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校园,开拓创新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2014-04-07陈高翔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健康德育

陈高翔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立足校园,开拓创新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陈高翔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是学生快乐成长的重要保障。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立足于学校实际,勇于创新,注重课堂德育渗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时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善于立足本土,努力构建地方德育教育资源;实行家校合作,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立足校园 开拓创新 德育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也要不断改革、探索和进步,这就要求学校进行教育改革,让孩子能够适应世界,创造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应当更加注重德育教育的落实,注重发挥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我校立足校园实际,开拓创新,将德育工作始终贯穿教育工作当中,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做到心中有德育、时时想德育、处处抓德育。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心中、口中、手中、脚下有真、善、美,培养学生成为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现结合自己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探析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情况。

一、以“课”为本,注重课堂渗透,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德育资源

在德育资源的开发中,要把课堂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放在首位,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学科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要让教师由学科之师变为育人之师。教师不能局限在知识内容层面,而是要深入挖掘每一个知识点所蕴含的德育意义[1]。比如,语文老师在上《我与地坛》一文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设计“你有哪些关于母爱的体验?”“你遭遇过坎坷吗?该如何正确地面对?”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而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情感熏陶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及时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学习的心理品质

我们本着“人人知道,全员参与”的原则,开展深入全校的心理健康宣传,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先在全校范围内由德育处牵头,动员师生共同参与,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心理健康班会活动。各班级围绕活动主题,召开以“自我认识”、“情绪管理”、“挫折教育”、“人际交往”等位内容的心理健康班会,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他们解决心理困惑、调节自我、应对挫折、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其快乐学习、健康生活。

(2)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课活动,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心理手抄报、心理涂鸦、心理征文活动等活动。各班级围绕本月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

(3)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心理测量。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采用中小学8.0-BS网络版心理测评系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专业性评价。

(4)开展心理社团活动。为更好地配合本次“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开展,我校针对学生实际,成立了“聆听”心灵俱乐部,并在活动月中举办了心理社团专项活动,利用团体辅导、心理剧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本次“心理健康月活动”,通过多角度、多渠道方式,使更多学生了解了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情况,形成了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培养学习的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积极、健康、和谐、愉快的校园氛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

2.利用环境熏陶,创建“绿色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人人都渴望拥有美好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里。优美舒适的绿色校园,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身心愉悦,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热爱大自然、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的健康情感。因此创建绿色校园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

(1)应该树立绿化校园的意识,应该认识到绿化校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任务、职责。从我做起,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入到学校统一安排的有关活动中。比如,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参加校园清洁大扫除活动,为美化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2)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如不乱扔果皮、纸屑,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饮料杯,不浪费用纸,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

广大学生在本次活动中弘扬生态文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自觉爱护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有效促进学生的环境道德建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道德讲堂活动安排我校6位优秀老师从行为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技能、健康的学习情感等角度,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气氛热烈,有师生互动、学生展示与表演环节,学生受益匪浅,为养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具有特色的道德讲堂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立足乡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州市社会德育资源丰富,共有德育基地32处。我校立足徐州本地,充分利用本地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参加祭扫活动,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清明时节,我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淮海烈士纪念塔祭扫。全体学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淮海战役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烈士们敬礼、默哀,敬献花圈,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通过祭扫活动,学生纷纷表示:要时刻铭记革命先烈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事迹,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以革命先烈为榜样,认真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我校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徐州各景点参加导游服务,让学生了解古风汉韵,接受热爱家乡的教育,使学生在主动、轻松的状态下汲取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四、家校合作,家长亲身参与,协同配合学校德育教育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但某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思想道德水平不高,自私冷漠、缺乏责任心。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校举行校园开放日系列活动,邀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及参观艺术专业的课堂展示;组织了部分老师、家长的座谈会,让家长亲身体验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过程,受到家长的欢迎与好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邀请家长做客课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从而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通过一系列活动,老师与家长实现了及时沟通,建立了一种共同教育的长效机制,为共同做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始终立足于学校实际,勇于创新,注重课堂渗透,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及时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立足乡土,努力构建地方德育教育资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家校合作,共同分析孩子在学习成长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让家长亲身参与,协同配合学校德育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健康成长,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蒋一之.“生活化”: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J].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2,(7):23-25.

[2]邓玉明,李国华.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推进德育改革创新[J].中国德育,2006,(9):11-12.

[3]侯文华.德育贴近生活有哪些基本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6-01-21(3).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