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传统云纹在日本的演变发展与创新

2014-04-11孙明秀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0005

江苏丝绸 2014年1期
关键词:云纹流云灵芝

孙明秀(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0005)

纹样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审美观念发展的符号语言,其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民族的纹样都是以整个民族的审美意识为基础确定并发展起来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独具特色的纹样形式,并伴随着时代的背景蕴育而生。

1 中国传统云纹的发展脉络

中国的云纹源于史前旋涡纹样,史前旋涡纹样在中国纹饰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旋涡纹样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纹样之一,是中国传统纹样发展的审美思想和造型意识的起源之一。旋涡纹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云纹的发展历程,使云纹从古至今,一直在延续和变化着。

中国云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从史前具有对称性图案的旋涡纹饰开始,到商周时期作为礼器和祭祀之用的青铜器上的旋涡状云纹的新变化——云雷纹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以“W”、“S”为基本线型的卷云纹,汉代强调动势和力量的云气纹,魏晋南北朝时期充满流动感和生机勃勃,具有雄浑气息的飘带云纹(流云纹),隋唐时期造型饱满的朵状云纹,宋元时期被赋予吉祥寓意的如意云纹,到明清时期造型拘谨繁复、平稳祥和的团云纹和叠云纹。云纹在发展的不同时期,结合不同朝代的历史背景,同时融入外来的文化因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装饰形式。

2 日本云纹的发展

谈到日本云纹的发展,不能否认的一个因素便是中国云纹的影响。自古以来,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长达两千年之久,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也体现在日本的云纹纹样中。中日两国染织文化的交流,或许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传当时就有中国染织匠人赴日定居并带去了中国的染织技术。中日两国染织文化的交流,以唐宋为盛。中国的云纹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伴随着中日交流的日渐频繁,中国的云纹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云纹的发展,融入了日本的艺术文化。但日本是个极善“拿来”,又极善改造的民族,日本并没有全盘接受中国的云纹纹样样式,而是结合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创造出了小巧精致、复杂细腻,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云纹纹样样式。中国传统云纹在日本既有传承与发展,又有创新。

日本云纹在中国云纹的影响下发展日趋丰富,尤其是从6世纪的飞鸟时代开始,在这一时期里,中国的六朝、隋文化通过朝鲜半岛大量传入日本,一直到1603—1867年的江户时代,日本通过海外贸易以及以商人和僧侣为主体的民间往来活动,摄取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同时也包括对中国云纹的吸收。日本的云纹,一部分深受中国云纹的影响,体现了对中国云纹的消化与吸收,另一部分则是日本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所创造的独特的云纹样式,以下让我们在一些日本云纹纹样中比较其与中国云纹的异同,领略日本云纹的独特魅力。

2.1 受中国影响的日本云纹样式

2.1.1 灵芝云纹

在中国古代,神仙的出场往往都是腾云驾雾,潇洒飘逸。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云,云的形状、动势、颜色,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吉凶之兆,在中国有“瑞云”之说,同样在日本也有所谓的“瑞云”,便是灵芝云。灵芝是中国的芝草,中国古代认为灵芝具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故视为仙草。因其外形与云有几分相似,于是便有了灵芝云纹的诞生。在日本,灵芝云纹具有吉祥安康的寓意。战国时代(约中国明朝晚期)灵芝云纹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图1,以灵芝为雏形的灵芝云纹;图2为战国时代的武将富田左近将监①非常喜爱的宝物“富田金襕”②上的纹样,我们可以看出云与云之间散落着各种宝物,也是一种富贵与吉祥的象征。

其实中国的灵芝云纹也被称为如意云纹,并早在汉代即有雏形的如意云纹,唐宋元时期广泛地应用于服饰、建筑之中,因其寓意美好,应用广泛,所以流传至今。通过下图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灵芝云纹基本上还是对灵芝基本形的描绘,其外形变化不大。而中国的如意云纹在造型上则更加飘逸生动。

2.1.2 流云纹

图1 、图2灵芝云纹

图3 中国唐代如意云纹

流云纹,顾名思义,如同水流般缓缓流动,云朵层叠密布的纹样形式,如图4为江户时代衣物上的流云纹图案。流云纹的云头缠绕紧密繁复,云头以粗细不均的波折曲线,层叠重复的弧旋勾卷结构呈现,再配以飘逸修长的云尾,造型上既厚重却又不失灵动性。流云纹在江户时代运用广泛。其实类似流云纹的纹样样式,在中国的唐代既已出现,并称为朵云纹,宋元时期朵云纹得到深入发展。唐朝时期的朵云纹由内敛式勾卷形为主形的“云头”和以细长飘逸的尾线尾形构成的“云尾”组成(图5)。宋元时代的云纹只是增多了波折曲线,勾卷云头等,使这一时期的朵云纹在形态上显得较为复杂,元代更是在保持朵云纹“朵状”整体感的同时,呈现出了较强的组合感之势(图6)。在日本的流云纹和中国的朵云纹相比较之下,可见日本的流云纹正是唐代云纹与宋元时期云纹相结合的产物。

2.1.3 飞云纹

图4 流云纹

图5 唐代盘龙镜上的云纹图案

图6 元代云纹图案 大和文華馆

如图7,飞云纹即在云朵的一端附加上形似尾巴状的图形,上翘的云尾故而形成一种云在飞翔的样式。飞云纹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来表现飘动上升的云纹。其实其构成形式与中国宋元时期的朵云纹也有着相似之处,只是在云尾的上翘程度上两者略显差异(图8)。明清时期,朵云纹也开始强调云尾的动势,并在陶器上作为主体装饰纹样使用广泛,上升的云尾,呈现一种飞翔之感,象征高升和如意(图9)。

(4)花云纹

图7 飞云纹

图8 元代瓷器上的朵云纹

图9 明代云纹图案大英博物馆

花云纹是云纹与植物纹样相结合的产物。花云纹即将云朵与各种花卉纹样加以结合,丰富其图案的构成形式,使云纹的表现手法更加灵活、多样。如图10为江户时代的“花雲纹鐔”③,其中云头已经被花卉所替代,云尾与花卉的枝叶已经融为一体,宛若行云流水一般。其实在中国的汉代,云纹便已经和植物纹样相结合使用,汉代的刺绣茱萸纹便是云纹与茱萸纹相结合的纹样,形象优美飘逸,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图11)。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忍冬纹、莲花纹等新的植物纹样,这些新的植物纹样与云纹的结合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图12)。以云纹与植物纹样的结合为主题的装饰纹样,已经极大地超出了云纹狭隘的视觉演绎形式,它使云纹逐渐发展成一个非常宽泛的以至界限很难一一确定的纹样体系。通过下图的比较,可见日本江户时代的花云纹也是深受中国云纹的影响而形成的。

2.1.5 云菱纹与六云龟甲纹(六つ雲亀甲)

图12 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忍冬云气纹

云菱纹即为云纹与几何纹样菱纹的结合。把云朵进行夸张弯曲变形呈菱形的形状,依次按一定秩序与规律排列开来。图13为江户时代宫内厅礼服上的云菱纹图案。

如图14,六云龟甲纹其特点为六个同等形状大小的云纹图案按秩序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六角形,构成外形类似龟甲纹的纹样形式。图14为江户时代厳島神社中的“剣鍬形に六つ雲亀甲文狩衣”上的纹样。

此时云纹的表现形式显示出了一定的条理性,运用了对称排列的手法,增强了云纹的装饰意味。这是日本将几何纹样与云纹相结合组成的纹样形式,更强调秩序性与严谨性。与此相类似,早在中国的唐代,同样也出现了以宝相花、忍冬纹等植物纹样与云纹相结合的对称纹样形式,这种纹样形式对明清时期的云纹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云纹的发展更具装饰性(图15、16)。由此可见,无论是日本与几何纹样相结合的云纹,还是中国与植物纹样相结合的云纹,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云纹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都使云纹的发展更加平面化。

2.2 日本独特的云纹样式

图13 云菱纹

图14 六云龟甲纹

图15 唐代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上宝相花

图16 唐代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壁画上宝相花

2.2.1 源氏云纹

源氏云纹其典型的特点为使用隔开的、间断不连续的形似沙洲的图案来构成源氏云纹的样式,如图17,源氏云纹与底纹形成横竖交错之势,为整幅画面增添了无尽的趣味性。因其在源氏物语的画卷中被广泛使用,故被称作源氏云纹。

2.2.2 云珠纹

云珠纹即把云朵的形状进行弯曲简化,形成类似圆形珠玉形状的纹样。在日本,云珠纹同样具有祥瑞之意,因此云珠纹在日本神社、寺庙中的染织饰物上运用最为广泛,一般用于佛事用具、佛像装饰和佛堂装饰中。

图17 源氏云纹

图18 云珠纹

2.2.3 棚引云纹

“棚引”(たなびく)日文的意思为云、霞或雾霭等在空中呈横向朦胧密布排列之势,“霞が棚引”便是薄雾密布的意思。总的来说“棚引”即为密布生长之意,故而棚引云纹即由密布的层云组合而形成的纹样,如图19,为避免云纹同向排列的单调性,故而在色彩上对其做了区分。

2.2.4 横云纹

横云纹即以横向为延伸方向,连续密集的云朵图案。横云纹在织物或衣裳的底纹中应用相对广泛,通常再配以其他的纹样进行装饰。横云纹与棚引云纹相同,当被用于底纹应用于织物上时,为避免其相同方向的单调性,通常在色彩上加以深浅的区分,以增强整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图20为江户时代德川黎明会中使用的“横云に菊桐文唐織④”,便是以横云纹为底纹,加以菊花纹和梧桐纹装饰的织物。

图19 棚引云纹

图20 横云纹

3 结语

云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的一种,其发展的过程贯穿着各个时期的历史,云纹以极大的时空跨度和极尽丰富的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对“云”文化的兴趣和审美热情,云纹的演变史俨然已经成为一部中国装饰艺术史。日本的云纹也在中国云纹的影响下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在云纹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文化及其民族审美意识与思想的不断变化。在漫长发展历程中,云纹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扣时代的脉搏。其发展速度是缓慢的,但其样式是多元化的,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不断创造新的形式。云纹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云纹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调到丰富的过程。作为一名设者,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中日的云纹纹样,对于今后的设计构思与设计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徐雯.云纹的演绎与发展——中国传统装饰研究片段[J].装饰,2000,(15):12-14.

[2]李纲.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云纹”之历史脉络[J].科学之友,2010,(13):125-126.

[3]辛维金,吴铭.日本传统染织纹样与其文化内涵[J].纺织科技进展,2005,(1):30-32.

[4]包铭新.中国的传统染织纹样及其对日本染织纹样的影响[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2,(18):25-34.

[5]吴延缪.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附录

①富田左近将监:人名,即富田滋实通称左近将监,美作。

②富田金襕:日本把来自我国的金线织花锦缎誉之为“金襕”。

③花雲纹鐔:“鐔”,又名鍔,即为刀或剑上的护手。

④横云に菊桐文唐織:即横云纹与菊桐纹组合而成的纹样;菊桐纹为菊花和梧桐组合而成的纹样。唐織为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纺织品,有金襕、缎子、绫等。

猜你喜欢

云纹流云灵芝
春天来了
流云似水
流云
流云之韵 知竹之喜
浅析现代设计中云纹图案的运用
高天上流云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云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云纹图案对现代花纹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