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26例临床观察

2014-04-08叶江琳吴杰妍

河北中医 2014年9期
关键词:针灸疼痛药物

叶江琳 吴杰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广东 广州 510360)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卒中后痛觉传递通路受损的症状,多继发于丘脑纹状体动脉或丘脑膝状动脉供血区受损后,亦被称为“丘脑疼痛综合征”,表现为一侧肢体难以缓解和药物抵抗的持续疼痛,导致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011-11—2012-11,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CPSP 2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2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①符合Klit等[1]推荐的CPSP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卒中,卒中发生时或发生后出现疼痛。②通过影像学,消极的或积极的感觉特征明确,躯体疼痛的部位与中枢神经损伤区域相对应。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3~10分,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3]评分47 ~66 分。

1.1.2 纳入标准 符合CPSP诊断标准;年龄<70岁,病程<1年;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治疗。

1.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排除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疼痛,如运动、炎症和其他组织损伤;排除其他类型的疼痛,如躯体感觉性疼痛和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如失语、视听障碍,不能配合测评和治疗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52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49~68岁,平均(57.48±14.26)岁;病程20~46 d,平均(57.48±14.26)d;卒中类型:脑出血7例,脑梗死17例,混合型2例。对照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52~69岁,平均(58.62±13.75)岁;病程20~47 d,平均(35.56±5.34)d;卒中类型:脑出血8例,脑梗死15例,混合型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使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4]推荐药物、手术(含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进行卒中治疗,同时加服镇痛药物。所有病例均建立包括基线资料在内的专用治疗病历,以便进行系统治疗。

1.3.1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温针灸取穴:水沟,双侧内关、风池、天柱、外关、极泉、阳陵泉、委中。患者取卧位,用 0.35 mm×40 mm或0.35 mm×50 mm毫针针刺所选穴位。进针得气后将艾条切成1.5 cm长小段置于针尾上燃烧,施以温针灸,每穴灸3壮,留针30 min后出针,每日1次。中药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桃仁15 g,红花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白芍药 15 g,甘草 6 g,地龙 10 g,香附 10 g,五灵脂1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1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2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盐酸阿米替林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3020561)50 mg,每日2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症状评分 2组治疗前后分别使用VAS及SF-MPQ-2量表进行评分,以具体评分数值变化进行疼痛改善评估。

1.4.2 生存质量量表评分 2组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5]及中文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6]进行评分,以具体评分数值变化进行生存质量改善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SF-36及B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SF-36及BI评分比较分,±s

表1 2组治疗前后SF-36及BI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26)对照组(n=26)治疗前 治疗后SF-36评分 409.52±118.27 534.28±126.69*△治疗前 治疗后419.38±120.41 486.44±133.52 BI评分 50.31±29.30 68.63±32.57*△51.13±30.62 59.65±31.42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SF-36及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治疗前后VAS及SF-MPQ-2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及SF-MPQ-2评分比较分,±s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及SF-MPQ-2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26)对照组(n=26)治疗前 治疗后VAS评分 8.3±1.4 4.2±0.7*△治疗前 治疗后8.1±1.6 6.9±1.3 MPQ评分 57.7±10.4 39.4±5.3*△60.1±11.2 52.7±10.3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VAS及SF-MPQ-2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其中70%~80%的患者因后遗症影响生活[7]。卒中后慢性疼痛也是卒中后遗症之一。其中肩痛、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痛性痉挛、头痛等是最常见的卒中后慢性疼痛类型。CPSP一般在神经受损后1个月内发生,表现为药物抵抗和难以缓解的疼痛。现代医学对此类疼痛尚无通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8]。目前,对于CPSP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电刺激。其中药物治疗较为常用,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及阿片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用药,阿片类药物由于其戒断症状严重,一般不作为一线用药[9]。而手术治疗多为创伤性操作,虽然有良好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有功能损害可能,故不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CPSP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唐宋以前论中风以“外风”学说为主,《灵枢》认为中风的病因主要是真气不足,而邪气独留;《素问·灵兰秘典》指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金匮要略》认为是经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由上可见,卒中的病位在脑,病理机制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卒中后疼痛病机在于中风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则痛。”而经脉气血的流行又与心、神关系密切,神能导气,气畅则道通,通则不痛,“心寂则痛微”。因此,CPSP的病机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血证论》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气之往来,故滞凝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治宜祛瘀通络,行气止痛。本研究运用温针灸结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其中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运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温阳行气、温经散寒、祛瘀止痛等作用。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经之会,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开窍启闭以“醒脑调神”;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属厥阴心包之络穴,有养心宁神、疏通气血之功;风池、天柱疏通气血,安神定眩;外关、极泉、阳陵泉、委中通经活络。温针灸诸穴,远近配合,能起调和脏腑、调神理气、祛瘀通络、活血止痛等作用。针刺可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桃红四物汤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地龙通络活血化瘀;配合五灵脂加强疏通血脉、散瘀止痛之功;予香附行气止痛;当归补血养肝,活血止痛;白芍药敛阴养肝,缓急止痛;甘草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活血养血、化瘀止痛之功。

本研究对CPSP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运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综合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少,创伤小,可以长期服用,有着西医治疗无法替代的优势,是西医常规治疗CPSP的有益补充,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1] Klit H,Finnerup NB,Jensen TS.Central post-stroke pain:clinical characteristics,pathophysiology,and management[J].Lancet Neurol,2009,8(9):857-868.

[2] 宗行万之助.疼痛的估价:用特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作参考(VAS)[J].疼痛学杂志,1994,2(4):153.

[3] Dworkin RH,Turk DC,Revicki DA,et al.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an expanded and revised version of the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 naire(SF-MPQ-2)[J].Pain,2009,144(1-2):35-42.

[4]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89.

[5] 李春波,何燕玲.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介绍[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2):116-119.

[6]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44-147.

[7] 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

[8] Henry JL,Lalloo C,Yashpal K.Central poststroke pain:an abstruse outcome[J].Pain Res Manag,2008,13(1):41-49.

[9] Moulin DE,Clark AJ,Gilron I,et al.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neuropathic pain-Consensus statement and guidelines from the Canadian Pain Society[J].Pain Res Manag,2007,12(1):13-21.

猜你喜欢

针灸疼痛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