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压力容器缺陷成因及对策

2014-04-08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4年2期
关键词:先天性容器介质

梁 俊

(华北油田第二采油厂物资装备中心 河北霸州)

一、压力容器使用现状

对于油田开发来讲,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压力容器被普遍应用,几乎贯穿于生产的每一个角落,它担负着油气分离、原油处理、天然气深加工和储存等各项任务,承受着高温、高压、低温和腐蚀性介质的恶劣环境,是一种高危设备,如果管理不善,缺陷不能及时被发现,就可能发生容器失效,造成人员伤害,影响正常生产,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为此,就如何管好和用好压力容器,确保其安全运行,是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华北油田第二采油厂目前共有在用压力容器374台,担负着年处理原油44万吨和1.2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处理及深加工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93台压力容器连续运行20年以上,占压力容器总数的24.9%。由于使用年限已经超过设计使用寿命,所以,容器本体腐蚀严重,接管腐蚀穿孔现象时有发生,继发性裂纹、裂缝和原始夹渣、气孔等缺陷,不断被发现和消除,这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但是由于资金紧张,短期内不能进行全部有效的更新,故只能靠加强管理,采取可行措施,利用先进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来避免失效发生,保证容器安全平稳运行。

二、压力容器缺陷存在形态

1.压力容器先天性缺陷

所谓的先天性缺陷是指,压力容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焊接工艺不完善或焊接质量未能达到要求,监督检验不到位或检验手段有瑕疵,而造成的天性不足。由于此类缺陷外观检查无法发现,往往被生产单位安装使用,致使设备带病运行,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隐患。如果这些缺陷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消除,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缺陷有可能加重和发展,最后导致压力容器失效,造成事故发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力容器先天性缺陷主要以未焊透、气孔和夹渣等形态存在。

2.压力容器后天性缺陷

所谓的后天性缺陷是指,压力容器在生产单位使用过程中,由于介质存在的腐蚀性,介质物性的改变和实际工况的变化,而引发的压力容器缺陷。它主要以腐蚀、裂纹和变形等形态存在。

三、压力容器缺陷成因分析

1.压力容器的先天性缺陷

主要反映在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焊接工艺评定不够认真,焊接人员执行焊接工艺不够严格,内部质监人员监督不够到位,监检人员现场监督不够及时,对已存在的缺陷评定不够准确,是造成先天性缺陷存在的主要原因。

2.压力容器的腐蚀

腐蚀是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产生的一种缺陷,表现形态各异。

(1)均匀腐蚀。在容器内臂暴露的金属表面上,产生的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无论是那种腐蚀,都是Fe失去电子,变成Fe离子。这种腐蚀造成容器本体和其他附件及短接均匀减薄,虽然并不是危险很大的腐蚀形态,因为压力容器在使用寿命设计时,已经考虑足够的腐蚀裕度,但也要注意使用工况的变化,尤其是介质物性的变化,适时进行检查,避免事故发生。

(2)坑蚀。坑蚀是容器局部的一种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在金属表面形成麻坑,坑的大小不一,数量各异,分布不均,有时也呈线状。这种缺陷如果不能被直接观察,探伤仪器很难准确掌握,尤其是容器无法被观察到的“死角”,缺陷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带病运行,直至容器失效为止。

(3)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暴露在电介质溶液中的金属表面,在其缝隙和其他隐蔽区域渗入并聚集浓缩,从而发生局部腐蚀,不锈钢极易产生缝隙腐蚀。

(4)点蚀。点蚀是在金属表面某些部位形成较小的且深度大于直径的蚀孔。点蚀一般易产生于静止的介质中,沿重力方向发展,是破坏性最大的腐蚀形态之一。

(5)晶间腐蚀。Cr-Ni不锈钢处于一定温度(400~850℃)时,由于在晶界形成复杂的Cr23C6,而使晶界贫Cr,当Cr含量降到钝化所需的极限(12%)以下时,贫Cr区就处于活化状态,由于晶格内存在电位差,形成原电池,晶界是阳极,晶粒是阴极,产生晶间腐蚀。该种腐蚀使材料的机械性能显著下降,极易造成容器突然失效,危害很大。

(6)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特定的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和静拉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以裂纹形式出现的极危险的腐蚀形态。它往往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发生局部腐蚀,裂纹一旦形成,其扩展速度比其他局部腐蚀快得多,是压力容器低应力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3.裂纹

裂纹是压力容器中最危险的一种缺陷,是导致容器脆性破坏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腐蚀裂纹和疲劳裂纹两种。

腐蚀裂纹是腐蚀介质在一定的操作压力和温度下,对材料产生腐蚀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裂纹。这种裂纹往往和应力有关,应力与腐蚀相互促进,腐蚀在材料表面形成缺口或使原有缺口扩大而产生应力集中,消弱金属的晶间结合力,加速腐蚀的进展,使表面缺口向纵深发展。腐蚀裂纹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介质、温度和压力),只能在某类材料中形成。

疲劳裂纹是由于结构设计欠缺或材料本身有缺陷,造成局部应力过高,加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承受交变载荷,经过多次反复变载,形成疲劳裂纹。

4.变形

变形是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整体或局部发生几何形状的改变。局部凹陷是容器筒体或封头的某一部位,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的几何形状的改变。这种缺陷往往发生在薄壁容器上,它不改变容器的壁厚,只改变原有的几何外形。

鼓包是容器的某一部位发生了严重的局部腐蚀,壁厚减薄明显,在内压作用发生罐壁向外凸变。主要是罐壁太薄,不能满足正常生产所需要的耐压强度。但有时因容器局部过热,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而导致鼓包产生。

整体膨胀是容器设计时,壁厚不能满足实际工况要求,或设备超压运行,致使容器或某些截面发生屈服变形而成。如果容器长期在高温下运行,材料选择不当,也可发生整体膨胀,但这种缺陷不易被发现。

四、压力容器缺陷控制及对策

(1)参数准确。设计严谨。使用单位给设计部门除提供所需的技术特性参数外,还需提供详细的介质物性,同时设计部门要现场复核,根据生产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容器材料,提出合理的技术要求,如应力消除、内壁防腐等,避免因设计而造成缺陷。

(2)加强监造,严把质量。制造厂家在容器制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运行,无论材料管理,还是焊接质量把关,都要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项项有记录,检查有依据。使用单位和监检部门共同搞好监造工作,实施安装监督,避免先天性缺陷的产生。

(3)提高素质,按章操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操作人员的基本常识和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和制度,使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懂原理,会操作,能应急,严禁超限运行,避免因管理而造成的压力容器缺陷的生成和事故的发生。

(4)按期检验,消除缺陷。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是对容器整体安全状况等级评定的唯一手段,也是发现缺陷最直接的方法。所以,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检验计划编制,协调组织实施,要求检验单位严格检验方案和程序,做到容器不漏检,缺陷不放过。针对发现的缺陷,要按照正规修理程序,及时进行消缺处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猜你喜欢

先天性容器介质
信息交流介质的演化与选择偏好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淬火冷却介质在航空工业的应用
难以置信的事情
取米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考虑中间介质换热的厂际热联合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