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顺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42例观察

2014-04-05邓玉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浙贝母运化肝郁

邓玉霞,李 燕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胃顺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42例观察

邓玉霞,李 燕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目的:观察胃顺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胃顺宁汤,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2%,对照组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顺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确切。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胃顺宁汤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自拟胃顺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及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16例、女26例,年龄20~63岁,病程6个月~8年。对照组38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21~62岁,病程5个月~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①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至少持续4周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疾病史;③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④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⑤无腹部手术史。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2]。①主症:胃脘胀痛或不适,纳少便溏。②次症:脘腹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嗳气反酸,食后腹胀,神疲乏力,便溏不爽,舌胖大,脉弦细。具备主症和任意2项次症,即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胃顺宁汤。药用柴胡10g,炒白芍15g,党参15g,炒白术15g,砂仁10g,炒枳壳12g,木香10g,浙贝母10g,炒鸡内金15g,茯苓15g,郁金10g,炙甘草10g。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纳呆、舌苔厚腻加焦三仙、姜半夏,口苦心烦加焦栀子、蒲公英,睡眠差加合欢皮。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对照组: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每日3次,饭前0.5h口服。

两组1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随访2个月观察效果。

3 疗效标准[2]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异常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89%,异常指标明显改善。有效:主要症状减轻,疗效指数30%~59%,异常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症状无减轻,疗效指数小于30%,异常指标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5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3]。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多因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邪客胃等,致脾胃运化升降失常所致。胃主受纳、以和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脾胃的升降纳运有赖于肝气的疏泄条达,故病位在脾胃,发病与肝关系密切。肝郁脾虚证为脾胃虚弱,肝木乘脾土,横逆犯脾,气机不利,运化失职,胃失通降。治疗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为法。

胃顺宁汤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渗湿,柴胡疏肝解郁,枳壳理气宽中、消胀除痞,白芍养血柔肝止痛,砂仁行气醒脾和胃,木香能升降诸气、行气止痛、健脾消食,郁金降胃气解肝郁,浙贝母开郁散结,鸡内金消食导滞,甘草配白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诸药合用,补而防滞、健中有消、行中有补、标本同顾,使脾气升发、肝气条达、胃气和降、运化升降调畅。药理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具有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胃肠运动、抗胃肠黏膜损伤、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和调节胃肠激素的作用[4]。柴胡能促进小鼠小肠的推进功能,增强乙酰胆碱对离体豚鼠回肠之收缩作用[5]。鸡内金、砂仁、木香、白术对胃排空及肠道传输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砂仁、白术的作用非常显著,木香的促胃肠动力效应以增强胃排空为显著[6]。枳壳对胃肠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兴奋胃肠又降低平滑肌张力和解痉,从而达到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空能力的作用[7]。浙贝母有较强的抗幽门螺杆菌、抗溃疡、镇痛抗炎作用[8]。白芍、甘草有镇痛解痉,抑制溃疡,保护胃肠黏膜作用[4]。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解郁除烦功效,故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疗效明显。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0-422.

[2] 张声生,汪红兵,李乾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4):194.

[3]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33-537.

[4] 叶富强,陈蔚文.四君子汤对胃肠道作用的药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73-74.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67-1837.

[6] 朱金照,冷恩仁,陈东风,等.15味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5):436-438.

[7] 金月萍,李学军,孙晓丽.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诊疗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0):90-92.

[8] 张明发,沈雅琴.浙贝母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07,28(10):459-461.

R256.34

B

1004-2814(2014)06-0492-02

2014-02-07

猜你喜欢

浙贝母运化肝郁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浙贝母花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配伍的抗炎及抗菌作用
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