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

2014-04-16梁晓河北传媒学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2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河北学院

梁晓/河北传媒学院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

梁晓/河北传媒学院

本文通过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寻找到更为适合传媒艺术高校特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之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逐步受到重视,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也层出不穷,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一定的“辉煌时期”,各种论文、课题成果层出不穷。但是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辉煌成果”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冷静地看到一种奇特的怪现象,这就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辉煌成果”下,则是社会、学生甚至是教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的不满意,认为思政课是枯燥、乏味、刻板的课程,乃至于一些人在谈到高校思政课是竟是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注重学术,轻视实际”,研究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本文要解决的恰恰是这种怪现象。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存在改革惰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大阻力就是惰性、散漫性。其惰性表现在部分思政课教师希望自己的教学工作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也就是自己每天讲完课夹着包就走,对于其他实践教学工作不愿意多干一点。其散漫性表现在仅仅想着每天自己躲在一边忙自己的“本职工作”,害怕有额外的教改任务,甚至打着“学术自由”和“去行政化”的旗号,反对创新与改革。不破除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大阻力:惰性、散漫性,我们的改革就无法开展,更不可能成功。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散见于零散活动,未形成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思政课均进行实践教学,这些实践教学往往以一些小活动表现出来,例如课上的演讲或辩论,课下的社团公益活动等。但是这些实践教学随意性太大,大多是根据思政课教师的个人教学意愿来进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安排和长效机制,也就是说还未形成教学体系。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营造勇于改革创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氛围

1.树立改革的意识。河北传媒学院李锦云校长在2013年7月28日集团年会报告中指出“要有危机感、创业感,不能安于现状,民办教育不改革,就永远走不到全国高校的前列”。民办教育要改革,作为民办教育中的马列课也要改革,甚至由于马列课的特殊性--上不好会成为学生最讨厌的课,上好了会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则更要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

2.不怕失败,勇于探索。在河北传媒学院2013年年会上,刘福寿副校长指出:“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我们的国家在改革过程中也会出现错误。出现错误不可怕,要积极改正错误,走向成功。”邓小平把改革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说,我们的实践教学改革不要怕失败,更不能因为个别失败,否定实践教学改革。

(二)形成针对重大节日开展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1.三月的“学雷锋月”教学实践改革。在授课中向学生讲解社会公德对公共秩序的重要性,着重讲解了社会公德的践行典范--雷锋,使学生了解学雷锋的社会意义。而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月”公益活动,活动包括:清洁“课桌文化”、消除学校绿地上的白色垃圾等。

2.四月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践改革。通过组织学生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让同学们知道如今的生活是革命烈士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使我们皆为自己是中华儿女,华夏裔胄而感到自豪。

3.五月的“五四青年文化月”教学实践改革。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弘扬“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演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进行了以“中国梦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让同学们了解历史,感知现实,从而加强和巩固学生对思政课中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重大节日开展活动的实践教学,都是从课程教学出发,最终落脚于教学之中,避免了“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

1.建设现有的教学基地。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爱国主义实施纲要精神》,充分发挥烈士陵园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文化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使烈士陵园成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第二课堂,共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努力,2012年3月河北传媒学院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设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设立对思政课的教学从理论走向实践,增强实践教学教学实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建设好这个教学基地,具体做法有: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前往基地进行瞻仰、扫墓和祭奠等教育活动;聘请基地方面人员为我校学生办专题讲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以思政课课本理论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使学生从内心感悟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设立新的教学基地。曲寨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全村每年工业产值将近50亿元,年人均收入3.4万元。曲寨全村共500余户,每家每户都给分配一间二层别墅,人均住房占地面积60多平方米;村中投资六千万给教育,建立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系列教育环境;村中共计有100多位老人,村里建设有老年公寓。这就是传说中的让人“少有所养,成有所教,老有所依”的理想村庄。这座独特的“农村都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考察团的目光,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设立曲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让学生对思政课中关于集体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知识,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这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1]赖金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

[2]程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8).

本论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课题编号GJXH2013-246)成果。

梁晓(1980.4--),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河北学院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初等教育学院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
爱国主义教育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