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图书馆建筑形式与功能设计探索

2014-04-07

河北科技图苑 2014年2期
关键词:阅览室居民图书馆

刘 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55)

1 引言

社区是都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是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社区图书馆是社区范围内建设的具有社区特色的小型图书馆,是为社区内所有居民服务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为一体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它具有促进和发展社会教育、共享文化资源等功能,对社区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图书馆既可以是新建建筑,也可以是旧建筑改造而成,由于我国社区图书馆起步较晚,发展并不均衡。(1)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馆没有独立的单体建筑,常常设置在居委会当中,只有一两间用房,面积狭小、建筑简陋、环境设施较差,很难吸引社区读者;(2)独立社区图书馆一般建筑面貌整体较差,建筑形式过于简单、不鲜明,缺乏美感,功能单一,缺乏文化内涵;(3)社区图书馆的建筑空间与功能分区设置不明确,无障碍设计与人性化设计并不十分理想和完善。因而,社区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探索仍需不断的努力,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还需要加强与完善。

2 社区图书馆建筑形式与功能的设计探索

2.1 社区图书馆应完善建筑形式

社区图书馆的建筑形式应当特色鲜明,具有辨识性,成为社区的中心和地标性建筑,在立面设计中充分运用设计元素的变化与多样性,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性,以及材料质感的粗细和纹理变化来表现建筑的形式,使建筑造型更具有文化理念与美学韵味。

(1)社区图书馆建筑在设计中应当遵循实用、坚固、美观的基本原则。其中,社区图书馆建筑的外观造型和形式设计应运用建筑美学原理与人性化设计理念。社区图书馆建筑形式要遵循美学原理,而且运用人性化的设计,体现出温馨的感觉。在建筑体量设计上注意比例关系,体现出亲和的、平易近人的尺度,为社区居民营造出“家”的感觉。社区图书馆是社区居民读书、交流的活动场所,其建筑空间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简洁大方、温文尔雅,又要平易近人,富有生活的气息。

社区图书馆建筑的形态和立面设计应充分运用建筑美学原理,设计元素具有多样性、统一性和变化性,使得建筑协调统一,具有韵律之美。设计中运用重复、对比的设计手法排列组合设计元素,使得建筑具有统一性,而对比手法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起到引人注目的审美效果;此外,运用色彩、材料的变化和差异,使得建筑形式丰富多彩,同时具备一定的相似性,整体建筑要相互协调统一,美观悦目。

社区图书馆是居民读书、休闲、交流的场所,要用人性化的贴心设计,满足居民的需求。由于社区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是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最大特征,所以在建筑的台阶、坡道、楼梯、以及内部空间等诸多方面,设计时要考虑到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确保他们也能和其他人一样方便使用图书馆,满足社区中不同居民的需求。

设计师要充分运用美学原理与人性化设计理念去设计图书馆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空间,注重建筑空间设计的情感表达,使得社区图书馆不再是一个缺乏亲和力的知识殿堂,而是社区中一个亲和温馨、设施先进的学习、休闲、交流的中心,为人们营造出一个更加舒适、自由的空间去学习、阅读和交流。

(2)社区图书馆建筑形式应与社区建筑群相互呼应,体现出和谐统一的美学效果。设计师可以运用小区建筑中已有的建筑元素来设计社区图书馆,使得社区图书馆建筑出现所在社区的建筑元素,比方说建筑外墙的颜色、墙体的虚实变化、隔断与窗户的设计,在这些设计中融入小区建筑的优秀元素,使得社区图书馆与小区建筑群相互呼应并互相融合。例如,综合考虑社区整个建筑群的形式与色彩,使得社区图书馆的建筑风格与社区建筑群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使之相互协调统一。同时,设计时要有创新,赋予建筑一定的变化性和差异性,使得社区图书馆建筑引人注目,成为社区的中心,更好地体现出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设计原则。

(3)社区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应各具特色,更好地与社区文化相互融合。所处的社区不同,环境不同,社区图书馆的建筑形式应当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同时发挥小型建筑的自身优势,运用合理的比例和尺度,设计出亲切宜人,富有吸引力的社区图书馆建筑。设计师可以结合社区自身文化,设计出以社区文化风貌为特征的图书馆建筑,体现出社区的知识、价值、艺术与精神风貌。社区图书馆建筑也可以运用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建筑文化与建筑元素,体现出所在城市与地区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内涵。

总之,在社区图书馆设计中,将社会、文化、地理、气候、技术、功能等因素有机结合并找到彼此的联系,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才能产生出富有生命力的美的建筑形式。

2.2 社区图书馆应合理划分建筑空间

美国现代建筑运动的奠基人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这一理念已成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不仅要追求形式美,更要注重功能分区的合理规划与设计。社区图书馆按照功能需求合理划分空间形式,使得空间布局适用合理。

社区图书馆按功能可分为阅览空间、读者教育培训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信息与交流空间。

(1)阅览空间。现代社区图书馆采用开放式的开架阅览布局,具有藏、借、阅的三大基本功能。空间设计应当开敞、舒适,以人为本,作为读者活动最为集中和频繁的区域,设计时要确保空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满足开架阅览和功能变化的需要,为读者提供舒适宜人的阅览环境。

阅览空间可以分别设置图书阅览室、期刊和报纸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社区图书馆针对服务对象,特别是中老年读者和少儿读者,可以设置独立的阅览空间,例如:儿童阅览室、老年阅览室,为儿童和老人提供专门的阅览区域。

在儿童阅览区的设计中,建筑内部空间应当是多变的、丰富的,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几何图形、色彩等设计元素,设计手法轻松活泼并富于创造性,营造出充满趣味的儿童阅览空间。阅览室墙面设计运用大面积温馨明快的色彩,局部装饰以鲜明的颜色和几何图案,使得空间生动有趣;桌椅选择要符合儿童的尺度,灵活摆放设置,例如围合柱子环绕摆放儿童座椅,并加以活泼的色彩和设计,使得儿童阅览区充满趣味,成为社区孩子们的乐园。此外,儿童阅览区要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满足儿童阅读和室内活动的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社区中有许多中老年人,他们每天多数时间都在家和小区中,他们是社区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所以应当针对中老年读者的需求,来增设中老年阅览区域。中老年阅览室应设置在图书馆的一层位置,以方便老年人进出。在阅览室内,多增设座椅,例如在书架旁设置方凳座椅,方便老年人在拿书找书时,可以在书架旁的方凳上休息。在窗边摆放阅览桌椅或小型的沙发,在阅览区多摆放长条形的沙发、休闲椅,为老年读者提供贴心舒适的服务设施。书架之间的距离要宽敞一些,方便老年人拿书找书。

在社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空间设计中,座位分隔要照顾到读者的个性空间和隐私保护,应该摆放独立而又带隔断的小型电脑桌,使得阅览空间具有私密性,让社区居民能够轻松自由地上网搜索和阅读资料。电子阅览室可专门为少儿和老年人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运用互联网在电子阅览室进行阅读和学习,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平台服务。

(2)读者教育、培训空间。教育是社区图书馆的根本任务之一,为所在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场所是一个社区图书馆的职责所在[1]。这其中包括为儿童提供学前教育,为下岗、待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的技能学习以及为青少年和老人提供相应的兴趣课程等等,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都能在社区图书馆中找到帮助。

社区图书馆设置相应的读者教育、培训的空间,例如小型的报告厅或多媒体教室,特别是报告厅这种建筑空间具有独特的场所效应,在这样的空间场所中,使得来参加培训和讲座的社区居民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学习与教育的氛围之中,同时增加社区居民的心理归属感。

(3)文化娱乐空间。社区图书馆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娱乐的空间与场所。在馆里设置多媒体视听室、影视观赏区,为社区的居民提供观赏影片、聆听音乐的场所,特别为儿童、中老年人播放他们喜闻乐见的音乐或影视作品,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社区图书馆设置一些小型的展览厅,为社区举办摄影、书法、绘画展览,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信息与交流空间。信息社会不仅需要获取信息,更需要交流信息。快节奏的生活,需要人文交流,高竞争社会需要通过人文交流实现人文关爱。社区图书馆能满足人与外部世界的融合和交流,满足人与人的沟通和往来[2]。如,在社区图书馆设置书友茶座或咖啡厅,为人们提供休闲与交流的场所,人们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喝咖啡、品茶,使得阅读变得更加舒适与惬意。通过信息与交流空间的设计,为社区居民营造出“家”的感觉,并以此培养居民对图书馆的认同与热爱。

2.3 社区图书馆应重视无障碍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去设计公共建筑,已经成为越来越关注的社会话题。社区图书馆的主要读者是老人和儿童,因此在设计中要特别关注儿童、老人、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运用现代技术来设计建筑与环境,为弱势群体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确保他们也能和其他人一样方便地使用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的无障碍设计体现在:盲道、电梯、楼梯、楼梯扶手、卫生间、书架、台阶、坡道等部位。在具体设计中,按照规范和相关要求,配置专门的残疾人通道,在建筑的出入口设置坡道,坡度应小于1∶12的比例;建筑物内地面的铺装,坡道及楼梯等部分应使用防滑材料;若建筑不只一层,则应在内部设有残障斜坡道或电梯,使得轮椅可以直接到达其他楼层;卫生间应严格按照无障碍卫生间设计;在阅览室中设置相应的残疾人席位和阅览桌,方便他们阅读相关资料;书架也要按照适当的尺寸来设计,方便残疾人拿书找书。馆内根据使用者特点,还应配备适合他们的大屏幕电脑,盲人阅读机,自动还书机等,切实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3 结语

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新建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社区图书馆建设成为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区图书馆已由过去的以藏阅书刊为主要功能,转变为提供信息、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模式。所以,社区图书馆的建筑形式与功能分区、服务方式以及运行模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图书馆应为居民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带给人一种温馨的“家”的亲切感,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居民到图书馆来,这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社区图书馆建筑形式要鲜明,注重建筑功能与内涵,尊重文化传统,增加社区的活力与凝聚力,使得图书馆同时具备形式美与功能美,成为社区文化与精神的象征。

[1]栾恬静.社区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导师:魏春雨.长沙:湖南大学,2011:57.

[2]舒爱素.社区图书馆功能之我见[J].华章,2010,(19):144-145.

猜你喜欢

阅览室居民图书馆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石器时代的居民
图书馆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去图书馆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