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

2014-04-16耿卉恒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20期
关键词:民间经济

耿卉恒

卷首篇

论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

耿卉恒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公共经济是民间经济的保障,而民间经济是公共经济的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本质区别的分析,进而探讨了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公共经济;民间经济;逻辑关系

虽然对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有很多的阐释,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公共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间经济的繁荣,二者之间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我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发展。接下来笔者就对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的相关问题做具体的阐释。

一、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本质区别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共经济具有公益性,而民间经济具有私利性。这一区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公共经济主要是以服务大众为目的,而民间经济则是以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目前很多学者都对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区别进行研究,并阐述不同观点。但笔者认为,这些阐释都不完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笔者认为,公共经济就以是社会公共部门为导向,以增进公共福利为目的,主要通过政府微观调控,公共经济得以发展主要是依靠对公共物品的生产、交换等实现的。通过这一条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公共经济的特性。

第一,公共经济主要负责的团体是公共部门,主要是指社会公共部门,比如,相关的政府部门或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个体只有加入团体或组织才能执行公共经济的相关任务,这一点就体现出公共经济的公共性;第二,公共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增加公众的福利,比如社会秩序、社会效率或其他公众福利等,这一点就体现出了公共经济的有益性;第三,公共经济得以实现主要是通过分配公众的物品,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公共经济的公众性,综上从这三点可以明确的看出,公共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共经济的公益性,所以以政府微观调控为依托,不能依赖市场经济制度来进行调节。公共经济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稳定经济的功能。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地发挥公共经济的这些功能。

民间经济与公共经济相反,它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在市场经济制度的调节下,将个人的物品进行生产、交换等的经济活动。从这简单的概述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下几点来理解民间经济的本质属性。

第一,民间经济的主体是市场,它依靠市场进行调节,优胜劣汰,因此它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的利益性;第二,民间经济得以发展主要是通过分配个人的物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的个人性,综上,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民间利益的私利性。

特别要说明的是,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本事属性虽然是公益性与私利性,但不等同于我国的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它们之间的划分标准并不相同,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主要是以资源分配等为划分依据,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则是以所有制的形式来划分的。虽然公共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有重叠的部分,但不能完全的等同起来。

二、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逻辑关系分析:即对立又统一

通过上文,我们对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都有所了解了,接下来来具体的阐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它们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种特殊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都依靠经济实践。虽然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实现形式不同,前者是以分配公共资源为主,后者则以分配私人的物品为主,但它们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服务,而且对社会资源都有一定的消耗,都需要解决生产经营的相关问题。这两者之间不容分离、相互融合。

(1)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第一,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同时产生。人们的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同时存在,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也同时产生,都是随着劳动过程、人类社会形成而萌芽、发展的。第二,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的不可分割性是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根本依据。人类要生存、发展既需要共同的安全、秩序、公平、效率、保障等公共需要,同时更要满足吃穿住用行等个人需要。从根本上讲,公共需要是由个人需要加总产生的,公共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合。所以,没有民间经济,公共经济也不复存在。

(2)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即民间经济是公共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公共经济为民间经济提供服务和保障。一方面,民间经济是个人生存、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源泉,它为整个社会的存在、发展提供基本生活、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公共经济为满足个人的公共需要而产生,从一开始就为民间经济提供服务和保障;同时,民间经济领域的市场失灵现象,也需要公共经济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加以调节和纠正。

2.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相互区别、相互排斥。首先,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相互区别。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在主体、目的、满足需要的性质及客体、运行机制、功能等方面显著不同,这从上文关于二者的本质区别的分析上就可以清晰地把握,这里不再赘述。其次,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相互排斥。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相互排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二者对经济资源的占有量此消彼长。一般认为,社会经济资源在特定时间内是有限的、稀缺的。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既然都要消耗特定量的经济资源,在社会经济资源这个“大蛋糕”特定的条件下,二者对其占有量必然处于此消彼长的对立状态下。能否合理配置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经济资源占有量对于二者各自的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二者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比重此增彼“不能、不愿、非政府莫属”的事务。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求,因而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需要在增强自身经济总量和经济能力的基础上携手共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作用,不容分割,都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这种特殊的关系,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本文是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更希望为我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1]齐守印.论公共经济活动范围的合理界定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2]曹龙骐,李永宁.选择理论应用及其对市场理论的启迪 [J].学习与实践。2008(03).

[3]黄仲一,郑力新.经济控制论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猜你喜欢

民间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private’ parenting goes public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民间妙联撷趣
高人隐藏在民间
拥抱新经济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