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价值研究

2014-04-17韩建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韩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34)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价值研究

韩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3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宝贵资源,而且其中的道德教育也能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重要方法借鉴。

传统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特殊的文化体系。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占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元素和珍贵结晶,在当今仍不断发出耀眼的光辉。大学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宝贵人才,能否积极有效地在大学生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利用其资源,汲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宝贵资源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很大程度上相契合。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宝贵资源。笔者分别从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方面对相关资料作了选摘说明。

富强方面:古人很早就看到富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论语·颜渊篇》:“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表达了“政在使民富”的思想。《管子·形势解》更明确提出:“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

民主方面:中国古代虽是专制社会,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本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民主元素。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也提出“立君为民”、“君舟民水”思想。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君主专制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思想,具有朴素的民主性,起了近代民主启蒙作用。

文明方面:文明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一句。仁、义、礼、善、谦等都属于文明的范畴。孔子提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荀子提出:“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宋代林逋也提出:“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和谐方面:“和谐”语出《左传·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代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如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爱”“尚同”,北宋张载的“仇必和而解”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和谐文化基因。

自由方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分别是孔子、庄子对自由的感悟。近代思想家严复提出:“身贵自由,国贵自主。”梁启超在《论自由》中进一步提出了达到自由的途径:“若有欲求真自由者乎,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一曰勿为古人之奴隶也,二曰勿为世俗之奴隶也,三曰勿为境遇之奴隶也,四曰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平等方面:孔子在经济上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老子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墨子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的平等思想,认为人们之间应是一种无差别、无等级的兼爱。清代前期的唐甄更是提出了“天地之道故平”的均平思想,并提倡男女平等。

公正方面:中国古代不乏关于公平的论述。荀子认为:“公生明,偏生暗。”《淮南子·修务训》中提到:“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房玄龄更是明确提出:“理国要道,实在公平正直。”

法治方面:我国法治思想非常丰富,集中表现为法家思想。管子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也。”慎到认为:“治国无其法必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进一步提出:“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

爱国方面:我国古代爱国思想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礼记·儒行》提出:“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荀子·君道》提出:“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历代也涌现了无数爱国者:屈原、苏武、范仲淹、陆游、文天祥、林则徐等。

敬业方面: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无不表现出古人对敬业的高度认同。

秦明月摸出一包烟来,抽出一支点上,又把余下的丢在赵大刚的面前,长吐一口烟雾说:“我也感觉这案子不简单。志武的意见也很有道理,如果凶手是器官偷盗者,完全可以有无数种方式处理尸体,而不必这么费事。另外,从凶手缝合死者的伤口来看,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他绝无可能不小心把这玩艺留在死者伤口中。所以有两种可能,一是大刚说的凶手故布迷阵,引我们走弯路,另一种就是如志武所说,这是凶手的标志。”

诚信方面:我国古代对诚信极为推崇,相关论述从未间断过。《周易·乾》提出:“修辞立其诚。”老子认为:“轻诺必寡信。”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管子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友善方面:儒家非常注重对人友善品德的培养。例如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更明确地表达友善观点,提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以上只是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资我们参考的部分资源。通过整理、学习、阐发这些资源,是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资源和有益借鉴。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善于古为今用,对它进行现代诠释,以适应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方法借鉴

在古代,传统价值观可谓妇孺皆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伦理道德在人们思想里根深蒂固。当然,这主要功归于传统道德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学校教化、言传身教、化民成俗、礼乐结合、个体修行。此外,传统道德教育还讲求科学的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启发探讨等。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符合国人的思维习惯,不仅对前人的道德教育非常有效,而且对当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有很强的适用性。

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方法,结合当前实际,笔者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一些思考。

第一,科学灌输,互动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思政教师要做好“四备”,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是“备教材”,即精心钻研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其逻辑结构;二是“备学生”,即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所思所想;三是“备社会”,即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感,关注热点焦点;四是“备方法”,课堂讲授要生动形象,着力营造良好氛围,注意师生互动,提高教学实效。

第二,言传身教,榜样带动

首先,高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做表率,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次,发挥党校、团校的教育功能和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更多大学生接受正确价值观教育。再次,奖励典型,鼓励先进。高校制定奖励规则,对教师、学生中的善行义举、好人好事及时表扬,给予适当奖励。此外,还可以举办典型报告会、道德模范讲座等以发挥其引领功能。

第三,隐性教育,潜移默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它与课堂教学不同,往往会潜隐默化地熏陶、影响和塑造学生,使之不自觉地感悟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校园文化为教育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之中,有机地融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内,自觉地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

第四,多彩活动,寓教于乐

课堂教学除了科学灌输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大学生更多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如小组讨论、电影教学、学术讲座、班级辩论赛等。课外活动上,利用文艺、体育和科技活动,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等重大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红色影片展映”、“参观红色景点”等活动。

第五,知行合一,注重实践

一方面,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理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精神实质,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省察思想言行,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另一方面,不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自觉践行。可以通过参加实践教育活动,如:理论宣讲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第六,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首先,要注意分析大学生群体中的差异性,把握每一个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观教育。只有把群体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取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对大学生的价值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观形成规律,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1]论语译注[M].金良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礼记译注[M].杨天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尚书译注[M].樊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4]孟子详解[M].白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5]老子译注[M].贾德永.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6]《庄子》内七篇析义[M].张文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7]管子译注[M].耿振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8]韩非子解读[M].宋洪兵,孙家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周易精解[M].王玉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荀子精读[M].林宏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1]左传正宗[M].李索.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12]慎子[M].慎到著.王斯睿校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淮南子[M].陈广忠.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省心录[M].林逋等.长沙:岳麓书社,2003.

[15]新民说[M].梁启超.上海:中华书局,1937.

[16]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上)[N].光明日报,2014-07-22.

[18]陈守聪,王珍喜.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的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19]唐小芹,夏继春.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2.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Han Jian-hua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arxism, Shanghai, 200234, China)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of important valu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able to provide valuable resourc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at moral education can also provide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the core values; value

G641

A

1000-9795(2014)09-000096-02

[责任编辑:鲍 雨]

韩建华(1988-),男,山东莱芜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