

(3)岗位激励。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应该逐步的建立以岗位津贴为主实现以岗顶编的模式。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待遇,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更好的稳定后勤职工队伍,岗位聘任的实行对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职工精神激励

需要对后勤职工的精神进行激励,这是满足职工物质需求基础上的发展。职工精神激励将会不断促进职工个人思想的完善。

(1)道德激励。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要重视职工的核心价值,使后勤职工能够根据个人理想完善道德建设提升责任感。后勤职工道德评价将在岗位职责中充分的体现,这是建立主体后勤保障体系强化职工技术的关键。

(2)文化激励。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人员要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为营造高职院校积极有效的文化氛围做出自身的贡献。将个人需求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职院校文化精神的创新是和谐统一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发挥作用的重点。

(3)榜样激励。选择优秀的后勤职工树立为学习的典范,这样能够激发其他职工认真学习的思想。榜样的力量将是促进职工积极向上的关键。产生的连锁反应将是激励效应最为关键的部分。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中实行榜样激励是激发其他职工努力工作的重点措施。

四、结束语

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认知层次、思想品德、情感体验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有着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这是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愿望,也是后勤职工的愿望。高职院校后勤职工后勤管理激励机制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将学校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手段。后勤系统管理者可以根据后勤服务特点,将后勤管理保障中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建立起内部控制为主,外部严格监管的模式。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更多的体现在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上,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是实现自我需求转变的关键。因此要充分的重视职工的个人需求,培养职工创新精神,将学校发展与职工需求结合,这样才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1]朱华.浅论学校的激励管理[J].教育管理,2012(9).

[2]蒋洪波.浅谈如何构建学校教工的激励机制[J].学园,2012(7).

[3]陈妍.构建新型学校激励机制[J].中国论文网,2010(6).

[4]郑兴.浅谈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J].职业时空,2010(1).

[5]杨丽.浅议高校的激励约束机制[J].陇东学院学报,2008(7).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centive mechanism

Yu Xiao-long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To establish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mbined with the worker management practices, this article expounds vocational college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should be how to us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centive mechanism to strengthen logistics staff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build logistics staff management incentive mechanism.

logistics management incentive mechanism; school manage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G711

A

1000-9795(2014)09-000003-02

[责任编辑:周 天]

余效龙(1982-),男,福建古田人,硕士,讲师,后勤管理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教育与文化管理。

猜你喜欢

后勤激励机制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后勤服务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