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师院校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构建途径探讨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乐理教学效果素质教育

王 燕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师院校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构建途径探讨

王 燕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是当前高师音乐生学习音乐知识而必修的课程之一。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时压缩、教材章节衔接和内容编写以及授课人数问题的影响,应有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完善课程内容设置,提高教学技巧,已经成为当前高师院校音乐教学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素质教育;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型,素质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实施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成为众多教育者和学者研究、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突破大学生学习专业领域自身的限制,不断开拓大学生学习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高校认真贯彻中长期教育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为《乐理与视唱练耳》授课老师,在实践教学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音乐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对《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高师院校目前《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乐理和视唱一直都是高师院校中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两门必修课程,因为是作为两门课程单独开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单独授课的教学方式。从很多学校的情况看,教授乐理的教师不教授视唱练耳,而教授视唱练耳的教师不教授乐理,同时,两门课程授课教师由于不在同一时间授课,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致使两门课程彼此不能互补和支撑。由于两门课程在传授过程中存在相同的内容,但由于教学需要在编排课程顺序时却前后不一致,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从而使教师重叠教学或者交叉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音乐生来讲,严重地影响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对授课教师来讲,不仅增加了教学工作量,还使教师在重复授课中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随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两门课程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高师院系在综合专家、授课教师以及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精简压缩合并为一门音乐基础综合课程,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原来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联系更加紧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间互相脱节的现象,同时两门课程之间内容渗透的增强,也就使原来二者之间教学内容重复部分删繁就简,从而一方面使授课教师在传授中更加系统,不再有讲授乐理的不讲视唱视耳,传授教视唱练耳的教师不教乐理。同时,两门课程在合并压缩过程中,有效规避了原来的重复和脱节等现象,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加科学,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可以轻松愉快的获得最多的音乐信息和知识点,真正掌握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的要点和规律,避免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由于知识间隔不能牢牢掌握的现象。

二、高师院校《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改革后出现问题分析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整合后,由于整合的过于紧缩,导致出现了一些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时压缩问题。从原来的课程课时设置来看,乐理基本上是按36学时来讲授,而视唱则是按216学时讲授,但在两门课程合并后总的课时相对压缩,总计按144学时来讲授。由于课时的缩短,无形中在学时上增加了授课任务量,为能按照规定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以至于许多授课内容无法展开或者改为学生课后自学,这样的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材章节衔接过渡问题。在乐理和视唱作为一门单独课程传授时,自身的编写体系和章节自然有着较为紧密的前后衔接问题,但在两门课程整合后,无形中由于内容的压缩,在有关知识的编写上相对比较简单。尽管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注意到二者的衔接和过渡,但事实上教材内容跨度过大,没有实质性的过渡内容,因此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作为授课教师由于课时限制和教材内容要求,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和知识传授。同时,学生也感到有些内容和章节过渡太突然。

3.授课人数问题。根据课程教学纲要要求,听课人数是按照小班(15—20)上课,但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师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限制,往往采取大班授课的方法,听课人数远远超出纲要规定的人数2—3,有时候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满足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从而也就更难以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4.教材内容编写问题。从教材的内容看,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用了我国以往教材的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对乐理和视唱练耳基本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视唱练耳方面,我国自建国以来就是沿用俄式教学法,分听音、视唱两大部分。听音较弱,以视唱为主,视唱教学以调式、调式的递增为顺序,内容分为西洋大小调和民族民歌两大部分。这样的编写顺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对大小调式、调性的特点掌握。但是对调性的流畅性习惯的形成,使其忽略固定音程的特定,从而在本质上不具备视唱练耳的能力。

三、素质教育实施中对《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构建途径探讨

1.加强授课教师培训,促进教学交流,增强教学积极性

实事上,教师对原来《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授课的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和定式,广泛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因此,在两门课程压缩整合为一门课程后,很多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原有教学思维和模式的影响,一时间对《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课程理念、内容编排还不能全部接受和掌握,缺乏对综合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原来主讲《基本乐理》的教师在讲授时重心放在自己比较熟悉的乐理方面,而原来主讲《视唱练耳》的教师恰恰相反,把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视唱练耳方面。这样的授课方式,最终导致教学效果还是停留在两门课程整合前的基础上。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学习培训的机会,让授课教师外出参加专门的学习培训,考察有经验的学校的教学实践,提高对整合后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的再认识,从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授课质量。

2.改进教材能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增强可教和可学性

尽管乐理与视唱练耳压缩整合为一门课程后,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很多程度上回避了原来课程之间的重复和脱节等弊端问题,但由于压缩课时和内容,从而使教材提供的教学素材存在一定的缺憾和不足,导致广大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受教材内容限制,不得不再增加教材内容以外的资料和实例,来满足正常教学活动的需要。因此,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高校来作为这门课程的试点高校,通过这些学校的试用,不断发现存在问题,不断完善和总结,从而保证课程内容能够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

3.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多媒体教学是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要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虽然传统的视唱练耳以教师亲身传授为主,但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推进,改革传统的音乐授课方式,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优势,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是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节省教师备课时间,使传统的说教变为音画皆备的新型教学方法,更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课时更为直接和主观,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这也是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为更好地提高视唱练耳课的教学效果,高师院校必须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中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加强对教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全面提高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师院校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深化《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教学改革,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改革主线,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生自觉性和自主性意识的发挥,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实践课程改革,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强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升音乐生的综合素质。

[1]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苏珊·朗格著,腾守尧译.艺术问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贾永堂.大学素质:理论建构与实践审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沈炜,宋来.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科学发展观视角[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吕仲起.视唱练耳教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ic theory and sight-singing practice hear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way

Wang Ya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usic and Dance,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The purpose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education reform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quality education. Music theory and solfeggio course is the current vocal music students learn knowledge of music course of. In actual teaching,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ompressed lessons, chapters cohesion and content compilation and teaching number,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th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is not high.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quality education,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s, improve the content of courses, improve teaching skil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to be solv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usic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music theory and solfeggio; curriculum reform

J613

A

1000-9795(2014)09-000308-02

[责任编辑:刘 乾]

王 燕(1980-),河南孟州人,讲师,韩国庆熙大学音乐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理论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乐理教学效果素质教育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