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2014-04-07张慧子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理水水景古典

张慧子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张慧子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不仅理法巧夺天工,而且内涵非常深邃。本文分析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和艺术特征,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

中国古典园林 理水艺术 柔性

中国古典园林优美的意境及特别的理念一直堪称山水园林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理水,水作为组织园林的核心。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理水在园林中被誉为“眼睛”。理水造景首先要揣度水性,还要掌握因水成景的规律,结合园林地貌进行造景,这样才能造出既有意趣又有内涵的水景。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多数为湖、池、泉、溪、潭的静态水景,可以做到静中有动。园林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水体的动静和水面的聚合都符合自然规律,创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水景。

一、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意义

对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探究,不是为了凭吊古迹,而是为了认识其历史性和局限性,从而实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吸收外来文化,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水艺术。

现代理水理念存在两种现状:一是盲目照搬西方的水景园林设计模式。追求大型对称式喷泉水景,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费用过高,最后只能弃用闲置;二是简单复制中国传统理水方式,忽视其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滥用现代技术。现代社会中,理性使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对于驳岸的处理、游乐项目的开发、恒水位的保持等。这些新技术不仅增加了园林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得水体景观更丰富、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二、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特点

园林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又是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形成的一种再现自然的途径。从中日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来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中国和日本有着类似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思想成为日本发展本国哲学思想的借鉴。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等传入日本后,得到了适应性移植,并融化在其独特、执著的精神铸模中,使日本文化并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同化,而是在千姿百态的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山水型园林,但由于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出来的理水风格也不同。日本古典园林属于山水园,在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有直接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以“一池三山”为主的池泉式园林,由于日本国的地形特色更符合“仙岛”这种审美意境,所以“一池三岛”的园林布局渐渐流行于日本,成为日本庭院特别是池泉庭院中最常见的形式。“中和”与“空无”是中日古典园林在审美观念上的差异。园林追求“中和之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然。孔子讲“过犹不及”,即不偏不离、恰到好处。中和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充分体现。日本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和之美不同。他的审美观念追求的是一种禅味极浓的、幽深的“空无之美”。

水是流动的,但它可以依靠堤岸促成水性。我们可以通过处理堤岸创造出风格迥异的园林景观。然而处理水形的典范却是苏州的拙政园,它的水形姿态十分鲜明与清晰。能让人们欣赏的景观堪比大自然,高度诠释了河道、溪流与碧潭的恬静。水声用它特有的音律丰富了园林的意境,山石的突兀有序,水的不断流动与撞击而产生的声音犹如各种乐器相互交错奏出的音乐,让我不禁想到《小石潭记》中描绘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水的色彩对水景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水本身是没有任何颜色的,但是通过光照、倒影却会把它映衬出美丽的景象,一切美好的景色会一一呈现在水面上,所以光影使水有了丰富的颜色。理水的手法中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利用岩石与植物交错起来把堤岸掩藏。大部分建筑清一色架高于水面之上,让水看起来从上而下流动,使建筑更清晰。所谓的“隔”就是园林建造时把建筑架于水面之上,达到分割水面的效果,让人有看不到尽头的错觉,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破”,水面有大有小,对于小面积而言理水手法通常会采用堆积山石形成堤岸,用绿色水生植物点缀,从而创造出意境。这些传统理水手法很明晰,能够创造出水石合一的艺术效果。

中国园林理水艺术是伴随园林的产生而出现的,水在园林艺术中不断被赋予文化性造型,使水的形象性、观赏性和哲理性不断加强。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注重静态美,即使体现动态性,也是强调静中之动势。这体现了道家的“虚静为本”和以静制动的辩证哲学观点。园林中水景的布局不是孤立的,既需要考虑水景与其他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水景与园林相融合,让每一处水景都独自成为一幅美妙画卷,所以设计园林水景布局时。必须处理好水景与周围建筑、水景与周围环境地形的关系。如我国南方许多园林在布局设计上往往根据水的寓意将水景园分为两种格局:依水园和贴水园。这两种格局既满足了园林整体构图的需要又满足了建筑与水的依存关系。

三、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

对于我国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仅停留在观赏与保护的层面上,或者采用现代技术一味复制,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浪费。我们应该在学习和继承理水艺术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园林理水的技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塑造出充满诗意和时代感的理水艺术。在继承以外,现代水景更注重以人为本,尽量营造开放、活泼的生活氛围。在吸收国外先进理水经验方面,我们应做到理性对待,兼收并蓄,洋为中用。

古典园林理水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它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的设计理念为现代水景设计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破解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性,古今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

我国古典园林在理水艺术上已经具备生态意识。如在园内增设水景,尽可能地扩大水景面积,不仅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还可以借助水的自净能力实现生态平衡。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已渗透到人们的观念中。因此,设计者更应该注重可持续生态观,寻求水环境的适宜设计,强化水体的自净,为城市建设做出有益的生态补偿。

四、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园林理水艺术的发展既是对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传承和借鉴,又是融汇中外现代艺术特质和科技手段的成果。现代社会应继承并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让世界观赏到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1]李早.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示[J].建筑学报,2004(9).

[2]章采列.论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1991(4).

[3]朱钧珍.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78.

[4]赵四东,杨永春,齐君,等.慢城发展模式与规划布局——以晋北中部城镇群为例[J].规划师,2012,28(4):30-35.

[5]中日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特色及其比较—研究报告-道客巴巴.—互联网数据—2014-05-24.

[6]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7]章采列.论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1991(4).

[8]阙蔚.寄畅园的理水艺术[J].现代园林,2008(3).

[9]雍正华.苏州园林的理水艺术[J].南方建筑,2000(1).

[10]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比较.河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理水水景古典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明代常州止园理水探原
《理水》中大禹前后期形象对比分析
解读《理水》“油滑”的人物形象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