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

2014-04-05徐雅芬

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价值体系公民

徐雅芬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是公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内涵,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培养的基础、依据和条件,以及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培养的途径等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自觉是相对于自发而言,具体指社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认识、理解自身活动的意义,并使该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马克思曾指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p57)公民道德自觉是指公民对道德必然性的自觉及对道德自发性的否定,是公民对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及其关系具有正确的认识,既能够正确理解并认可道德理论及其重要性,又能够自觉地以道德理论指导其道德实践活动,从而增强活动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简言之,公民道德自觉主要是指公民在道德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责任的担当。现实中人们道德不自觉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有些人在道德问题上的知行脱节,就是因为道德不自觉而导致。

自信是相对于自卑而言,具体指社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对自身能力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公民道德自信是指公民理性、清醒地信仰道德并执著地追求道德。公民道德自信是基于准确理解和把握道德基础上的自信,体现为对一定道德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坚定信念,以及对道德在实践中生命力的坚定信心。[2]简言之,公民道德自信就是指公民对道德理论的认可,对道德现状的肯定,以及对道德水平提升的信心。当前,我国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人放大了“好人不得好报”的偶然性,从而减弱甚至丧失了道德自信。

我国公民的道德自觉是我国公民对我国社会道德科学性的深刻认识,对道德理论价值的充分肯定,并在实践中总结道德规律性的认识。我国公民的道德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的认可和坚定信念。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出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公民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是我国公民保持高度的道德责任感,积极参与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创造力的精神支柱,也是保证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前提。

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联系紧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公民道德自觉是道德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公民的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就无从谈起。公民道德自信是道德自觉的根本保障,道德自信又反过来促进道德自觉,两者相辅相成。如果说公民道德自觉是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那么公民道德自信就是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信心。

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靠的现实条件。

(一)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为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黄帝“修德立义”,用仁义道德教化天下,开启了以崇德尚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明序幕。此后,从尧舜禹汤到文武周公,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崇尚道德,强调“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礼乐文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孔子注重对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强调礼的本质是“仁”,为礼乐文明注入了新的内涵。孟子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明了人生目标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追求。道家的老子、庄子主张“尊道而贵德”、以“道治”取代“礼治”。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的伦理道德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中华民族这种崇尚道德的传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的组成部分,为当前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具有全面的指导价值,为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人民群众,能够使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广大公民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透过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社会发展的本质,提升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

其次,以人为本指明了我国道德建设的根本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对人本身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也包含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深刻内涵。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道德建设的目标。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全体公民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道德建设,在实践中全面落实道德建设,使道德建设同解决公民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们思想道德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提升,达到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更高、更广、更深层次上的统一。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命题。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我国道德建设的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全国各族人民追求的共同目标,是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开展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的指南,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为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现实条件。

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不仅来自于道德自身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更重要的是来自于道德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就。道德实践的成就为进一步增强道德自觉和坚定道德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现实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和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等均迈上一个大台阶;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逐步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之下;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等方面,公民的思想道德面貌焕然一新,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近年来涌现的“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妈妈”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与郭明义、杨善洲、吴斌等一批批道德模范一样,激发了公民的道德自觉与自信。这些成就增强了道德建设的说服力,奠定了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现实条件;同时也说明了我国道德建设正逐步有机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一步促进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水平的提升。

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们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离不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公民对道德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有助于提高公民道德自觉,而且可以增强公民对道德的认可和自豪,推动道德实践的开展,从而增强公民的道德自信。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借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更要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在当前,尤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和帮助公民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作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接受并自觉遵守的价值理念;要引导公民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而为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奠定基本的和主流的价值导向。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民族道德总是扎根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是培养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活水源头。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首先必须坚信本民族道德文化的优势。虽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其中包含的讲仁爱、重道义、守诚信、尚和谐、求大同等思想,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智慧,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它们经过创造性转换,依然可以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其次,应与世界文明相协调。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激荡,而每个民族的道德文化各有所长,皆以各自的方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要反对狭隘、自傲的民族心理,要面向世界,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对话和交流,使中华道德文化与世界文明相协调。只有着眼于未来,顺应世界文明发展、道德进步的趋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公民道德自觉的水平,拓展道德自信的空间。

(三)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党员干部的道德自觉与自信既是全社会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先导,又是支撑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地位要求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各个方面都要作表率,在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方面也不能例外。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3](p177)作为执政党,我们党虽然可以凭借一系列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推动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但更重要的是,党员和党的干部通过自身的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来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水平的提升。常言道:“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就要先行一步”。因此,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理应以高度的道德自觉与自信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在本职岗位上贯彻党的宗旨、当好人民公仆,常修为政之德,正确行使权力,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自律,讲道德,明荣辱,作表率,以带动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水平的提升。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培养的社会基础。当前,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方面,尤其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作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载体之一的主流媒体,对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报刊、广播、电视要通过新闻报道、专家点评、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形式,积极传播道德知识,普及道德规范,宣传道德楷模;各新闻网要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倡导文明办网;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楼宇、公交、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和手机短信、微信的管理,使它们成为传播道德风尚和文明言行的平台;各类文艺评论、评奖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标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为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提供健康、积极的舆论支持。网络已日益成为公民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并且对公民的生活、工作乃至思想道德均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网上,公民可以自由地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感受。通过网络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教育者可以比较及时、准确地掌握公民的道德状况,与他们平等交流,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公民的道德问题。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新途径,也是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培养的一个新平台。当然,要使网络真正成为弘扬主旋律的渠道,还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网络教育平台。

(五)重视法律制度的作用。

我国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培养,既要靠教育的引导,更要靠法律制度的约束,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相反,如果仅仅依靠教育,缺乏法律制度的约束,公民道德自觉与自信的培养是有限的。从理论上说,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不仅可以惩处危害他人生命财产、社会公共安全的道德不自觉的行为,而且当道德规范尚不足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道德不自觉行为发生时,就需要依靠法律规范来加以强制。法律不仅可以对严重违反道德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而且可以对可能违反道德自觉的行为主体起到威慑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道德不自觉行为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法律制度的制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也可以促进公民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的养成。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光明日报,2012-07-1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价值体系公民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论公民美育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关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