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刍议

2014-04-07赵敏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效率语言课堂教学

赵敏

(东海县桃林中学,江苏 东海 222334)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刍议

赵敏

(东海县桃林中学,江苏 东海 222334)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有四个途径:导入得法;恰当使用现多媒体;发挥地图册、图片等在教学中的作用;精心设计生动形象的地理教学语言。

现代教学媒体 图片 教学语言 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近几年被列入中考范围,地位有所提高。地理课时没有变,因此,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尤为重要。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施。

一、导入得法

课堂导入具有调动情志、点明主题和引导思路等重要作用。设计得当的课堂导入,对课堂结构的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导入方式应多种多样。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内容,采用不同导入方式,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做到有理、有序和有效,有时甚至可以事半功倍。

1.联系生活导入法

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调动其生活积累,使之产生共鸣,提高其学习和探究地理的积极性。用生活解读地理,既让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又可降低知识难度,还可使学生明白:原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将地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

2.读图导入法

地理学科中地图、图画、图表较多,这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活用这些素材可一举多得。如讲“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节时,上课后,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81,看图4.12并判断A、B两张图片哪一个是城市?哪一个是乡村?然后老师讲:“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聚落。”随之板书:“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顺利转入新课。诸如此类,课本上的各种图片和图表都可以利用。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下载一些相关图片,制作成课件。

3.复习导入法

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采用此法教学,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能起到承上启下和温故知新的效果。这样既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又很自然地导入本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符合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这种导入要求教师备课时认真研究新旧课之间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4.激疑导入法

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内化、重新构建学生新的认知结构,以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由此培养能力。采用激疑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但设疑有一定的讲究,提出的问题要独具匠心,讲究规范性、科学性、独创性。如果教师在课前能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将为以后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学习“海陆变迁”这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的:你知道吗?①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②人们在福建深沪湾海底发现了古森林遗迹。③在印度海底发现了城市。④日本国多火山、多地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该导入不仅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而且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能力。带有启发性的设问可以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5.引述法

教师可以把有关地理内容的诗词、散文、解说词等材料直接引用或讲述或朗诵,用在课堂上。如果运用得当,效果会很好。如讲“地球的自转”时,我用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里的一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引入。我问同学们:“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这可能吗?”由此引入新课。

6.歌曲导入法

通过播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歌曲导入,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里对新课产生兴趣,同时歌词内容可辅助教学。如讲“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时,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轻松活泼的歌曲吸引了每个学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然后提问学生:从歌曲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从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课文导入方式多种多样。不同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导入方法,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则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提高。

二、恰当使用多媒体

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对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上“地球的公转”时,我把“地球绕日运动”、“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等材料制成课件。虽然信息量大,但由于课件能综合信息,直观、丰富,有序、生动地展示各个直观素材,学生可以轻松地接受有关信息。

在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上,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既要选择好现代教学课件,又要注意与传统媒体互补。切入点有:首先,叙述地理现象多选用视频文件辅助教学,如讲授“地震火山”的成因、发生、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可调用“唐山大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教学录像。使用前,应该给学生设计好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观看,以利于开展讨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进行单元复习或知识网络归纳,可使用PPT制作课件,达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目的。最后,活动课上可播放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影视录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地理知识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准备。

三、发挥地理图像、实物等在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课堂教学重在知识再现,通过再现,分析现象,探寻规律,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图册、图片、实物等在教学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再现地理现象,教师的讲述固然很重要,但有时在讲述的同时,若配以一两幅图片,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自然带的典型植被、典型动物”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的动植物景观图等,这样结合图片的具体对比,既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牢牢吸引其注意力,又使学生直观了解到热带雨林植被的景观,知道猩猩、河马等是热带雨林的典型动物。

此外,实物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会“说话”,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搜集这些东西,做有心人。如旅游时,或登山踏青时,采集一些矿物、岩石、化石、植物标本,如三大类岩石:岩浆岩(花岗岩)、变质岩(大理岩)、沉积岩(砂岩),一些矿物:黄铜矿、方解石、云母等。总之,只要是能够充分发挥辅助教学功能,增强课堂直观感、真实感,激发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的图片、实物标本等都可以展示给学生,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精心设计生动形象的地理教学语言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实施情感激励、创设良好课堂情境、形成良好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地理教学语言是一种以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为主要施教对象,以规范化语言为传播媒介的专业语言,实际上是一种地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三者相结合的语言。

首先应准确、规范、简洁。地理教学语言要准确,课堂上尽量使用本学科的术语。如表述方位时,要严格区分“东面”与“东部”;在地图上指引方向时,不能用“上边、下边、左边、右边”等词,而应使用“东、西、南、北”等地理术语;“球体”不能随便说成“球形”;“降水”不能随便说成“降雨”等。

教学语言在注意科学规范的同时,还应追求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切忌“照本宣科”,避免僵硬、缺乏亲和力。根据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语言调整和语调变化。

最后在细节上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与教学配合适当的手势语,能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调控学生的注意力;身势语以潇洒利索、自然得体的身姿带给学生良好的影响。

总之,地理教学应遵循课堂教学规律,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运用灵活多种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之真正地自主学习,享受到地理学习的快乐,最终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陈澄主编.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效率语言课堂教学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