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视角下问题导向的总规修编再思考

2014-04-06

山西建筑 2014年34期
关键词:当涂县总体规划城乡

王 波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5)

转型视角下问题导向的总规修编再思考

王 波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5)

针对当涂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定位不准、用地粗放、生态格局破坏、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发挥缺失等问题,制定了“问题聚焦、挖掘特色、实践转型”的总体规划修编方法,并对新形势下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进行了再思考,以期为类似地区规划修编提供参考依据。

城乡发展,问题,转型,总体规划

当涂县隶属马鞍山市,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东抱石臼湖与南京市相接,南怀熟地公圩与芜湖市相邻,北拱横山—十里长山与马鞍山市区相融,既是长三角地区新进成员,又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为全面接轨长三角着力打造的重点区域之一和安徽省综合竞争力“前三甲”县级城市。

1 问题聚焦

1.1 城乡发展成绩

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人口规模突破规划进程,县城集聚效应初显;县域城镇体系不断优化,中心镇特色化发展凸显;县城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城乡基本服务保障趋于完善。

1.2 城乡发展问题剖析

面对新形势,当涂县的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县域生态安全格局面临严峻挑战,生态环境建设滞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急需转变利用方式;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急需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发挥缺失,城市特色亟待打造;交通对城乡空间发展支撑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有待强化。

2 挖掘特色、实践转型

1)针对新形势下当涂“定位”的诸多新要求,强化区域协调观,找准自身功能定位。本次规划以区域视角审视、明晰当涂功能定位;并强化与宁、芜在生态格局、产业发展方面的协调;且与马鞍山市区协调,强化服务业发展。当涂县域的功能定位确定为“三基地”,即皖江城市带先进制造业基地、南京都市圈生态文化休闲基地、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心城区的性质为“一名城三中心”,即马鞍山市域服务业中心、马鞍山主城区的副中心和滨江宜居城区、当涂县经济行政文化中心、南京都市圈园林式文化名城。

2)针对县域生态安全格局面临的严峻挑战,探索了“生态优先”的规划编制方法。保护与合理利用城乡各项资源,通过明确的空间管制区划和具体的管制措施,提升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管制中“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划定综合考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共安全等要素,“四区”的划定以当涂县域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是确保规划方案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

3)针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乡服务设施滞后,规划突出城乡统筹,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按照“城乡空间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要素配置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发展要求,将当涂建成城乡功能互补、设施一体、品质均优、可持续发展的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先行区。a.城乡空间一体化。以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一带一轴四区”的县域空间布局结构。强化中心城区、中心镇的辐射功能,优化村庄布点,按照“极化中心、分级发展、重点培育、园镇互动”的原则,并构筑“中心城区—中心镇—新社区”三级城乡体系,使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得益彰、和谐互补。b.产业发展一体化。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发挥城乡各自优势,集聚发展、集约经营。坚持“文化兴县、服务旺县”的产业发展策略,“强三、稳二、优一”,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并通过划定五大产业功能区予以落实。c.要素配置一体化。发挥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县域土地、水、矿产、岸线资源和能源的一体化配置。d.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全域统筹”理念,兼顾集约发展要求,实现城乡给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均等化,污水、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提供方式差异化;加强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一体化。e.公共服务一体化。按功能和需求配置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使城乡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便民商业、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

4)针对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的现状,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提升城市功能。遵循文化为魂、生态为基、集约节约、高效宜居的规划原则,规划构建“一核三带六片”的空间布局结构,明确“北优东进南拓”的城市发展方向,实施“完善老城、推进城东、提升城西、优化城北、开发城南、发展滨江”的片区“差异化”发展策略。规划形成“1个城市中心—5个片区中心—15个社区中心”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能级和便民服务水平。

5)针对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发挥缺失、城市特色亟待打造的问题,规划树立了新的资源价值观。本次规划从重视物质资源转变至关注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首次把文化作为当涂重要的发展资源规划转变为城市的价值。规划保护“一轴、一环、九街十八巷、三廊、多点”的老城历史格局,并通过高度分区引导落实老城保护要求,并确定老城区及三塔视廊为高层控制区。强化总体城市设计,塑造“一环、三带、两片、一廊、多节点”的特色空间结构,将老城历史格局转变为城市价值。

6)针对交通对空间发展的支撑不够,探索了交通引导下的空间布局方法。构建高效宜人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保护老城格局,支撑新区拓展,实现内外交通的有序衔接;以公交引导城市发展,形成轨道交通、城区公交、城乡快线公交多层次一体化的公交网络与换乘枢纽系统,并实现以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

3 总结与思考

本文以快速发展地区总体规划修编为切入点,实践新型城镇化的诸多新要求,进行规划修编方法的再探讨。对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有清醒的认识,即修编不是新编,修编只是对原规划中不适应之内容进行修改而已。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制定了“问题聚焦、挖掘特色、实践转型”的总体规划修编方法,即从分析当涂县现行总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新形势、新要求出发,详细剖析问题产生原因,理性展望未来走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并邀请各方专家学者“搭脉把关”,最终针对重点问题提出了相对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和应对策略,在解决重点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他成果内容进行相应更新,做到“重点突出、不失规范”。

[1]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当涂县规划局.当涂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Z].2013.

[2] 沙振海.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思考[J].规划师,2004(6):59-60.

[3] 郭建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1):24-44.

[4] 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9(6):47-52.

[5] 朱 磊.城乡一体化理论及规划实践——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44-48.

[6] 王 芳,易 峥.城乡统筹理念下的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探索[J].规划师,2012(28):64-68.

[7] 彭小雷,苏洁琼.城市总体规划中“四区”的划定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2009(33):56-61.

[8] 许 健,宋小冬.探索特大城市规划实施的新机制[J].规划师,1998(14):86-89.

[9]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The overall planning revision rethinking of problems oriented under the view of transformation

WANG Bo

(Nanjing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LimitedLiabilityCompany,Nanjing210005,China)

According to the inaccurate positioning, extensive land use, ecological compartments destruc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value play deletion and other problems faced in Dangtu county development process, formulated the overall planning revision methods of problem focused, mining features, practice transformation, and made rethinking on county overall planning revision under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area planning revisio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problem, transformation, overall planning

1009-6825(2014)34-0016-02

2014-09-17

王 波(1981- ),男,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TU984

A

猜你喜欢

当涂县总体规划城乡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城乡涌动创业潮
1960—2015年当涂县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当涂县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