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气炉炉箅技术更新综述

2014-04-03

化工设计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风道气量气化

(全国造气技术咨询部,上海 200062)

固定床煤气炉的炉箅,是煤气炉的核心部件,是影响发气量和降低煤耗的关键设备,对气化有着头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大家不断研究创新,笔者在此对这些改进作简单的论述。

1 炉箅型号的更新

早期炉箅的型号有星型、伞型、双层型、塔型、多边型(前苏联引进)、平其型(日本国引进)等。上述各型号炉箅存在诸多缺点,如布风不匀、无破渣能力、使用寿命短等,因此,造成煤气炉气化强度低,煤耗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

上世纪80年代开发出LZ型和径向型炉箅,改变了传统炉箅的缺点,使炉箅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许多类似炉箅。如CF、LZ—3、M—6、ZL、IZ—24型等等。

目前性能较好的有ZL型、DF型、GL型、WD型等炉箅。

2 层数及边数的变化

以前炉箅大都为4~5层,现在逐渐发展到6层、7层、8层,最近有专家开发出φ3 600 mm炉炉箅,提高到11层,准备应用在新疆富氧空气连续气化炉上(用烟煤造气,煤吨价40多元)。层次的增加对炉膛合理布风有很大的好处,使气化剂通过炉箅更科学合理。近年来有专家对空气在炉箅中的走向进行了研究,发现层次改多后,不仅布风更均匀,更重要的是炉箅的布风强度(首次提出,后面细述)改变了,从而使炉箅进风量增大,最终提高了煤气炉的气化强度。

炉箅的形状,以前大都是圆型,后来开发的炉箅将F层改为4边型,使F层有了缺口,最大直径的边与夹套锅炉保持200 mm距离,利用F层的圆缺口,增加炉箅破渣功能。目前的状况是6边型为多数,也有开发出5边型和7边型的,因在制造和安装上有难度,未能实施。从破渣功能上考虑,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型,破渣能力就越弱。破渣能力最大的还是4边型。

3 炉箅通风面积的变化

炉箅通风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煤气炉的气化强度。根据热平衡原理计算,生产1 m3半水煤气,需0.9 m3空气。发气量越大,需要的空气也就越多。原来设计的炉箅通风面积都偏小,阻碍发气量的提高。如原来φ2 260 mm炉通风面积仅为0.175~0.216 m2,后来逐步扩大到0.5 m2。又如φ3 000 mm炉,原通风面积仅为0.9 m2,现在扩大到1.1~1.5 m2。其他炉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目前发气量的提高,与炉箅通风面积扩大有着重要的关系。

关于炉箅通风面积,有两点必须说明。一是通风面积的计算,曾经有过争论,按照科学的计算(也是传统的计算),应该以层间内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最小直径来计算,有人用炉箅外围接触到炉渣的外面积来计算,这是错误的。原理很简单,房间的一个窗户,是锥形的,外面的通气面积为1 m2,而内部的通气面积仅0.1 m2,显然空气和阳光,只能通过0.1 m2的面积进入房间,外面的面积再大也无用。二是通风面积并非越大越好。一个理想炉箅的设计是要全面考虑的,一般各部位尺寸合理就可以了。

4 炉箅布风强度

吹风强度是指炉膛单位截面通过的风量。布风强度是近来专家提出的。专家认为,炉箅外风道单位长度、单位时间通过的风量为布风强度,具体分为平均布风强度和各层布风强度。

炉箅平均布风强度,是炉箅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总风量与炉箅各层外风道长度总和之比。炉箅各层布风强度,是指炉箅各层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风量与各层外风道长度之比。

有关布风强度的计算非常复杂。如平均布风强度、各层布风强度、风道长度、各层布风量的计算等等。因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很复杂,在此不再赘述。

5 HW型调节风量炉箅的研制

炉膛截面上布风是否均匀,是影响发气量和衡量炉箅是否理想的关键。因原料品种和粒径不同,加煤方法,料层高低,以及风机风压等等,都会影响到炉箅布风。为了实现合理布风,福建三明林红卫研制出一种可以调节炉膛各区进风量的炉箅。该炉箅的设计工作全部完成,发明专利已批复,目前进入制造和等待试用阶段。一旦使用成功,将为煤气炉高产低耗作出新贡献。

6 炉箅的材质和使用寿命

炉箅的材质起初大都是铸铁的,因铸铁耐高温性能差,使用寿命短,有的只能用3个月,长者不到1年。现在将材质改为铸钢后,因铸钢具有耐高温特性,使用寿命都较长,一般可在18~24个月,长者可用到3年以上。

7 炉箅技术更新带来的效益

炉箅改进后,给化肥企业带来的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如φ2 600 mm炉,原来烧优质块煤,日产氨35~40 t,现改烧煤棒,日产氨可达48~50 t。再如,φ3 000 mm炉以前烧晋城洗中块,日产氨仅50 t左右(原化工部派专家现场测定),现在改烧煤棒,日产氨可达到80 t以上。上述成果的取得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笔者认为炉箅技术更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8 固定床煤气炉增产节能路在何方

半水煤气的生产,是合成氨的重要部分,从成本和消耗上占60%左右。因此,研究煤气炉增产降耗,是企业的首项工作。除了本文论述的以外,笔者认为还要注意以下问题,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1)科学应用好自动阀门。

(2)降低煤气炉系统阻力。

(3)抓好入炉煤的质量(包括煤球和煤棒)。

(4)各种设备在订购时不但要选择功能好的,更要选择好的制造厂。

(5)对有些新技术和新设备,要经过认真考察和研究,千万不要重复上世纪70年代化肥企业中的一种不正之风,即“一上,二下,三垮台,四重来。”前几年出现的一种异形炉,许多企业不经科学论证,一起上,最终无效益,又下来。类似情况很多,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必须要全方位考虑。首先要提高各级人员的素质,一定不要蛮干。有的企业让员工拼命加班,形成“白加黑”,“五加二”,然而效果并不是某些领导想象的,反而是长期亏损,年亏损少则数千万,多则过亿,然而同类企业,年嬴利在亿元左右。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风道气量气化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页岩超临界态吸附气量计算模型
气量可以学习吗
基于MoldFlow的空气净化器风道注射模优化设计
冷藏冷冻装置
大港油田稳步提高产气量 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指标
说风道水话“择日”
气量三层次
浅析二三维协同设计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烟风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