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伴中重度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4-04-14史庆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4期
关键词:刮宫子宫出血中重度

史庆绮

(贵州省贵定县人民医院,贵州 贵定 551300)

✿其他论著交流✿

5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伴中重度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史庆绮

(贵州省贵定县人民医院,贵州 贵定 551300)

目的探讨功血伴中重度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4例围绝经期功血伴中重度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口服安宫黄体酮,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27例患者血红蛋白均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血红蛋白回升超过110g的只占据了48.1%(P<0.05)。结论非米司酮在绝经过渡期功血伴中重度贫血贫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安全可靠,可以大力推广。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重度贫血;治疗;非米司酮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又被称为功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异常子宫出血,是由非全身或者生殖系统局部的多种器质性疾病而导致的[1]。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一般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且时多时少,极易导致贫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临床治疗上一般以诊断性刮宫止血联合除外恶性病变为主,部分患者尚需行手术治疗。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了54例功血伴中重度贫血患者,分别采用米非司酮和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4例围绝经期功血伴中重度贫血(Hb<60g/L)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其中治疗组年龄43~55岁,平均47.9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5.6个月。对照组年龄45~54岁,平均46.5岁,病程3个月~11个月,平均5.9个月。所有患者在近3个月均没有性激素治疗史,排除内外科合并症者。

1.2 方法

54例患者全部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并把子宫内膜组织交送病理检查,如果患者病理报告显示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的,则可以采用本文治疗方法。治疗组刮宫后一周开始,所有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剂量为12.5mg,连续应用3个月,同时辅以补血药物治疗[2]。对照组刮宫后二周开始,每日口服安宫黄体酮,剂量为12.5mg,连续服用12日作为一个周期,患者在撤药性出血第15日根据前文所述继续服用第二周期,每三个周期作为一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在刮宫后一周开始服米非司酮的三个月内全部患者的阴道流血得到完全停止,3个月后复查B超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等于6mm。患者在服药期间有2例出现了恶心、食欲不振,但不良反应较轻微,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撤药7-10天后月经来潮,经检测27例患者血红蛋白均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撤药性出血量较多,需要联合应用止血剂、雄激素等药物治疗后才可以顺利渡过出血期,检测发现血红蛋白回升较慢,且回升超过110g者只达48.1%(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止血效果及贫血改善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绝经过渡期功血出血量较多且持续时间长而引发的中重度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应用刮宫术达到迅速止血之后,一般还需要采用孕激素下半周期疗法,目的在于促进子宫内膜过渡增生和有效保护子宫内膜,然而采用这种手段通常极易导致撤药性出血量较多,与此同时在血红蛋白没有恢复到正常值时,一旦进行撤药性出血后会造成血红蛋白的再度下降,进而导致贫血状态难以纠正。本研究中,使用米非司酮连续治疗三个月后,27例患者三个月后均达到了完全不出血的治疗效果,且血色素上升到110g,恢复正常。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受体阻滞剂,它能够作用于下丘脑阻碍LHRH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到FSH以及LH的分泌情况,同时还可以作用于垂体阻碍FSH以及LH的正常释放,有效抑制卵泡发育。米非司酮的优势还在于能够在受体水平拮抗孕激素而使得内膜萎缩,同时也不依赖雌以及孕激素,就能够直接起到减少内膜雌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作用,有效抑制内膜对雌、孕激素的反应性,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就能够抑制内膜细胞的生长[3]。所以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其子宫内膜会变薄并闭经。临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合并重度贫血者,能够形成药物性闭经的效果,同时在闭经期间采用药物和饮食补血,等到患者血色素回升到正常范围时再服药,能够有效避免临床输血以及手术治疗。本组研究中,治疗组27例患者,3个月后复查B超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等于6mm,血红蛋白均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撤药性出血量较多,需要联合应用止血剂、雄激素等药物治疗后才可以顺利渡过出血期,且血红蛋白回升超过110g者只占据48.1%(P<0.05),两组比较差异比较显著,进一步证实了米非司酮的优越性。

表1 两组的止血效果及贫血改善情况

综上所述,非米司酮在绝经过渡期功血伴中重度贫血贫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用药期间能够形成药物性闭经,为临床应用药物和饮食补血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避免了子宫切除和临床输血现象,且止血效果及贫血改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大力推广。

[1]聂丽琴,朱占萍.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3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4).

[2]易玲.米非司酮在功能失调性出血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 (27).

[3]刘静.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6).

猜你喜欢

刮宫子宫出血中重度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诊断性刮宫术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效果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
宫腔镜手术与刮宫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激素表达水平及预后影响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