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四寓”教学法探析

2014-04-07刘光涛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记忆法品德课思想品德

刘光涛

(临泽县第三中学,甘肃 临泽 734200)

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四寓”教学法探析

刘光涛

(临泽县第三中学,甘肃 临泽 734200)

课堂教学效果决定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选择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服务。在思想品德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比喻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图示记忆法、表格记忆法、理想记忆法及概括记忆法等,将多种教学方法与“四寓教学法”结合又能使“四寓”(寓思想于教学中,寓娱乐于教学中,寓应用于教学中,寓竞争于教学中)的内容更丰富。通过整合创新,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使课堂更高效、教育教学效果更显著、学生各种能力发展更匀速。

四寓教学法 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

一、中学思想品德课要重视思想教育内容,彰显德育落实主阵地作用

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是由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殊育人功能。思想品德课教材,运用大量历史与现实中的真实事例、数字与图片、活动与探究等作为教学辅助材料。我在教学中重视挖掘、运用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启迪和成长。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时引导学生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提问学生:“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怎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学生的回答有“不乱倒饭菜、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出行多坐公交车、为小鸟筑巢”等。我认为学生能想到这些必定在生活中能做到、用到,充分体现了课程学以致用的宗旨。又如在教学“我们的‘议案’”的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树立参政议政意识和正确行使监督建议权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为学校、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真正当做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正在成长的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使学生处于对教材信息积极思维、判断、选择、建构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调动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德育目标。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重视分层施教

课堂分层施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知识巩固落实和分层作业。班级中学生成绩有好有差、学习能力有高有低,我的原则是:各有所获。对于成绩差、能力低的学生只落实知识目标,甚至是知识目标中最简单的内容。例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容易混淆又掌握不了的,就因人而异,量力而为。眉毛胡子一把抓、揠苗助长的做法不仅费时费力,还会给部分能力差的学生增加压力。我将作业设计为A和B两个层次,让不同学生根据实际分别完成。分层施教的目的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在关注我、重视我、提问我,我能学多少是多少,决不放弃。能有所获,是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三、中学思想品德课离不开严谨的课堂管理

中学思想品德课要提高课堂质量,达到优质高效的效果除了备课、高超的教学艺术外,也离不开严谨的管理。我认为就是对教学科学的组织,对学生听课习惯的培养,形成一定的习惯模式,使之为优质高效课堂服务。我认为抓住了学生思维,当学生思维与老师思路一致时,心有灵犀,这才叫做真正管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东倒西歪、懒懒散散、有气无力、两眼无光,那么你上课还有激情吗?反之,你眼底下是一双双精神饱满的眼睛,是一个个等待知识浇灌的幼苗,你舍得应付课堂吗?所以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上课时先安静不闹哄哄、听课时要端坐倾听不无精打采、回答问题时不拖拉要干脆利索、眼神指向要集中不分散,等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法宝。为什么班主任的课学生学得好呢?我认为就是由于管得严、要求高、习惯培养抓得紧、精力更集中,效率自然就高。

四、中学思想品德课记忆要适当强调知识的重复性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不容易理解和内化的特点,学生学习和识记知识非常困难,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学生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摸索、总结、创新,找到“比喻记忆、对比记忆、图示记忆、关键词记忆等”诸多符合品德课记忆的方法。此外,中学思想品德课要体现课堂的高效,还要适当体现知识的重复性,就是记忆的不断再现。例如九年级品德第十四课“在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光凭讲解学生是吃不透的,我的一个方法是每节课的前一分钟集中识记此题,坚持一周或两周,水到渠成,学生的理解效果也好,这样知识落实到位就是选对了教学方式方法。

五、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要实现合力共赢

“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总结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从备课的环节到教案的环节都经过团队的多人多次反复推敲,最终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练习巩固、分层作业的教案五环节。这五个环节不仅是一个问题链,更是一个释疑链;五个环节的逐步实施完成,学生有一种抽丝剥茧、恍然大悟的成就感。“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团队精神是促进学校凝集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我们都与学校产生了休戚相关的真感情,充分懂得“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正是为实现“夺取中考的胜利”、让我校成绩再上台阶的目标,激发了我们讲求实际、务求实效和风雨同舟的团队精神。我们精诚协作,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智慧交流,养成“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和努力”的习惯。在备课时互相启发,听课时互相切磋,就连复习资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集体协商、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的。正是由于这种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我们才会在兄弟校比武中运筹帷幄、傲视群雄。

六、中学思想品德课堂要注重对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注重举一反三的学习

我们每堂课都有练习巩固的环节,也就是学生每节课都在使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这时“授人以渔”往往比公布答案效果更佳。以辨析题为例,早年曾经有辨析题、判断说明题,可以说辨析题的出现是一种能力要求的提高。辨析题是在辨别题、判断说明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在解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上要高于前者。辨别题一般只判断观点正误,抑或增加改正。判断说明题,一般是先对观点进行判断正误,再加以说明。而辨析题则明显提高了难度。首先,在题目上,所给的观点本身,一般不是能够轻易做出简单正误判断的。其次,在解题思路上,重在对观点本身的分析,然后对观点做出判断。评判与判断不同,判断只是说出是对还是错,而评判则要说明对的道理和错的原因。例如教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的各种中心都是错的、迷惑你的”,就降低了学生辨别的难度。当学生再碰到辨析“现阶段,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所以我国的中心转移到了保护生态环境上”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极大的发展,所以要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说法时,就容易判断得多,打有准备的战,正确率就高。不断总结归纳各类答题技巧,让学生举一反三,不仅能给学生减负,还能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七、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中要加点“作料”,使学生乐起来

可以朗诵一首诗、唱几句歌、展示几张图片、看一段视频,也可以总结一个教训、启示,使课堂的某几分钟变得新奇、轻松活泼。例如:在教学“法律初探”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击鼓传花。学生兴趣高涨。游戏开始,由于没有任何规则限制,有前后传的、有左右传的、甚至还有乱扔的,鼓点停止后找不到“大头”,“大头”确定后不知何种惩罚……我问:这个游戏好玩吗?大多数学生摇摇头。之后我详细宣布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再次进行游戏时秩序井然,学生都体会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我顺势导入新课:不仅游戏需要规则,生活处处需要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又如教学《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时,我就出示了这样一段顺口溜:“废分封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灵渠筑长城,西临洮东辽东,焚书坑儒失民心。”不仅完整归纳了本课知识,而且学生兴趣高记得牢,在掀起课堂高潮的同时也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

这些高潮、亮点及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归纳、整理、总结,不断打磨课堂,因为“实现优质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做教师应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只有不断打磨课堂,才能形成代表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不断突破,不断成长。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2]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

[3]卢黎歌主编.思想道德修养.陕西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记忆法品德课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