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四代领导人论公安权力与服务的关系

2014-04-16熊威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概论公安

熊威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文简称《概论》)课堂上案例的应用应当是从属于案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是指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平台,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确立其正确价值观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典型性和启迪性应当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成果的关键。”①姚洪越: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案例定义的争论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因此任课教师在《概论》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时,应当有一个从问题出发的独特角度。这个角度从根本目的上来说,就是为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发生联系,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说明和解释理论观点,

从而活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理论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呈现出来。

一、案例选择时应遵循问题引出理论的情景化设计方案

概论课程的案例在选择之始就需要遵循由问题到理论的情境化设计原则。因此问题的提出必须是学生们关切并在理论上感到困惑的重大实践性课题。我们以四代领导人论公安权力与服务的关系为例来说明通过问题引出理论的情景化设计方案。在我国的政权组织结构中,公安机关是我国政府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强制性力量,其工作导向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高度一致,强调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其权力行使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将对敌人的专政与对人民的服务统一起来。可以说在中国的公共安全治理结构体系中“以人为本”的权力服务导向性是一条根本原则。但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高发期,且在一定条件下某些人民内部矛盾也有向对抗性转变的可能。因此对于公安院校本科《概论》课教学来说,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公共安全服务供给体系中公安权力与公安服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应当引起公安院校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实践问题。并且从理论阐释的角度来说,公安权力与服务的命题中还内在地包含着一系列《概论》课程理论教学要点。如,党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宗旨的真实性;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等理论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都可以通过四代领导人论公安权力与服务的关系这一线索加以阐释和展开。

二、案例阐述时应注意时间的序列性

在《概论》案例的探讨中需要准确地反应出问题发展的时间序列性。因为《概论》课程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中的基本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具现为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在《概论》课程使用案例进行讲授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反映国家各种政策、方针在应对复杂局面时所遇到问题的复杂性,还要结合不同时代的具体特征讲明,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对同一问题侧重表述的方向不同,如此才能让学生明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来源,从而给学生以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启迪。

时间序列的原则,具体到四代领导人论公安权力与服务的关系的案例讨论中,教师应当强调各代领导人之间继承与开创的关系。以头三代领导人为例,在对毛泽东同志论公安权力与公安服务的讨论中,教师应着重强调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原则的重要性。早在1943年,毛泽东同志就谈到过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真实性。他说:“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在,剥削阶级的生活都离不开老百姓。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牛除耕田之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代表,我们要使人民觉悟,使人民团结起来。”①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 57-58页。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 1044页。“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③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28页。所以,毛泽东提出了公安工作必须坚持从“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00页。的社会化群众路线。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公安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 毛泽东认为,在公安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党委领导,全党动员,群众动员,吸收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统一计划,统一行动,……,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打破关门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工作思路。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可以让教师准确地引导同学们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

而在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论公安权力与公安服务的讨论中,教师应当强调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对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原则的继承和对社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满足。事实上,邓小平、江泽民都主张公安权力要服从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邓小平同志说过,实现人民的最高利益的方法,就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他说:“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4页。而“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为发展生产力扫除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因此,邓小平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是中国快速发展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他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为了维护稳定,要通过“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⑤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⑥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⑦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的方式,治理社会中的危害稳定的突出问题。在特定时期,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要通过“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⑧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6页。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的方式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江泽民延续了邓小平同志以公安工作促稳定的观点。他在分析我党取得成功的经验时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因此江泽民强调:“历史条件变了,社会地位变了,但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为人民办实事的原则不能变。”他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搞好社会治安,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要加强政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加强教育和管理,落实责任制,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案例分析时应注意体现两个主体间的形塑

案例教学能否成功推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案例教学中的情景化原则,决定了两个主体之间不是简单的教与学关系,而是一种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基础之上的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体系上的相互形塑关系。

对于教师来说,形塑意味着《概论》案例的讲授环节,不能简单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而是要结合《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分析案例本身具有的问题指向性和矛盾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之前,针对学生可能的反应制作预案。如在对第四代领导集体对公安权力与服务使用认识上的阐述中,教师应当就公共安全治理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进行准确描述,告诉学生社会问题与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正反两个方向的互动,因此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可能是线性的和直观的。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常常会受限于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到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也无法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对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理论引领和提升,从多个层面对案例中涉及到的复杂问题进行引导。

这里我们以公安权力与服务关系为例来说明如何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形塑关系。首先,教师应对公安权力与服务问题进行价值层面的分析。可以引述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时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将公安权力的使用在价值层面的追求定义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成因,在学生分析问题成因之后,教师应对问题进行制度层面的分析。应当将结论落实到胡锦涛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上所作的讲话精神上,强调“公安工作是巩固国家政权的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也是服务人民的工作……要坚持专政职能和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性,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公安机关的改革必须与政府的改革同步进行,公安工作必须重新定位职能,创新行政模式,改变工作方式,加强服务于民,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完成自身使命。

最后,教师应对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点评,分析提出公安权力服务导向性所应具有的内涵精神,明确社会管理创新中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确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通过这样的逻辑论述结构,能够让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形成互动与形塑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对问题认知的立体影像。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概论公安
青铜器辨伪概论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公安报道要有度
抉择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