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龄前儿童阅读特征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2014-04-07

河北科技图苑 2014年2期
关键词:儿童图书亲子分级

李 臻 罗 瑜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 南宁 530022)

1 引言

阅读是人们学习和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它不但能增加人的知识储备,提高人的专业技能,还能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研究表明,0-3岁是儿童养成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3-6岁则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对于儿童而言,能否在6岁以前养成健康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我国儿童早期阅读推广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从阅读时间来看,我国儿童普遍要到2-3岁才开始阅读活动,基本忽略了对1岁以下婴儿的阅读推广;二是从阅读内容来看,我国儿童阅读受应试教育影响功利性明显,浅阅读泛滥,加上同种类书籍繁多,儿童和家长在进行选择时比较困惑和盲目;三是从推广方式来看,我国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大多没有细分各年龄段,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特征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样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我国儿童阅读推广的这些问题,作为“从小培养和增强儿童的阅读习惯”是其第一使命、具有丰富馆藏资源和专业阅读指导人员的公共图书馆,理应肩负起儿童阅读推广的重任。图书馆应积极倡导分级阅读,将分级阅读理念引入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图书排架、外部环境三方面,努力为儿童打造一个适宜的图书馆阅读环境;图书馆要积极倡导亲子阅读,给予家长必要的阅读指导,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图书馆要积极倡导读书活动,通过开展阵地和馆外读书活动,不断推动儿童阅读兴趣的提升,从而让更多的儿童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为建立书香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分龄特征及阅读策略分析

学龄前儿童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阅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若能因势利导地根据他们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特征及心理需求来引导他们阅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德国儿童“阅读测量尺”活动的启示

德国非常重视儿童阅读推广,其中布里隆市图书馆乌特·哈赫曼馆长策划的“阅读测量尺”广受推崇。他将0-10岁的儿童划分了年龄阶段,包括有0.5岁、1岁、1.5岁、2岁、3岁、4岁、5-6岁、7岁等10个阶段,并提出每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阅读建议及家长必知。这些年龄阶段对应各年龄段儿童的平均身高,如0.5岁儿童对应的身高是60CM,1岁儿童的身高是70CM……以此类推,到10岁儿童的身高是145CM,这就是“阅读测量尺”。当家长带孩子到图书馆后,只要用阅读测量尺测一下孩子身高,就可以给出对应阶段孩子的阅读建议,因而受到广大家长和儿童的喜爱。

德国“阅读测量尺”活动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儿童的阅读特征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长变化的,各年龄段儿童哪怕只相差半岁、一岁,但他们的心智特征、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都会有细微差别。基于此,我国在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时,要对儿童各年龄段的阅读特征有所了解,开展活动尽可能实现对儿童读者的分级阅读。

2.2 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分龄特征及阅读策略分析

笔者在对我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分析时,发现我国儿童开始阅读时间普遍较晚,一般都要到2-3岁才会开始阅读活动,而1岁以前这一年龄阶段的阅读推广往往被忽略。因此,在这里笔者将0-1岁年龄阶段的婴幼儿读者也纳入到儿童阅读推广体系,并选取了0-6岁的学龄前儿童作为考查对象,根据心理和阅读特征的不同对他们做了具体分析。

2.2.1 婴儿前期(0-0.6岁)

这一阶段的婴儿还不会说话,对成人的语言基本上不能理解,但他们对色彩、图画、声音、情绪是可以产生一定辨识度的。所以,在这一阶段可以选取一些琅琅上口、韵律优美、短小精简的儿歌来念给他们听,拿一些色彩鲜艳、内容简单的图画书、玩具物品给他们看,从而可以培养婴儿对韵律的基本认识和对色彩的初步印象,陶冶其对美的欣赏能力。

2.2.2 婴儿后期(0.6-1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自己也开始尝试简单的发音,可以发几个音节的字或是叠音的词,动作方面,由爬发展到可以摇摇摆摆地直立行走。在这一阶段,可以给他们读一些简单的启蒙读物,如简单故事和图画书、或超越其年龄的但内容丰富的读物等,让他们从讲故事人的语调、体态、表情中体会到故事给人带来的美。这个时候,讲故事人这个媒介非常重要,孩子是通过讲故事人来理解故事、欣赏故事和感受阅读的意义。

2.2.3 先学前幼儿初期(1-2岁)

到两岁时,孩子能听懂大人的交谈,可以表达自己简单的要求和愿望,能独立行走,上下楼梯,自己吃饭……人生体验又多了一些。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理解简单的寓言、笑话、诗歌、小说,只要内容不超出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就能够听懂。因此在给孩子选书时,更要考虑知识含量以外的因素,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增加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力。有条件的话,可以每天都给孩子朗读。既可以讲纯粹幻想的故事,也可以讲贴近幼儿生活的、现实题材的小故事。

2.2.4 先学前幼儿后期(2-3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简单的判断标准,有自己的喜好和标准,词汇量有所增加,欣赏能力已提高了一大截,可以从书中寻找快乐。他们爱听有关亲情、探险之类的故事,对幻想故事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但基本能分清幻想与现实。在这一阶段,和这个年龄的孩子共读,更需要让他们明白故事的含义以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不能强迫他们阅读某些不喜欢的作品,要让他们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

2.2.5 学龄前幼儿初期(3-4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智力发育很快,记忆力很强,只要多读几遍,他们就能完全记住,而且他们不但能记住那些具体的、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还能记住那些听来的、自己说过的抽象的事物,并且,他们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对周边的事物怀有极大的兴趣。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互动或游戏等方式,逐步引导孩子独立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由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讲述,鼓励孩子的创造思维。另外,在引导孩子读书过程中要注意作品中那些具有美感或特定意义的词汇,要让孩子熟悉、了解、掌握甚至运用到实践中。

2.2.6 学龄前幼儿中期(4-5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生活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会积极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还常常喜欢刨底问根,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他们能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表面的、简单的因果关系,喜欢与家人或同伴交谈,几乎每天都会冒出新词。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推荐一些知识百科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等。要适当把选择图书及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孩子,由他们自己去决定要看什么书、怎么看、看多久、和谁一起看等。

2.2.7 学龄前幼儿后期(5-6岁)

孩子到六岁时,虽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已初步具备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他们掌握了大量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能根据所认识的汉字,结合图片来理解文字内容,可以用清楚连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在选择图书时,可以考虑那些能提高孩子辨别是非能力、传授生活经验、讲解文明风尚的书籍,这些将有助于孩子德行、性格、交际的培养,对于他们即将步入小学做好学前准备也是很有必要的。

3 基于学龄前儿童阅读特征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议

3.1 倡导分级阅读,努力打造适宜的图书馆阅读环境

所谓分级阅读,是指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智特征和阅读特征提供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的阅读推广策略。它在发达国家已推行了60多年,是一种世界性的阅读推广趋势。但在我国,分级阅读基本还处于研究阶段,重视及付诸实践程度都很不够。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应将儿童分级阅读理念引入常规工作中,从馆藏建设、图书排架、外部环境这三个方面充分考量,努力为学龄前儿童打造一个适宜的阅读环境。

3.1.1 以分级阅读理念开展儿童图书资源建设

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是开展分级阅读推广的前提。图书馆可协同社会力量共同编制“图书馆儿童图书基本分级阅读藏书目录”,分别从儿童年龄特性、阅读特征、图书主题、书名内容、封面插图、结构版式、出版发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列出儿童各年龄段的图书基本书目。这样,图书馆在选购图书资源时,可以根据“图书馆儿童图书基本分级阅读藏书目录”,挑选适合儿童年龄段、身心、认知的图书。本着分级阅读的原则,图书馆既要深入流通部了解儿童图书借阅情况,还要透过图书市场动态了解儿童出版物的最新动态,更要做相应调查把握儿童的阅读需求。图书馆要把好图书采购质量关,多途径、多渠道采集适合儿童分级阅读需要的各类文献,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阅读藏书体系。

3.1.2 根据分级阅读需求组织儿童图书排架

图书馆的儿童图书大多是根据《中图法》来组织排架的,这种排架方式与儿童年龄无关,与分级阅读无关。虽然图书馆采用开架借阅的方式,但大部分家长和儿童面对琳琅满目、内容丰富的众多图书,往往很难利用22个字母寻找到适合孩子年龄又适合孩子阅读水平的图书。因此,图书馆可以考虑在图书分类排架中引入图书分级理念,以分级阅读的级数作为儿童馆藏文献一级分类。如以学龄前儿童为例,将0-6岁儿童图书划分为7个阶段,包括有婴儿前期图书、婴儿后期图书、先学前幼儿初期图书、先学前幼儿后期图书、学龄前幼儿初期图书、学龄前幼儿中期图书、学龄前幼儿后期图书,这就是学龄前儿童图书的一级分类。然后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上再按中图法进行二级分类和排架,这样家长和儿童就能比较快找到适合的图书。

3.1.3 按照分级阅读要求打造儿童阅读外部环境

适宜的阅读外部环境是吸引儿童的阅读,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馆在打造学龄前儿童阅读外部环境时,也应采用分级阅读的标准来做区域划分。如对于0-1岁的儿童,可以为他们营造“情境阅读空间”,让他们在听故事中感知世界;对2-3岁的儿童,可以为他们营造“亲子阅读空间”,让他们在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对3-6岁的儿童,可以为他们营造“游戏阅读空间”,让他们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图书馆在做室内布局时,还要考虑到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喜好,选取恰当的色彩、家具、装饰、设施、格调等,努力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温馨亲切的阅读外部环境。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外部环境的组成部分,亲切的态度、轻柔的语气,都会让孩子们感觉来到图书馆就在家里一样。

3.2 倡导亲子阅读,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儿童阅读教育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阅读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发展。根据《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已经占了家庭收入的40%,但他们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却非常短,一般仅为5-15分钟。同时,家长不能准确认识孩子在各年龄阶段的阅读特征和需求,无法有效把握阅读过程,从而容易导致孩子对阅读失去兴趣,反而增加了学习负担。因此,公共图书馆有义务积极介入家长和孩子的早期阅读,给予家长必要的阅读指导,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早期阅读教育中。

3.2.1 开办专题讲座

图书馆可以通过聘请儿童教育专家、知名教师、社会知名人士,定期开设一些早期阅读和亲子阅读的讲座或课程,如重视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开展亲子阅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国内外早期阅读的态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有效的亲子阅读理念,并着重传授阅读指导的方式方法。

3.2.2 设立好书专栏

图书馆可以设立“好书专栏”,分为四个版块:一是“图书讲堂”,主要介绍亲子阅读的理论常识和研究成果等;二是“推荐图书”,主要推荐儿童图书、内容简介、购买地点等;三是“书评荟萃”,着重分析读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及重难点等;四是“我与图书”,充分展示家长们的亲子阅读心得。通过设立“好书专栏”来不断拓宽家长的知识面,让家长和孩子在阅读中不断增长见识、交流情感,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3.2.3 设置亲子阅读吧

图书馆可以设置亲子阅读吧,在这里可以准备桌椅、茶具、咖啡、早期阅读书籍等,以营造温馨的氛围。家长在这里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可以为孩子朗读或讲故事,还可以根据书中情境与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另外,图书馆专门的工作人员还可参与其中,不定期安排家长们在这里交流自己在亲子阅读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家长的困惑进行讨论,寻求适合的解决对策,并适时地给予家长们指导与建议。

3.3 倡导读书活动,不断推动儿童阅读兴趣的提升

倡导寓教于乐的读书活动,通过将图书馆组织开展的各类儿童读书活动统一到儿童阅读推广的旗帜下,使儿童读书活动常态化、品牌化、规模化,推动儿童阅读兴趣的不断提升,营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3.3.1 开展阵地读书活动

图书馆要开展阵地读书活动,主要是围绕世界读书日、国际儿童节、寒暑假、全民读书日、公共假期等可利用的节日,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儿童读书活动,如举办知识展览、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互动故事会、知识竞赛、游艺活动、才艺展示等。以互动故事会为例,图书馆可以保持每月一次的频率,主要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他们在活动中,可以听故事、看绘本、跳韵律操、做手指操、做手工、学习角色扮演等,不但在绘本故事中学习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参加互动故事会,他们慢慢学习了团体相处、共同协作,不断提升了自信心和勇气。

3.3.2 开展馆外读书活动

图书馆可以将儿童阅读推广的触角延伸到馆外,可以独立制作一些能吸引孩子眼球的动漫片,包括介绍图书馆的功能、地理位置、使用方法的短片,也可以是就某些知识点做简单讲解的短片,还可以做一些引导讲文明、树新风行为的短片,这些短片通过在幼儿园、社区、商场及媒体等渠道进行传播。可以推行一生一卡计划,选取幼儿园或社区提供上门办证、集体办证、优惠办证的服务,并举办一个隆重的发放仪式,从而让儿童对阅读产生庄严感和神圣感;可以设立儿童图书流通服务站点,为缺乏图书的幼儿园、社区送书上门;还可以与幼儿园长期合作,在幼儿园、社区等地设立儿童故事剧场,要请幼儿园和社区孩子参与活动,将孩子们熟悉的童话、寓言故事搬上小舞台等。

[1]朱淑华.公共图书馆与儿童阅读推广[J].图书馆建设,2008,(10):61-65.

[2]夏燕丽.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实践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3):90-93.

[3]罗小红.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功能与策略[J].图书与情报,2013,(3):41-44.

[4]周杰.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作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3,(S1):203-204.

[5]王新利.我国儿童分级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2012,(2):114-116.

猜你喜欢

儿童图书亲子分级
图书发行难点思考
浅析儿童图书的材料运用
多元文化儿童图书项目
分级诊疗路难行?
我国儿童图书出版策划探析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