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风建设的可行性思考

2014-04-07郝志敏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学风学习态度学校

郝志敏

(江南大学 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基于学风建设的可行性思考

郝志敏

(江南大学 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学风建设既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大学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学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当今大学校园中的学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就这种现状的产生进行了解析,进而提出了若干促进学风建设、弘扬优良学习风气的建议。

学风建设 现状 原因 启示

学风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综合反映,更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以及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1]。自然,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成了学校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建设良好校风的前提条件。优良的学风是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氛围和推动力,它使处于该氛围中的学生感到一种外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它同时也是一种制约力,制约着不良习惯、倾向、风气的产生和发展。学风是学校的灵魂[2],这个灵魂的建设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因此,为了我院的长远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就必须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学风现状

目前,我校也在大力抓学风建设,但还是存在一些学风不良的现象。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高中时那种明确的追求目标、忘我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纪律松懈,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无故旷课;听课也不专心,经常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睡觉打发时间;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一味地抄袭或不交作业应付老师;考前也不认真复习,而是靠作弊蒙混过关。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把大量时间虚耗在学习之外,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陶醉于谈情说爱,或热衷于社团兼职,或成天无所事事虚度时光。如果一味对这些情况听之任之,那么尽管这部分学生在数量上并不是主流,但其对学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是不可忽视和不可低估的。

二、造成现状的原因探究

(一)学生方面

第一,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学生集体行为对个体学习的影响。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常常集中发生在某一宿舍。不学习而天天上网看视频、玩游戏、打牌的行为往往是整个宿舍的集体行为。这说明同一宿舍学生作为相互活动、接触较紧密的集体,同学之间,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对对方的学习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风气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班风建设[3]。

第二,学习态度与思想还未从高中认知中转变过来。数量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在高中被任课老师误导,给他们传递一种大学是最放松的时光,不需要努力,不需要学习的错误认知,导致一部分新生在日常学习中总是懒惰,表现出不想学、不愿学的错误思想。

第三,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及对所学的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混文凭”的现象可能在一部分学生中存在。有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知识并非一定就是今后工作中所用的知识,现在学得好与不好并无太大的关系,以后需要时再学也不迟;有的学生将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社会活动或依靠父母和各种关系上,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业上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只求考试能够及格,毕业拿到毕业证即可。

第四,专业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有的专业可能一部分学生是经过调剂进来的,由于他们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不了解,导致在学习上提不起神;其次由于我院专业以数学、物理为主,难度较大、计算复杂、不容易理解、记忆,使得部分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渐渐在学习上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动力。

(二)教师方面

大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系密切,教师在课堂上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一些老师忽视了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与教育,这导致一些学生思想上的转变或是形成定势思维,认为这个老师只管讲课,不管课堂秩序,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做其他的,甚至不来上课也没关系,于是便放松自己,由此导致学风上的问题。

(三)社会方面

第一,类似追求享乐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生之间正常地会存在贫富上差距,可能一部分会有攀比的心理,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如享乐主义等侵袭到了他们的心灵,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4]。因此有的学生就有了“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的价值观,认为“与其枯燥学习,不如快乐享受”,因此平时不努力学习,到考前便想方设法地蒙混过关。

第二,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影响学生。现实生活中,大量投机取巧的现象,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受到影响,部分学生不希望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而是想方设法地寻求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学科成绩,可以说这是一种完全在浪费大学资源的不良行为。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启示

对当前我校大学生学风出现的问题,既不可对学生全盘否定,又不可放任自流,必须加以重视,抓住问题的关键,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

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性,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真正形成学风建设的动力。学生主要是对于学习认知存在偏差,所以要向他们不断强调大学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转变学习态度,辅导员可以经常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层面的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

其次可以发动班委积极性与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开展“优帮差”、“一带一”等活动,毕竟大学生集体行为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往往呈现一种“从众效应”,好的班风和宿舍风气可以很明显地带动整体的学习。还可以通过优秀毕业生、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进行座谈,使低年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知识特点和学习规律,认清自己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感受到自己学习价值和从事这一专业的社会价值,从而安心专业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利用学校及学院设立的“学促中心”,让它与任课老师合作,以每班的班长和学习委员为桥梁,定期地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做一些小测试;还可以在我院找一些优秀学生,给大一新生做学习心得报告,把他们一些好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告诉新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二)强抓教风

学风问题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教师的管理在其中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要是该抓不抓,该管不管,学生哪有自律可言,对学风建设极为不利。主观上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每个大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都有追求成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学不好呢?我认为,部分学生有主观上努力不够的因素,但我们不可忽视教师教学和管理的因素。

教风在学风建设中起关键的作用,也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的学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风。好的教风易让学生养成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好的良好习惯;不良的教风易导致学生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考勤制度,学习委员签到、任课老师点名、学校不定期抽查这三种制度要统筹考虑,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尤其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不能不管不顾,任由其懒散,无纪律观念。

总之,要加强学风建设就必须加强学生、学院及学校的沟通,让学生明白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性,同时通过学校及学院创新出台一些可行性措施,加强管理,不能将这三者分离开来。

[1]吉广华.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探讨和对策研究.东方企业文化,2011(4).

[2]赵秀娟,季祥,蔡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探讨.科技资讯,2011(7).

[3]段艳.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现状及问题化工高等教育,2010(4).

[4]杨毅.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析,2009(02).

猜你喜欢

学风学习态度学校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学校推介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