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奶牛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2014-04-05陈凤梅程光民范作良胡士林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0期
关键词:牛场奶牛场消毒液

陈凤梅 程光民 范作良 胡士林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规模化奶牛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陈凤梅 程光民 范作良 胡士林*(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着国家对奶牛产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奶牛产业发展迅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近年来奶牛疫病病种类不断增多,病原体不断变异进化,疫病的防控迫在眉睫。目前畜禽养殖疫病防控中倡导“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理念,因此牛场疫病的防控急需建立一套可行的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体系是指防止把引起畜禽疾病或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引进牛群的一切饲养管理措施,是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和感染健康牛群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是立体、全方位预防牛病系统。奶牛场生物安全体系是确保奶牛场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也是奶牛疾病防控体系的根本。

1 设施性生物安全措施

1.1 场址选择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距离居民区至少5公里以上,且在上风区。地势高燥、平坦、坡度小于20°;易于排水;通风向阳、光照充足;附近无污染源。场区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之规定。距离交通要道、厂矿、企业、其它牧场、畜产品加工厂至少3km以上距离。电力供应充足,通讯基础设施良好。附近有充足的清洁水源,取用方便。不得在以下地段建场: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严重污染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山谷洼地等洪涝威胁地段。

1.2 牛场规划与布局 牛场规划应本着建筑紧凑、节约土地,布局合理,有利于防检疫的原则。应将管理、饲料加工、饲养、挤奶、技术服务、粪污处理等功能分区布置。各区域单元的布局要方便生产。各单元设置应尽量减少人员、牛只交叉,有完善的隔离、防疫设施,避免疾病传播。牛场应至少分为管理与技术服务区、饲养、挤奶区、隔离区、粪尿处理区。管理与技术服务区应设在小区常年上风向,饲养和挤奶区设在管理与技术服务区之后,隔离和粪尿处理区设在小区常年下风向。隔离区和粪尿处理区应距最近牛舍不少于200m。各区之间应有隔离和消毒设施。牛场应根据要求配有合格的消防设施、供电设施、给、排水设施。牛场四周需建设围墙或防疫沟等隔离带。牛场入口处设车辆强制消毒设施。各生产单元、分区入口处设消毒隔离设施,人员跨区作业时应严格消毒。各单元、分区内的生产工具专用,避免跨区使用,不得已时应经过消毒。病死牛只处理应符合GB16548之规定。

2 技术性的生物安全措施

2.1 卫生防疫 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奶牛场谢绝参观,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生产区与生活区间设立隔离带,并设立更衣室。更衣室应清洁、无尘埃,具有紫外线灯及衣物消毒设施。职工进入生产区,穿戴工作服经过消毒间,洗手消毒方可入场。运动场无积水、积粪、硬物及尖锐物。饮水池保持清洁、无沉积物。排水沟保持畅通无杂物,定期清除杂草。定点堆放牛粪,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孳生。奶牛场设专门供粪车等污染车辆通行的通道。奶牛场员工必须每年检查一次身体,如患传染病应及时在场外治疗,治愈后方可上岗。新招员工必须经健康检查,确认无结核病与其它传染病。奶牛场不得饲养其它畜禽,禁止将畜禽及其产品带入场区。死亡牛只应作无害化处理,尸体接触的器具和环境做好清洁及消毒工作。淘汰及出售牛只应经检疫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场。运牛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进入指定区域装车。当奶牛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牧场出现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和其他应急措施。

2.2 牛群传染病防疫与检疫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法定牛传染病可分为三类:一类有口蹄疫、蓝舌病、牛海绵状脑病;二类有牛结核病、牛布鲁病、炭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产气荚膜梭菌病,副结核病,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三类有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杜绝牛群入场前的病原携带,减少牛群在场内各环节各阶段的病原侵袭,降低牛群的易感性。牛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对结核、布鲁氏菌病等传染性疾病进行定期检疫。结核检疫:奶牛场要配合检疫部门安排好每年春或秋一次全群牛的结核检疫。布病检疫:牛场应配合检疫部门每年春或秋进行一次布病检疫,凡3月龄以上的牛均需采血检疫。采血针头和部位应严格消毒,保证一牛一针。副结核检疫:每年对3月龄以上的牛进行一次副结核检疫。定期开展牛传染性鼻支气管炎和牛病毒性腹泻的血清学检查。如发现病牛或血清抗体阳性牛时,应采取严格防疫措施,必要时注射疫苗。当本场或所在区域发生牛的烈性传染病时,为保护牧场牛群的健康,应该立即进行针对这种疾病的紧急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牛的免疫力,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每个牧场要密切注意牧场附近动物疫情,严防重大疫病传入牧场,确保牧场动物的安全。

2.3 严格饲料、饮水质量控制 应使用来自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饲料厂提供的饲料,且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符合国家规定。饲料储藏室应保持清洁、干燥,并采取防鸟、防鼠等措施。饮用水应符合GB 547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粪便和垫料封闭方式运输,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2.4 加强消毒工作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疫病的发生。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牛场常用的消毒剂原料主要有:火碱、生石灰、百毒杀、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漂白粉、新洁尔灭等。(1)牧场大门消毒:每天将消毒药品如2%的火碱、生石灰等喷洒于大门管辖范围及进出通道。外来人员必须经消毒通道,洗手消毒后沿指定参观通道方可入内,但不得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进入者须经场长批准,严格消毒后方可将进入)。禁止外来车辆(包括自行车)进入牧场次场区,饲料车、运奶车、运粪车进行全车消毒。(2)牧场员工的防疫制度:牧场员工每年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两病检查。进入生产区必须进行喷雾消毒,进行紫外线照射1min方可进入,也不得将工作服、鞋、帽穿出场外,以防止病菌的相互传播。严禁畜牧、兽医、配种人员对外服务,严禁从疫区及周边地区采购草料及牛场用品。从疫区归场人员必须隔离一周无异常现象,方可入内;因公外出人员回场前必须洗澡、消毒、更换衣、鞋等后方可进入场内。发现人畜共患病者,应暂时调离生产区,在未经确诊已经痊愈前,不得进入生产区。(3)生产区的消毒。1次/d,对产房、病房进行彻底清洗喷雾消毒,消毒液如2%火碱、5%来苏儿、0.1%过氧乙酸等轮换使用。 犊牛舍每周消毒2次,轮换使用消毒液2%火碱 、5%来苏儿、0.1%过氧乙酸进行消毒。产后至60日饲养牛舍,每周消毒3次,消毒液(5%来苏儿、0.1%过氧乙酸)轮换使用。产后60日至140日饲养牛舍、干奶牛舍、青年牛舍及育成牛舍,每周消毒2次,消毒液3%的84消毒液、5%来苏儿、轮换使用。每周1次对所有牛舍饲槽消毒,消毒液0.5%、84消毒液,0.5%过氧乙酸消毒液轮换使用: 每周2次对所有牛舍的饮水槽消毒并清洗,消毒液0.01%过氧乙酸、0.1%84轮换使用。每月对牧场全场场地清扫消毒1次,消毒液2%过氧乙酸、5%来苏儿轮换使用。生产区内不得饲养其它畜禽(含犬),不准将外购生肉及别的有污染源的物品带入。场内外运输车辆和用具要严格分开,场内的仅限于场内使用,场外的物品运输到场内的周转库房后由场内车辆转运,场内车辆不得出场。

2.5 驱虫 每年春秋两季的全群驱虫,各场可根据当地寄生虫感染程度和流行特点来制定最佳驱虫程序,并按程序长期防治;犊牛在断奶前后必须进行保护性驱虫,防止断奶后产生的营养应激,诱导寄生虫的侵害。母牛要在进入围产前进行驱虫,以保证母牛和犊牛免受寄生虫的侵害。育成奶牛在配种前应当驱虫,以提高受胎率。新进奶牛进场后必须驱虫并隔离15d后合群。转场或转舍前必须进行驱虫,减少对新舍(场)的污染。

2.6 传染病发生后的紧急预案 发现传染病病牛,应立即隔离。隔离期间继续观察诊断,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对隔离的病牛要设专人饲养和护理,使用专用的饲养用具,禁止接触健康牛群。发现应该上报疫情的传染病时,应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报告疫情,详细汇报病畜种类、发病时间和地点、发病头数、死亡头数、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初诊病名及已采取的防制措施。必要时应通报邻近地区,以便共同防制,防止疫病扩散。对病牛所在牛舍及其活动过的场所、接触过的用具进行严密的消毒。病牛污染的饲料经消毒后销毁,病牛排出的粪便应集中到指定地点堆积发酵和消毒。同时对其他牛舍进行紧急消毒。对同牛舍或同群的其他牛要逐头进行临床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清学诊断,以便及早发现病牛。对多次检查无临床症状、血清学诊断阴性的假健牛要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以保护健康牛群。在周边或全场发生传染病时,实行全场封闭,以免疫情扩散,封锁行动要果断迅速,封锁措施要严密。对死亡病畜的尸体要按防疫法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销毁,火烧或深埋。对严重病畜及无治疗价值的病畜应及时淘汰处理,以便尽早消灭传染来源。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畜牧、兽医、建筑、管理等学科的原理与奶牛生物学特性和病原、宿主、环境的辩证关系,实施封闭式管理、全进全出饲养制度,以环境、营养和管理为基础的有机配合,集合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为奶牛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了保障。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奶牛生物安全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S823.9+1

B

1007-1733(2014)10-0072-02

2014–07–24)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牛产业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DAIT-06-011-0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牛场奶牛场消毒液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84消毒液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