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博客教育工作者思政

李 莉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新媒体时代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李 莉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博客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个人信息交流中心,发展非常迅速,已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文化,并成为一些单位和部门的有效工作渠道,高校也不例外。但是目前高校利用博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诸如内容比较空泛,导致整体质量不高;更新速度缓慢,造成持续关注度不高;评价和反馈较少,造成交互性不强等问题,需要从充实内容、共享资源、开展师生互动、建立教育队伍、构建评价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博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问题;应用

21世纪人类已经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大学生群体,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进行人际交往、表达个人意愿的重要途径,新媒体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精神需要。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信息传播自由化、信息内容虚拟化以及不良信息的泛滥化等不断扰乱信息传播的良好环境,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上述问题,就可能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博客是英文WebBlog的中文音译,即网上日志。它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个人信息交流中心,它在互联网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平台,使得人们可以及时发表各自的意见,随时随地浏览各地新闻 、报道,自由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博客的发展非常迅速,已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文化,并成为一些单位和部门的有效工作渠道。如高校开设博客主页,对学生进行最新时事动态、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博客的功能

1.博客具有承载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功能,这是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由教育者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的过程,由于教育的内容和信息是无形、无声的,不可能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因而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和载体来承载、传播这些内容和信息。博客在版面和篇幅上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承载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教育内容和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能够毫无障碍和限制地交流思想、传播教育信息,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使思想政治教育兼具灵活性和时效性。

2.博客具有有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博客以最有效的方式把最有价值的思想传播到最需要获得它们的地方,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博客的导向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其博客上发布学生最关注的内容和信息,撰写有针对性的文章引导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教育者通过博客与学生平等交流,可以消除了学生对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心理,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教育。也提高了教育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

3.博客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高效沟通的新平台。

博客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实体空间的灌输转移到虚拟空间的交流,教育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是以博友身份对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是在一个完全平等的宽松的虚拟时空中进行交流沟通。这种新型的沟通平台,既是思想政治教工作所必须的,也是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独特的魅力所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存在的问题

1.博客内容空泛,导致整体质量不高

尽管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尝试利用博客这种网络虚拟教育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很好的把握使用博客的尺度,同时也缺乏利用博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所以许多思政博客内容过于表面化、形式化、工作化,内容空泛,缺乏创新性。甚至一些教育者缺乏责任意识,抄袭、粘贴、转载他人博客的内容,缺乏原创性;甚至有的博客仅仅只是为了发布通知、文件而设的,偏离了利用博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

2.博客更新速度慢,导致持续关注度不高

思政博客应该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需求及时发表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思政博客受教育者自身知识储备、思想觉悟、文化修养、业务水平等的影响,更新速度缓慢,内容陈旧,缺乏新意,根本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导致学生对其持续关注度不高。甚至有些工作者将思政教育博客做成个人主页,根据个人兴趣加入大量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的内容,大大消弱了思政博客的政治教育性,降低了教育效果。

3.博客评价和反馈少,导致交互性不强

博客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交互性和时效性,发表博客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关注博客并参与讨论和发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博客应该引导学生多关注、多留言、多评论,并要对学生的每一条留言和评论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学生的留言和建议得不到及时的回复和反馈,从而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关注度,同时也间接的减少了访问量,较低了博客交互性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博客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1.充实博客内容,提高整体质量

高校思政博客应该不断充实内容,博客内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信息发布、社会热点、心灵鸡汤,等等。在充实博客内容时,教育者应该注意选择博文的主题,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贴近”原则,即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提高整个博客的质量,才能使博客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同时,加强博客内容建设,还要建立健全校园博客管理体制,通过行政干预、网络立法、技术控制等手段加强对博客行政上和技术上的监控、管理和干预,保证博客内容不偏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轨道。

2.共享博客资源,加快更新速度,增强关注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博客群组,共享博客资源,在博客群组里群成员可以从群发布的信息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资料通过群共享给其他博客。通过这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关注的、感兴趣的博客,并能在博客上跨地域与名师、专家对话,与同行、博主交流,及时获取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和成果,保证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提高学生对博客的持续关注程度,建立思政教育博客群组要实现分类管理,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体的工作内容不同,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便于教师的交流和学生的浏览。这样才能切实保障高校思政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开展博客师生互动,加深交互性

虚拟的网络世界,多样性的互动博客,促使大学生的全球视野、主体意识、民主观念等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浏览大学生的博客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借助博客快速传播的特点,及时宣传正面的新闻和报道;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让学生评论、留言,收集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沟通,形成反馈意见,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坚持网上与网下联动,对学生在博客中的表现、反映出的一些问题,要再网下给予认真的确认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博客的交互性,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4.建立博客教育队伍,扩大受益面和获益率

面对新传媒时代的挑战,高校必须建立一只既有政治理论水平,又精通网络知识,同时也熟悉网络语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在平常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利用博客主动强化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使得工作更具有主动性和科学性的能力;要具备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以及最新的思想动态,使得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能力;要具备能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得工作更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的能力;要具备能够将博客内容和信息进行筛选与加工,使得博客的受益面和获益率不断扩大的能力。

5.构建博客评价机制,发挥优秀博主的示范作用

一般的博客在开通之始,博主都会比较热情,对自己的博客关注度和更新度都比较高。但随着新鲜感慢慢退去,博主往往不再精心投入,有的甚至会半途而废,导致博客无法发挥其长期效能。因此,思政博客的建设单靠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和自主性是远远不够的。各高校应该构建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多个指标对博客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博主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将博客质量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激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加大投入,用心维护,打造精品博客,发挥优秀博客的教育示范作用。

[1]杨占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06).

[2]朱健,周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3(05).

[3]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4]赵鸿雁.博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03).

[5]王虹,刘智著.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The new media er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lo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Li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ofess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Weinan Shaanxi, 714000, China)

In represented by the network era of new media, new media are changing the thought idea, th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blog, as a kind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center based on Internet,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has gradually formed a new kind of network culture, and become some work units and departments of effective channels, universities are no exception. Use blog to carry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 content is empty, the overall quality is not high; Update is slow, etc. Need to enrich the content, sharing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stablishing the education team, building per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 etc.

blo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problem; application

G41

A

1000-9795(2014)09-000111-02

[责任编辑:鲍 雨]

李 莉(1980-),女,陕西合阳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博客教育工作者思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博客天下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