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宁洱县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的探讨

2014-04-05吴彩莲云南省宁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65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宁洱畜牧业全县

吴彩莲 (云南省宁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65100)

对宁洱县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的探讨

吴彩莲 (云南省宁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65100)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宁洱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北纬22°41′~23°36′和东经100°43′~101°37′之间。县境多山,深切中山峡谷、中切中山河谷、中切中山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最高海拔2851.1m,最低海拔551.7m,气候属以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为主,年平均降水量1444.3mm,年平均气温18.6℃,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998h。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适宜畜禽养殖的气候条件。全县国土面积3669.77m2。全县县辖7乡2镇,85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176个村民小组,911个自然村,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拉祜族、回族等29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87713人,其中少数民族9.86万人,占总人口的52.7%,全县有农业户37729户,农业人口157301人,占总人口的84.1%,全县有耕地面积45.0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2%,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86亩。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71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6亿元,其中牧业产值4.72亿元,占3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28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87亿元,而支出13.39万元,财政入不敷出,极为困难,是国家重点扶持县。为此,宁洱县必须走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之路。

1 宁洱县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畜牧业生产发展迅猛 2013年肉猪出栏达到245152头,比2010年的152385头,增加92767头,增长60.8%;肉牛出栏达到14386头,比2010年的10310头,增加4076头,增长39.5%;黑山羊出栏达到15921只,比2010年的6041只,增加9880只,增长163.5%;家禽出栏达到877958羽,比2010年的425853羽,增加452105羽,增长106.2%。

1.2 畜牧业产值得到快速增长 2013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47156万元,比2010年的24352万元,增加22804万元,增长93.6倍。

1.3 畜禽产品得到大幅度上升 2013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24896t,比2010年的13466t,增加11430t,增长84.9%。人均占有肉128kg,比2010年的69kg,增加59kg,增长85.8%,实现了自给有余。

1.4 畜牧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 (1)培育壮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及整合优势、投资技改,龙头企业实力得到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县已有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辐射面较广、助农增收成效明显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即云南神龙普洱牧业有限公司,发展PIC五元配套系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实现产值1200万元;云南鹏飞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DLY三元杂交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实现产值280万元。(2)积极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建办畜牧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16个,发展协会会员497人,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产业化经营机制。(3)依托项目建设,推进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全县已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2个,达到每个小区(场)实现年出栏肉猪1000头以上。(4)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户,2013年全县有牲畜规模养殖专业大户566户,家禽规模养殖大户487户,出栏畜禽30~100头(只、个)的471户;出栏畜禽101~500头(只、个)的499户,出栏畜禽500~1000头(只、个)的53户;出栏畜禽1000头(只、个)以上的30户。宁洱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新格局。

2 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资源优势

2.1 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宁洱县位于滇南部的普洱市中部,与景谷、镇沅、墨江、思茅、江城五县(区)毗邻,是省道弥宁公路和国际大通道昆曼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交通贯穿县境外,往南距普洱市46km、西双版纳州200km,并可通往思茅港、勐海磨憨、勐海打洛等口岸直达东南亚国家,往东北沿昆曼高速公路380km直达省城昆明,途中经过墨江县和玉溪市,往西北沿弥宁公路达镇沅、景东、景谷、临沧、保山、大理等地,本县良好的地理位置,表现出发展畜牧业、畜产品在商品流通中运输来往短,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经营服务基础条件好的优势。

2.2 畜禽群体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的后劲强 畜牧业是本县的一大传统产业,主要由猪、牛、羊、禽四大类组成。2013年,全县生猪存栏27.9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5.46万头,占生猪存栏的19.5%;肉牛存栏4.91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56万头;羊存栏3.12万只,其中能繁母羊1.19万只;家禽存栏56.84万羽,其中:鸡48.67万羽,鸭6.86万羽,鹅1.31万羽,禽肉产量628t;禽蛋产量505t;肉类总产量达11975t,人均占有肉产量62.65kg;畜牧业产值21664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647万元的27.2%;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538元的19.7%。极大的畜禽群体资源和良好的群众养殖基础及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为畜牧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畜牧宁洱县草地以天然草地为主,其草地面积246.18万亩,其中:山地草丛地39.22万亩,占15.93%;草丛草地2.56万亩,占1.04%;疏林草地29.27万亩,占11.89%;林间林下草地165.03万亩,占67.04%;零星草地10.1亩,占4.1%。另有人工草地3.84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1.04万亩,一年生2.8万亩。此外,每年有农作物秸秆5000万t多可加工秸秆青贮氨化料补充饲草饲料之不足,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保障。

2.4 稳定的科技队伍和雄厚的技术力量 全县建有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全县拥有在编畜牧兽医科技人员74人,其中:县级35人,乡镇39人;学历结构:本科24人,专科41人,中专9人;职称:高职9人、中职43人,初职22人。另有村级防疫员91人。技术人员长期从事畜禽养殖技术推广和疫病防治工作,在良种选育、改良、饲养、厩舍建设、饲料配制、疫病检测、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5 市场对畜产品需求容量大 畜禽商品发展空间宽广,宁洱县是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两地消费猪肉和发展生猪生产所需猪种的主产区,每年出栏肉猪保持在24.5万头,除满足本县消费14.5万头外,向外供应仅有10万头,而市场需求总量35万头,尚缺10万头,说明发展生猪生产的市场潜力大。肉牛出栏1万多头,而当地市场需求肉牛2万头,尚缺肉牛1万头。山羊出栏1.6万只,而市场需求5万只,尚缺3.4万只。土鸡肉在人类社会消费肉食中仅次于猪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肉食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良好状态,每年出栏土鸡75万羽左右,而市场需求总量200万羽,尚缺125万羽。由此可见,畜产品的供不应求,供求差距较大,说明市场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有利于高原特色畜牧业的生产发展。

3 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的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突出;(2)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对产业的推动力不足;(3)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慢,科技贡献率不高;(4)发展畜牧业的体制、机制不适应又好又快畜牧业发展要求;(5)山区与坝区发展不平衡;(6)畜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之间矛盾日益突出;(7)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 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紧紧抓住 “桥头堡”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始终坚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三大任务,结合“饲养方式规模化、标准化;品种结构优良化、科学化;粪便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养殖环境生态化、和谐化”的总体要求,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4.1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优势特色产业 (1)做强肉猪产业:在稳定数量的基础上,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产品质量。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重点推广PIC、DLY等优良杂交品种。(2)做大做强土鸡、蛋鸡产业,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禽业产业带。(3)突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重点发展肉牛、黑山羊草食畜牧业。(4)大力发展特禽畜牧业,利用广阔的林果地、山地,重点发展生态家禽、地方特色畜禽品种,有效解决肉食自给问题。

4.2 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节粮型畜牧业 充分利用宁洱县农作物秸秆、草地牧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正在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及草原家庭承包”等工作,通过推广青贮、氨化等技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型畜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4.3 大力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进养殖方式转变 坚持国家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方针,鼓励引导分散、小规模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对建设规模养殖场(小区)要进行合理选址,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环保治理。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的目标。

4.4 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制定相应扶持、招商引资政策,吸引畜牧养殖企业到本县独资、合资办场。通过组建协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农民广泛开展畜牧业生产合作、畜产品加工合作、畜产品销售合作等,形成多主体参与、多类型组建、多模式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产业运行机制,重点引导农民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运行机制,着力培养一批省、市级龙头企业,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4.5 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力度,着力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加强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重点推广牛杂交改良、猪人工授精技术,种草养畜(禽)技术,优质牧草种植、青贮氨化饲料、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生产技术,养殖小区规模生产技术,畜禽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先进技术。加强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加强培训,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实行良种良法配套,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4.6 大力推广“猪—沼—粮(果、菜、鱼)”生态养殖模式 把畜禽养殖与农村生态富民工程和粮食、林果、蔬菜、养鱼结合起来,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互补和资源循环利用。

4.7 认真落实畜牧业用地优惠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源发(2007)220号)及《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等政策规定,对养殖所需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作为农业内部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理农业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对在房前屋后及宅基地改扩建、新建圈舍一律视为农用地,养殖用地确定后,不得改变用途进行非农建设。并防止以借发展养殖为名,乱占土地的行为。

S8-05

A

1007-1733(2014)10-0070-03

2014–07–12)

猜你喜欢

宁洱畜牧业全县
宁洱县咖啡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映像畜牧业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宁洱县录制洞经音乐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