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转岗教师工作困局及其破解策略

2014-04-17赵慧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幼师幼儿教师幼儿园

王 满 赵慧君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31)

幼儿园转岗教师工作困局及其破解策略

王 满 赵慧君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31)

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出现是当前我国面对基础教育形势作出的有效应对之一,但转岗教师在转岗的过程中面临着岗位安置难适应、原有经验无处用、新工作所需专业知识技能明显不足的工作困局。理性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角色定位有偏差、缺少幼儿教育专业培训、转岗机制不完善。为了加强转岗教师的专业素质,开展有效的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是合理的解决策略,要做到准确了解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培训方案;严格管理培训过程,灵活调整培训流程;强化训后跟踪指导,做好训后总结反思。

幼儿园转岗教师;困局;培训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幼儿园毛入园率要从2009年的50.9%提高到75%,新增幼儿园教职员工数据估算至少在140万人以上。[1]随着大量幼儿园的兴办,幼儿教师师资匮乏问题愈加严重。一方面,为了扩充幼儿教师队伍,缓解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缺乏的现状;另一方面,为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中小学教师富余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各地区目前已经有大量中小学教师转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但转岗教师在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一、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工作困局

(一)岗位安置难适应

多数转岗教师刚进入幼儿园工作后都面临着难以适应新岗位的问题,这种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心理不适应和环境不适应。一是心理不适应的问题。在幼儿园教师供不应求,中小学教师供过于求的现实背景下,转岗教师应运而生。不可避免的是一些中小学教师是听从组织安排而被动的转岗为幼儿教师,从站在讲台上有威严的教师变成整天看孩子的幼师,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思想观念使得许多转岗教师心理不平衡、不适应。二是环境不适应的问题。转岗教师来到幼儿园进入了一个新的集体,变为一名新幼师,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这种新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会引起转岗教师的焦虑和不适。然而,学前儿童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年龄相对偏小,自理能力差,吃、喝、拉、撒、睡样样都需要幼师全方面的照顾,这琐碎又责任重大的工作对转岗教师是极大的考验,教育对象的转变更是使转岗教师对岗位难以适应。

(二)原有经验无处用

转岗教师在转岗之前都有比较丰富的中小学教学经验,但由于中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存有较大差别,其原有的知识经验难以迁移到幼儿教育上,反而会阻碍转岗教师的专业成长、危害幼儿的身心发展。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极易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一是偏重知识的传授。转岗教师原有的教育经历使他们的教育思想还停留在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上,他们在日常教学中依然十分注重知识的传授,用“能写会算”来衡量幼儿的学习成果从而量化工作成效,这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教育目标。二是忽视游戏活动。中小学教育以有组织、有计划的“上课”为主,而幼儿教育则更多的以开展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转岗教师习惯的以“灌输”为主要的教育方式,缺少与儿童的互动交流,为了安定课堂纪律而减少游戏活动,这背离了幼儿教育的教育方式。三是强调自身权威。中小学中尊师重教的氛围较浓,教师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班级组织协调能力树立了权威的形象。然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限,幼儿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关爱、平等的氛围,重视儿童天性,多鼓励少批评,否则则扭曲了幼儿教育的教育理念。

(三)新工作所需专业知识、技能明显不足

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一样,幼儿园教师的知识也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基础修养知识、日常生活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师对于这三项知识中的很大部分,都应该能践行、能表述、能论证、能灵活应用。幼儿园课程涉及的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自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均是幼儿园教师的必备知识。[2]对于大多数转岗教师来说,以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完全具备了幼师所需的基础修养知识和日常生活知识,但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是专业知识的匮乏。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师应该学习过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课程等必修理论课。部分转岗教师在转岗之处接受了相关的专业培训,但短期的学习并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良好的结合起来。二是专业技能的缺失。幼儿园课程不分科,划分为艺术、健康、社会、科学、语言五大领域,幼儿教师要融会贯通各个领域的教学。转岗教师原有的单一知识结构要更新,要学习新的幼儿教育专业技能,这就给转岗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三是忽视保教结合。与父母照顾孩子不同,幼儿园教师要同时照顾全班的数十个幼儿,应对全班幼儿的生活和情感需求,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保教并重也由此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特征,如何照护幼儿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及相应的态度就成了幼儿园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3]然而转岗教师常常重教轻保,难以将保育和教育结合起来,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二、转岗教师工作困局的理性分析

(一)角色定位有偏差

现如今,人们对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普遍存有误区。许多人认为幼师就是看孩子的人,如同“保姆”、“阿姨”, 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往往低于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中小学老师在学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敬的情况不同,幼师常被看作大多数人都能干的行业,没什么技术含量。这种认识误区容易造成转岗教师的心理落差,对个人职业认同感降低。而且幼儿园的转岗教师常被误认为是在原学校教学水平不高而被分流到幼儿园工作的,这更是加剧了转岗教师的心理负担,产生消极情绪,认为自己不被需要。一旦转岗教师陷入角色定位的误区中,很难积极的参与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失去重新开始的动力。

(二)缺少幼儿教育专业培训

转岗教师进入到幼儿园工作后,工作制度有了明显变化,中小学是以教师上课的节数来确定工作量,课余时间相对充裕。幼儿园则是以天来计算工作量,幼师需要整天陪伴着幼儿,工作时间长达八个小时左右。对于想要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的转岗教师来说,很难拿出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幼儿园以及相关部门也很少组织转岗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已有的短期集中专业培训也难以满足转岗教师的需求,转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只能请教有经验的幼师,这使得有些转岗教师意识不到的问题始终存在,转岗教师始终没有建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导致其专业素养很难有质的飞跃。

(三)转岗机制不完善

对于转岗教师的选择要既要考虑到年龄限制,也要考虑到岗位和人才的匹配。由于转岗机制不完善,存在着现有的转岗教师群体整体年龄偏大和岗位人员分流不合理的现象。35岁以上的转岗教师适应新环境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限,面对精力旺盛的幼儿们,难以开展教学。有些年龄较大的转岗教师是为了逃避原教学任务压力而选择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他们认为只要幼儿在班级里不出危险自己就尽到了幼师的责任,对幼儿的行为束缚十分苛刻,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不能寓教于乐,反而压制幼儿的天性。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调配工作不到位,致使一些转岗教师不能根据自身优势转岗到合适的岗位上。一些年级较长并且经验丰富的转岗教师可以安置在幼儿园管理岗位上,有美术、音乐等特长的教师可以和一些主班教师相搭配,发挥转岗教师的优势。

三、有效开展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的策略

(一)准确了解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培训方案

在开展培训之初,培训组织单位应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参加培训的转岗教师进行培训需求的调查。通过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意见开设相应培训课程,从而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可依据转岗教师转岗阶段为划分对其培训需求进行分析,转岗初期的教师与转岗几年的教师对培训的需求侧重点不同。转岗初期的转岗教师进入新的环境,面对新的教育对象,难以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感觉工作无从下手。他们更加渴望通过培训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幼儿教师职业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对幼儿教育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然而,转岗工作若干年的转岗教师已经熟悉了工作环境,有了一定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的积累,已有的教育经验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发展的短板,他们对于培训的需求则更加细化。所以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转岗教师科学的制定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二)严格管理培训过程,灵活调整培训流程

培训的管理和监控是培训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能保障培训的质量。在培训之初,教育主管部门应召集受训转岗教师,对培训过程的方方面面予以告知并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安排,从而减少培训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同时准确的传达培训期间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

在培训的过程当中,不同的主讲人和学员们的学术交流会碰撞出火花,有些参加培训的转岗教师会在培训的过程中转变了思想,对培训有了新的期望和需求;有些时候,高密度的培训也会使受训教师感到疲惫,学习效率降低。这时培训组织这就应该把握时机灵活的调整培训流程,比如按照转岗教师的现实需求安排专题讲座,在集中的专题讲座中穿插优秀幼儿园参观等。在培训中关注学员的情绪和反应,对已有的培训流程灵活的调整,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短期时间给转岗教师们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三)强化训后跟踪指导,做好训后总结反思

短期的转岗教师培训结束后,对学员的跟踪指导不能忽略。培训结束后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一个QQ群,学员和培训主讲老师可以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探讨问题、答疑解惑,学员们之间也可以沟通交流。在培训过程中一些理论知识需要在幼儿园工作中去应用,实践中难免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训后跟踪指导则帮助转岗教师们解除困惑。一些幼儿园由于参加可以参加培训的名额有限,所以往往参加培训的转岗教师还肩负着回园传达学习内容的任务,而训后的跟踪指导可以帮助受训教师给那些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培训的讲义、课件等资料,有助于其他教师的自主学习。

训后总结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总结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学员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的培训组织者的自我反思。参加培训的转岗教师的训后满意程度和意见能客观地反映出此次培训的存在的问题,比如培训主讲人讲座内容太高深,培训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太紧凑,研讨环节过少等问题。培训组织者全程跟踪培训过程后也会有所反思,比如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不足等。组织者应做好深入的总结反思为今后承担转岗教师培训工作积累经验,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培训理论体系,以便更好的完成下一轮培训。

[1]姜乃强.我国幼儿教师缺口大[J].教育导刊,2011(08):95.

[2]虞永平,等.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Troubles of teachers' work of kindergarten transfers and its strategy

Wang Man, Zhao Hui-ju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1, China)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face the situation to mak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teachers of kindergarten transfers, but transfer teachers faced with job placemen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original experience is used,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kills required for a new job to work. The reasons mainly are: role has deviation, lac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job-transfer mechanism imperf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 to carry out effective kindergarten job-transfer training is reasonable resolution strategy, to achiev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raining needs,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 training programs; Strict management training process, flexible adjustment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Tracking guidance after strengthening training, after training lessons.

teachers of kindergarten transfers; trouble; training

G615

A

1000-9795(2014)09-000213-02

[责任编辑:周 天]

王 满(198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赵慧君(1965-),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SCXY2013001)。

猜你喜欢

幼师幼儿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男幼师荒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