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挪威的森林》主要中译本的差异

2014-04-17张莉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林少华挪威的森林中译本

张莉苹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

《挪威的森林》主要中译本的差异

张莉苹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

村上春树的著作《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及日本市场近10年都有较大影响力。电影影像作品也常出现,在中译本中林少华和赖明珠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从村上春树、林少华及赖明珠的自身的翻译风格和其采用的翻译手法来探寻《挪威的森林》主要中译本的差异。

村上春树;林少华;赖明珠;翻译风格;翻译手法

一、对于译本的介绍

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村上春树作品进入中国文学市场,村上作品的译介与研究成为学者们的新课题。迄今为止,《挪威的森林》前后共出现了5个中文译本 ,其中林译本和赖译本情况分别是,1989年7月,漓江出版社刊行林少华译本,是大陆最早的《挪威的森林》中译本。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获得村上春树作品版权,在漓江出版社版本基础上推出“全译本”。2007年再版,做出相应改动。199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地区刊行了钟宏杰译本。1991年5月香港的博益刊行了叶蕙的译本。1991年刘惠祯、黄琪玟在台湾出版了翻译的《挪威的森林》。1997年6月,台湾的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赖明珠翻译的《挪威的森林》。在大陆,林译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占领市场。在台湾,赖明珠翻译的村上春树作品也逐渐占领台湾市场。因此在挪威的森林5个译本中,选取发行销售量最多,引起的关注也最多的林译本和赖译本。

二、原文及译本对照

原文:

十八年という歳月が過ぎ去ってしまった今でも、僕はあの草原の風景をはっきりと思い出すことができる。何日かつづいた柔らかな雨に夏のあいだのほこりをすっかり洗い流された山肌は深く鮮やかな青みをたたえ、十月の風はすすきの穂をあちこちで揺らせ、細長い雲が凍りつくような青い天頂にぴたりとはりついていた。空は高く、じっと見ていると目が痛くなるほどだった。風は草原をわたり、彼女の髪をかすかに揺らせて雑木林に抜けていった。梢の葉がさらさらと音を立て、遠くの方で犬の鳴く声が聞こえた。まるで別の世界の入口から聞こえてくるような小さくかすんだ鳴き声だった。その他にはどんな物音もなかった。

译本:

林少华 1989 年漓江版

即使在经历过十八载沧桑的今天,我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连日温馨的霏霏细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片片山坡叠青泻翠、抽穗的芒草在10 月金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仿佛冻僵似的紧贴着湛蓝的天壁。凝眸远望,直觉双目隐隐作痛。清风抚过草地,微微卷起她满头秀发,旋即向杂木林吹去。树梢上的叶片簌簌低语,狗的吠声由远而近,若有若无,细微得如同从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传来似地。此外便万籁俱寂了。

赖明珠 1997 年版

在经过十八年岁月之后的今天,我依然能够清楚地回想起那草原的风景。在连续下了几天轻柔的雨之间,夏天里所堆积的灰尘已经被完全冲洗干净的山林表面,正闪耀着鲜明湛深的碧绿,十月的风到处摇曳着芒草的穗花,细长的云紧贴在像要凝冻了似的蓝色天顶。天好高,一直凝视着时,好像眼睛都会痛起来的地步。风吹过草原,轻轻拂动她的头发再穿过杂木林而去。树梢的叶子发出沙啦沙啦的声音,远方传来狗吠的声音。简直像从别的世界的入口传来似的微小而模糊的叫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声音。

三、各译本的不同之处

1.翻译观的不同

①村上春树的翻译观

一般认为村上春树的译文以直译为多,而村上也承认自己喜欢按照文本转换字词,即所谓的逐字翻译。村上对创作以及翻译都有相同的要求,例如他的小说中包含了某种节奏,而 他的翻译原则也要求保持文体的节奏感。村上说道:“我希望以更深刻自然的方式,将原作中像是文章的气韵或节奏等东西转换为日文。”可见村上自身坚持重现文本中的风格与节奏,并以逐字的方式进行翻译。

②林少华的翻译观

林少华认为,翻译“最重要的是应该使之保持原作的文学性”。因此,他更重视的是审美再现和文学性的传递。

③赖明珠的翻译观

赖明珠的翻译观倾向于“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原作保持一致,译者应该克制自己的风格”。赖明珠还表示“我在翻译他的小说时尽量不用成语, 希望保持他的用意和文意, 让中文读起来仍能感觉到村上的特色。如果译者自己的文章风格过于突显时, 可能会使作者的风格减低。”

2.翻译风格的不同

①村上春树的翻译风格

村上认为:“翻译并不是一种自我表现。”因此,如何将个人的写作风格从翻译作品中剔除,便是村上的翻译课题。他说:“做翻译时,我会尽可能地舍弃自我。可是无论如何就是不可能完全消除自我。所以,当你意识到要彻底舍弃自我,但它却仍然残留在文体中,这样才能写出恰到好处的文体。”村上的作品原文使用的是日常口语,没有别扭的句式,没有难以把握的长句,简明晓畅、平白如话。

②林少华译本

林少华则是指出“较之情节,村上小说更是以韵胜以味胜的作品,韵不足味不到则一切休矣”。 关于林少华译本的讨论中,特别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的《村上春树心目中的中国》中对林少华译本的评价最受瞩目。藤井省三认为,林少华将村上口语化的、谈话式的文字译作“刻意求工,悠扬婉转,神采飞扬,一掷千钧,愁肠百结”这样的中文书面语,足见其浓妆艳抹之特性。相比较于台湾赖明珠的版本,林少华译笔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通篇形式华丽的四字结构,以及诸如“可依得我”“只消”这样满载古风古韵的词语。《挪威的森林》中多使用惯用句、叠语、副词,且多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③赖明珠译本

赖明珠认为“村上春树因为喜欢美国当代小说,自己也喜欢翻译,因为他的文章带有强烈美国色彩,被誉为“和魂洋装”的作家。而且他一开始就打算用和别人不同的文章写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因此风格独具,所以她在翻译村上的小说时,尽量不用成语,希望保持他的用意和文意,让中文读起来仍能感觉到村上的特色。译者赖明珠直译、照句直搬的译法的确“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文体。

3.翻译手法的不同

①林少华的减译

对审美忠实重于字面忠实。因此认为译文的文字过于优美,而原文文字其实没有那么美。对此,林少华认为,这其中原因一是出于自己把村上作品定位为纯文学,因此在翻译当中怀有“精品”意识。而且自己并未刻意美化,只是具有相应的文学才情,故而能译得美。

②赖明珠的直译

例文(1)中,例如将「何日かつづいた柔らかな雨に夏のあいだ」直接翻译为“在连续下了几天轻柔的雨之间”。「細長い雲」被直译为“细长的云”,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易懂,既忠实于原文,又准确传达出文意,可谓另有一番风采。「目が痛くなるほどだった」译为“眼睛都会痛起来的地步”是一个很明显的直译,字面上完全贴合原文。另外,原文中出现了五处对声音的表达:「梢の葉がさらさらと音を立て、遠くの方でで犬の鳴く声が聞こえた。まるで別の世界の入口から聞こえてくるような小さくかすんだ鳴き声だった。その他にはどんな物音もなかった。どんな物音もわれわれの耳には届かなかった」。五处中除了「鳴き声」译为“叫声”之外,其余四处皆译为“声音”。这四种声音在原文中表达的是三种不同的声响,全部译为“声音”不仅混淆了原文含义,在行文上也略显单调。

[1]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2]陶振孝.关于文学翻译的思考—评林少华的文学翻译观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2).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ai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Norwegian wood"

Zhang Li-ping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China)

Haruki murakami's "Norwegian wood" in China and Japan in recent 10 years are influential. Film image works often appear, Lin Shao-hua and Lai Ming-zhu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In this article, Lin Shao-hua and Lai Ming-zhu's own translation style and its transla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explore "Norwegian wood", and discuss the mainly difference of Chinese translation.

Haruki murakami; Lin Shao-hua; Lai Ming-zhu; translation style; translation technique

H36

A

1000-9795(2014)09-000253-02

[责任编辑:周 天]

张莉苹(1990-),女,山东临沂人,沈阳师范大学2013级日汉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汉翻译。

猜你喜欢

林少华挪威的森林中译本
《朝鲜民间故事》的中译本与徐悲鸿的插图研究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与上海
Activated persulfate by DBD plasma and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II
拔草的翻译家
拔草的翻译家
一本迟到的译著——评《德奥名人论音乐和音乐美》中译本
浅析《挪威的森林》中的迷失与寻找
《挪威的森林》 两个译本的翻译特色比较
从《挪威的森林》翻译看文学翻译的标准
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中译本首次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