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养成:《弟子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价值

2014-04-07周亚军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孝悌仁者弟子规

周亚军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行为养成:《弟子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价值

周亚军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作为思想动机的道德观念要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还必须通过合适的行为方式才能实现。但是,由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德育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重道德观念灌输,轻道德行为养成”的倾向,由此造成当代大学生对待道德认知和践行上出现“知行不一”现象。《弟子规》以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为纲,理论体系完备,德育内容精炼,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规范做了全面而又具体的要求,对构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弟子规》 大学生 行为养成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高效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运转,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运转。其中,思想与行为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两个重要范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但是,仅有思想动机未必会引起相应的行为发生。因为思想动机转化为相应的行为还必须有合适的行为方式,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行为方式,思想动机就有可能消退。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理解优秀道德品质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还不够科学、完善,加之受应试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与社会价值规范要求相符的行为,所以,构建完善、科学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显得迫切而又重要。有效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让大学生不仅知道为什么要去做,更要告诉他们怎么去做。《弟子规》作为培养青年良好行为习惯的经典范本,以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为纲,理论体系完备,德育内容精炼,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规范做了全面而又具体的要求,对当前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弟子规》概述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学者李毓秀编撰的儿童启蒙读物,后经清代贾存仁编改修订后正式更名为《弟子规》。“弟子”所指的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包括儿童,还包括学生、门徒,可见修订后的《弟子规》已不仅仅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了,它已成为一切青少年的行为规范读本。《弟子规》是以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而编写的,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它跳出了对道德伦理进行枯燥抽象说教的做法,而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青少年在品德修养、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讲解,是一种形象的行为规范指导。《弟子规》的精髓在于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一点一滴的行为规范引导,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行动中加深对“孝”“悌”“谨”“信”“爱”“仁”的理解,最终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优秀的品德。

二、基于《弟子规》德育理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1.以“孝悌”为核心,强化家庭伦理道德,夯实道德素养基础。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是个人在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道德建设。依照血缘关系和亲情为纽带组成的中国家庭,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孔子的弟子有子就说过:“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意思是说,一个有“孝悌”观念的人,很少有会作乱犯上的,“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所以,用以维系家族和谐的“孝悌”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并被认为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弟子规》中开篇就强调“首孝悌”,其中“孝”是指对尊长的态度,并对“孝”的表现作了细致的要求,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等。“悌”是对兄弟平辈之间的态度,广义上指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尊重兄长、爱护幼小,相互之间要恭敬友爱、和睦相处。在儒家传统的“孝”道里,孝也是分层次的,最基本的是能养,也就是要供奉父母的衣食住行,这是孝的基本要求。其次是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就是父母活着要以合乎“礼”的方式侍奉他们,去世了同样也要以“礼”祭奠他们,简而言之,就是对待父母要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再次是无忧,就是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就已经上升到对父母的心理关怀层次了。《论语》中有: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3],古代医疗水平低下,面对疾病人们往往束手无策,孔子认为,孝顺父母就是不要让他们为自己担心,除非是人力无法控制的疾病。最后是尊敬,这是“孝”的最高境界。孔子对此曾有这样的论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4]他认为,赡养父母,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是“孝”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跟饲养阿猫阿狗还有什么区别呢?

《弟子规》以“孝悌”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劝导人们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并推而广之,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从而夯实个人道德素养的基础。

2.以“谨信”为准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诚实守信品质。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动作,它由多次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在潜意识和惯性的支配下,自然而然地产生。行为习惯对个人的品德和人格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习惯作了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弟子规》也非常重视人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希望依靠外在的规范来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引导,以此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严谨的作风。如在“谨”篇中,对个人的日常行为作了具体详细的要求,如“朝起早,夜眠迟”“冠必正,纽必结”“对饮食,勿拣择”“年方少,勿饮酒”“步从容,立端正”,它没有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是从生活起居、待人接物等基本行为着手,对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的具体细节进行要求,力求培养弟子良好的习惯,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所以,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日常的行为入手,规范行为动作。《弟子规》注重细节、贴近生活的培养方式尊重了客观规律,有助于弟子良好品行的养成,并为诚信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5]受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诚信缺失现象,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拖欠贷款、简历造假等,这与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符。《弟子规》中对“信”规范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如“凡出言,信为先”,规劝人们言必行、行必果,养成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再如“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规劝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善于向他人学习,勇于对自己进行反省。“谨信”在《弟子规》中被看做是仅次于“孝悌”的重要品质,它所提出的行为规范和诚信品质对引导大学生的文明行为、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以“泛爱众”为目标,培养博爱胸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当今的社会,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社会关系中,并形成了多类型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人相处,已成为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而《弟子规》中“泛爱众”这一篇则告诉人们如何对待他人、与人相处。《弟子规》认为,与人相处首先要遵循平等原则,要有博爱胸襟。“泛爱众”也就是要广泛地去爱每一个人,因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就是说人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都是天地万物的生灵,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之间应平等博爱,“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这是与人相处的前提。其次是要有“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的宽容心态,理性对他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最后是要有“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的奉献合作精神,这样能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能激发别人与自己交往的愿望;第四是常怀“恩欲报,怨欲忘”的感恩之心。学会感恩对当代的大学生尤为重要。由于是大多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过分宠爱,在当代的大学生身上体现出较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他们对别人的付出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直接阻碍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4.以“亲仁”为途径,重视榜样教育,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谈论到“仁”的地方有105次之多,涉及的对象包括了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因此,“仁”也就成为“仁者”在道德追求上的终极目标了。但在现实的社会环境里,人的道德品质毕竟是参差不齐的,真正的“仁者”更是少见,就如《弟子规》中所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那么我们如何去发现仁者呢?他们身上具备哪些特征呢?《弟子规》中认为,“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就是说那些真正品德高尚的仁者,人们都从内心里敬重他,这样的人公正不阿,坚持真理、敢说真话,不会顾忌其他,也不会去讨好谄媚他人。《弟子规》规劝人们要积极主动地亲近这样的“仁者”,并向他们学习,因为“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在这些品德高尚的“仁者”的影响和教诲下,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但是,如果不靠近“仁者”,品德低下的小人就会乘虚而入,对我们产生极坏的影响,即“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在这里,《弟子规》为德教提供了进行榜样教育的思路和方法。“90后”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快,但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差,周围的人或事都容易对他们的行为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情况。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注重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发掘有典型性的“仁者”,以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在选择和塑造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示范性、激励性、生动性、亲民性,反对将榜样“神化”,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力量,使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有充足的动力、有可行的方法、有显著的成效。

5.以“学文”为支撑,掌握学习方法,学好文化知识。

我国传统的育人思想历来是德育之上,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统治服务的,有着很深的阶级烙印和历史局限性。所以《弟子规》强调,一个人只有在具备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品质以后,如果自身还有精力,就要“学文”,也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倡导“德才兼备、德育为先”,就是对古代“德育至上”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文化知识。大学时期是个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大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勤奋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弟子规》在“学文”这一篇中,对如何学习也做了详细地讲解,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教育人们读书要讲究方法;“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规劝人们虚心向他人求教;“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规劝人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圣书,屏勿视”告诫人们,读书要有选择性,要读好书;“勿自暴,勿自弃”则告诉人们学习要有耐心,持之以恒,遇到的困难不轻言放弃,最终一定会学有所成的。《弟子规》中这些有关学习方面的观点和思想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弟子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弟子规》成书于封建道德体制之下,它必然带有封建统治的印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对《弟子规》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我们要辨证的加以看待,比如,对父母孝顺是正确的,但不是无原则地服从;再如,不搬弄是非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但不是对身边的坏人坏事视而不见;再比如,书中对人的行为规范作了具体严格的要求,有利于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要因人而异,把握好“度”,不可扼杀人的自由天性。因此,将《弟子规》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能生搬硬套,全盘照搬,而要立足于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立足于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1]论语:学而篇.

[2][3][4][5]论语:为政篇.

盐城工学院2014年党建立项资助课题《认同与内化: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孝悌仁者弟子规
仁者爱人
病榻侍母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弟子规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