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诚信问题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2014-04-16肖艳丽哈尔滨智和建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行为主体理论体系客体

肖艳丽/哈尔滨智和建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会计诚信问题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肖艳丽/哈尔滨智和建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会计诚信问题应定位于会计行为理论,只有不断优化其会计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会计诚信缺失这一问题。

会计诚信问题;会计理论体现;定位

一、会计诚信问题

会计诚信问题就是要对在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实务中产生的会计诚信问题进行理论解释,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必然依赖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论解释,最终目的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会计诚信问题。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认为,会计理论通过为在会计中清晰地思维提供帮助来证实其自身存在的合理生。会计理论的职责是对信念和惯例加以批评性分析,阐明经验与推广最佳经验,并引导对会计工作的起源和结果的直接关注。吴水澎认为,会计理论是人类在长期会计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运动,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亨德里·克森把会计理论归为机制性理论、解释性理论和行为性理论三个方面。机制性理论在于试图说明现行会计实务,指导会计师对某些情况将会如何作出反应;行为性会计理论主要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及会计报告的行为或决策作用的理论;而解释性会计理论是借助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会计实务。

二、会计理论体系

会计理论体系是指将各种会计理论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理论系统。会计理论分为三个部分或层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包括会计准则理论和会计行为理论及在它们之间起联系作用的“中介”--会计准则基本概念。那么,什么是会计准则基本概念呢?任何学科的理论体系一般都表现为一个概念的体系,会计学也不例外,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基本理论等也呈现为一个概念体系。这是因为,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每门科学必须有一些基本概念作为这门科学的理论起点,否则就不能将这门科学的对象表述清楚,也就没有共同的科学语言;同时,一门科学的理论也必须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形成,而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基础,没有概念,就无法构成判断和推理,也就无法阐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更谈不上科学理论体系。所以,概念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梯”。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与会计行为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体系只是会计理论体系这一大概念体系中的两个子体系,它由进行会计应用理论研究赖以为基础和指导的一些概念组成;相对于会计应用理论而言,这些概念是较为抽象、较为基础的。

三、会计诚信问题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会计活动的结果即会计信息会影响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切身利益,是现代社会各种合约得以履行的信息基础;而另一方面,会计发展至今,尚是-门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学科。因此,生产与提供会计信息的会计行为就显得非常关键了,它会间接影响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溯本求源,就需要研究会计行为。细致的剖析会计行为,它与其他人类行为活动类似,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基于一定的会计行为动因,运用会计行为手段,作用于会计行为客体,追求会计行为目标的实现的一种行为活动。其中,会计行为主体主要指企业的管理层;会计行为客体是指会计行为指向的对象,通常我们在“会计对象”的标题下进行研究,会计行为动因是指会计行为主体如何因自身之需要和动机而引致会计行为的;会计行为目标是指会计行为欲达到的境地。所以,要研究会计行为,一方面需要将会计行为主体、会计行为客体、会计行为动因、会计行为目标以及会计行为方式等会计行为要素一一分解开来逐个解析;另-方面,需要善于将这些会计行为要素综合起来,有目地联系在一起,以研究会计行为的综合图景,实现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会计行为,优化会计行为,即以最低的会计行为成本,实现最佳的会计行为效益。

当然,如同经济学研究一样,对会计行为的这些研究也需建立于一定的会计行为假设之上。所谓会计行为假设,是我们讨论会计行为的一些基本前提,它来自于会计(行为)环境,主要包括对会计行为环境、主体和客体等方面的假设。如关于会计行为环境,我们假设环境中资源是稀缺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环境中的人们面临着信息不完备与不对称分布,他们的交互行为存在正交易成本;关于会计行为主体,我们假设其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是信息不完备的,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是不对称分布的,存在机会主义动机(行为倾向),等等。会计行为基本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会计行为假设、会计行为主体、会计为客体、会计行为目标、会计行为手段(方式)、会计行为优化等。这些会计行为基本概念间也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会计行为是指在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下,通过会计行为目标的驱动,由会计为主体应用现代会计理论、管理学原理及会计计量等技术方法、手段作用于会计客体,生产、分配和利用会计信息极其相关信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但同时又受客体影响和制约的具有能动性的、有目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会计活动毕竟是由会计行为主体(企业管理层)进行的活动,它并不是一项纯粹、机械的技术工作,而是会计行为主体能动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会计行为目标并不直接等价于会计目标,会计行为主体的行为目标可能偏离会计目标,如对某一利益集团的利益有所偏情,中立性与客观性不足,或工作懈怠导致会计工作效率低下等。因此,要实现会计目标,除了需要会计准则对会计活动进行技术层面的规范外,还必须有诸如会计行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对会计行为主体的行为本身进行规范,即我们曾经指出的“二次规范”问题。规范是一种约束机制,它使会计行为主体改变其效用函数,从而改变其会计行为目标,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但在规范的同时,也需要对之进行激励,依据会计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通过激励机制的设置调整其会计行为目标,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所以,只有会计准则基本概念和会计准则还不足以实现会计基本理论的具体化,还不足以实现会计基本理论对会责应用理论的指导,即对会计行为本身的规范尚缺乏一套相对于会计基本理论而言较具体的会计行为基本概念的指导。

四、结论

会计诚信则应该贯穿会计行为的始终。会计诚信缺失就是在会计行为过程中,会计信息披露主体收业管理层这个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引起的。要研究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有效治理就要研究会计行为,实现会计的诚信原则。所以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应该定位于行为性会计理论。

[1]陈继兵,刘然.会计诚信问题研究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定位[J].商业研究,2005(11).

[2]郝继陶,皮圆梅.行为会计的理论与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0(06).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理论体系客体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