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研究

2014-04-10赵恩兰姜燕晓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旅游素养

赵恩兰,姜燕晓

(1.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2.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旅游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研究

赵恩兰1,姜燕晓2

(1.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2.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本文旨在深入阐释高职教育阶段这一命题的理论内涵,明确旅游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目的,提出合理改进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对策及建议,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旅游高职院校;语文素养;对策及建议

“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笔者针对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教学目的的不明确性等问题,借鉴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图将“语文素养”的概念引入到高职语文教学中,针对旅游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研究语文素养,明确旅游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内涵,并探讨旅游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教改措施。

一、关于“语文素养”的认识

“语文素养”最早出现在2000年版初中大纲和高中大纲中,与“语文素质、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并列使用,地位不突出,意义不清晰。真正发生巨大变化是在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把“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但没有对语文素养的科学内涵及其结构做出解释。巢宗祺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中对 “语文素养”作了如下解释:“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几乎涉及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方方面面。李山林在《语文素养辨》中主张对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目标概念的理解不宜过于宽泛,要立足于语文课程的根本,显示和突出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不能让语文“包打天下”,不能把“语文素养”当作一个“筐”“什么有关的都杂乱地往里装”。主张“切除非语文部分,只保留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还应加上语文知识和技能,亦可加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从这些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对语文素养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存在分歧,对语文素养的概念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关于“语文素养”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解说道:“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但是人们对语文素养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张家胜从整合资源的角度对提升大学生语文素养做过一些实践研究,在高职教育阶段对语文素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几乎是空白的。

二、旅游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的探讨

将“语文素养"概念引入到高职语文教学中,针对旅游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研究语文素养,需要理清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旅游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二是语文素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笔者认为,旅游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旅游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客观需要;二是学生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主观需要。在此维度上,语文素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简言之,就是要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就业与创业的需要。高职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就业需求,能谋生、能自立、能立足。因此,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以学生就业为中心,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要以“服务专业、服务就业”为目的,突出与就业需求密切相关的能力,可以称之为“专业语文素养”。但是,高职生的综合素养普遍性地存在底子薄、基础弱的现实问题,延续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内容,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又是非常必要的。这部分可以称之为“基础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恰当地把握“专业语文素养”与“基础语文素养”呢?

对高职生来说,“基础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本身的内容,即“必需、够用”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的习惯,还包括这种习惯对专业学习和构建综合职业能力所产生的潜在影响。高职阶段的基础语文素养是对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延续和深化,延续和深化的尺度应该由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岗位的基本需求所决定。基础语文素养是形成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石,表面上它不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必需要素,学生自身也认为学习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已无多大意义,但现实中该素养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并会在日后转换职业岗位时表现出无法估量的潜在价值。比如读、写能力,表面上不是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日常工作中主要是听和说),但读、写能力的强弱会影响他们对行业知识的及时浏览、转化 ,从而制约着他们的专业服务水准以及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提升。

“专业语文素养”是指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或岗位需求密切融合的,直接作用于专业发展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最大特点是岗位针对性强。它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或就业的岗位息息相关,在职业素养层面上是从事该职业所需技能的必要条件。譬如: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都必须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导游专业的学生就是靠“会说”的本事赢得市场。

简言之,基础语文素养偏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语文素养偏重学生的技术素养,但二者之间并非界限鲜明,诸多因素是互相兼容的。高职生的问题是底子薄,不具备扎实而全面的基础语文素养,常常在接受和理解语言文字信息,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时遇到障碍,并直接制约着专业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教师在教的层面上同样存在困境,一味强调要具备较强的基础语文素养,没有着重针对专业学习和就业需求发展专业语文素养,没有使语文知识和技能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中体现其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忽视语文课程的学习。

因此,高职语文教改必须兼顾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继续夯实基础语文素养,重点发展专业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实现高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目的。寻求二者之间的结点并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是教师最大的挑战,也是高职语文教改的瓶颈。

三、语文教改的对策及建议

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做才算尊重学生实际?可以尝试如下做法:

(一)找准合理的课程定位

语文教学的定位在高职教育中存在自身只是“副课”的错误观念。这从根本上导致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薄弱现状,应在以下两个层面上找准课程定位:一是基础语文素养的教学应定位在基本素质课程范畴,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着重培育学生借助文学重新想象生活和重新审视生活意义的心智,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的现代人格的公民。二是专业语文素养的教学应当与专业密切结合,归入学生专业技能课程的范畴。以“服务专业、服务就业”为宗旨,提升学生的应用语文能力。比如针对旅游业人才服务需求的特点,强化口头表达及面客的沟通能力等。

(二)尝试开放的“模块课程”改革

要以能力为本,大力开展“模块课程”改革与实践,并明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语文能力和其他职业能力一样,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训练;语文教学只有被纳入与专业相融合的大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中,因地制宜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譬如: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就应该将普通话、旅游文学纳入语文教学的课程体系;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可增加餐饮文学研讨专题,并加大与专业相匹配的接待、交谈、主持、演讲等语文应用能力训练。

(三)重视教材选用和建设

首先,要科学地选用统编教材,提升学生的基础语文素养。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精挑细选教学内容。敢于舍弃一些远离生活的老掉牙的“经典”,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与时俱进的作品,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适当增加一些实用技能训练,如口语交际、沟通技巧、应用写作等,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另一方面要创新性地处理教学内容,切忌强制灌输,着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人生,理解人生,学会生活,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其次,自主开发校本教材或教师自撰讲义,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需要。此项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能循序渐进。起初是基础语文素养教学向专业语文素养教学的过渡。以“服务专业、服务就业”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为使用而学习”的意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最近五年进行了这方面的积极探索,效果很好。比如与专业密切结合的“餐饮文学”、“旅游文学”专题教学。早期是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发展需求作为拓展专题内容来安排的,完善了之后就作为专门一个模块放在教学计划里。当然,理想的状态是与专业技能课程相匹配的完全的专业语文素养教学,这个层次改革宗旨是紧紧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岗位需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情况,以专业语文素养模块的形式满足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过渡阶段比较好实施,是单向度的去适应;理想的状态很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双向度的密切合作。

(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第一,真正地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高职生虽然底子薄,但参与意识较好。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要紧紧围绕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实施教学,不要以教材为本,更不能以教师为本,这是最关键的。比如,我曾在旅游文学专题教学中设计了“城市表情”拓展训练,要求学生介绍一个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都市或地方。有一个福建的学生就介绍了武夷山与茶。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般,讲解的自得其乐,听讲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了。学生感叹“语文课原来也可以这样上,真好!”都跃跃欲试。作为教师倍感快乐但压力骤增,如何保持每堂课都是如此鲜活呢?答案是“让学生做主人”。

第二,将课堂延伸到校园和社会,尝试“大语文”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语文开设时间一般是一学期,周四学时。短短一学期的课堂授课很难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的。我们可以打破常规,将语文教学从“教室第一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园第二课堂”和“社会第三课堂”,尝试“大语文”教学。具体设计为: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校园生活语文”。指导学生创建文学社团,定期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②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社会生活语文”。利用寒暑假和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以 “社会热点问题”“实习见闻与感受”为探究问题,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第三,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高职生整体语文素养较低、各单项语文能力差异明显、各专业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高职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机制要走出“一张试卷定优劣标准答案论对错”的误区,建立多元立体的,灵活有效的过程评价机制。一方面,考核时要以能力评价为核心,尽可能与专业相结合,突出应用性。比如:通过常规性的试卷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灵活性的对话、交谈、小演讲等考查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要实施过程考核,减少期末终结性考核的比例,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二者的比例可以是2:8或3:7,逐渐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内化为一种习惯,贯穿于高职教育全阶段,或者达到终身学习的理想状态;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有个成绩就完事了。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吕远.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素养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1B.

[5]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J].语文建设,2002,(7).

[6]李山林.语文素养辨[J].语文建设,2002,(7)(8).

[7]原童.培养职业语文能力、促进专业技能发展——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管见[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5).

[8]赵恩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刍议[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5).

[9]杨秀冬,赵恩兰.大学语文[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孙建华)

On the Innovation of Chinese Accomplishment Cultivation in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En-lan1,JIANG Yan-xiao2

(1.Shandong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Jinan,Shandong 250200,China;2.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Jinan,Shandong 250103,China)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This paper aims to further explain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this proposition o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ge,to nail down the objective of Chinese accomplishment education in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reasonably ameliorating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education.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2013-09-13

赵恩兰(1974-),女,山东临沂人,基础部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文教育、美学等。

G712

A

1671-4385(2014)02-0072-04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旅游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旅游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