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商务口译教学改革研究

2014-04-02滕婷婷

卷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摘 要:近年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职教领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本文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本地口译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商务口译教学改革,以期为改善高职院校的口译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工作过程;商务口译;教学改革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左右,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和他的团队——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中的“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姜大源,吴全全 2007)。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课程开发从传统的资格研究转向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教学内容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教学方法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徐涵 2008)。

本世纪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被逐步介绍到我国,尽管并不系统,但一些核心思想已经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接受,并对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课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姜大源 2004)。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根据该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同样,对于职业院校的商务口译教学改革也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在结合当地口译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商务口译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以改善本校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质量。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口译教学改革

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口译教学具体是指:根据本地口译市场需求和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商务口译岗位中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项目化的口译实践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保证学生掌握商务口译岗位中所要求的相关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该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师资团队以及评价体系。

2.1 明确教学目标

商务口译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不仅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口译教学目标应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熟练的双语应变能力和口译技能的实践应用,而不是口译理论的理解和消化(郑小莹 2010)。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从知识点的积累和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为理论够用为度、侧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全面口译技能的提高转变为基础型口译技能的提高:即通过日常商务情景中的专题口译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了解相关行业背景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商务词汇、口译技巧,并具备完成一定难度的商务情景中的口译任务的能力和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2.2 设计教学内容

目前市场上的口译教程大多面向本科院校学生,统一的高职口译教学大纲或高职特色的口译教程极度缺乏,导致高职院校口译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郑楚霞 2011)。

因此,在结合本地口译市场岗位职责与内容的基础上,该课程开发了专门的口译教学讲义,按主题大致可设定为三个模块,即商务接待、商务交流和商务谈判。商务接待:接机、入住酒店、宴会招待、城市观光、购物与送别。商务交流:参加会展、公司介绍、产品发布会。商务谈判:询盘、报盘与还盘、付款、包装与保险、运输与合同的签订。

2.3 更新教学方法

鉴于传统口译教学法存在趣味性不强、仿真性不够等弊端,无法有效地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该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法:按照相应的训练主题设置训练项目,利用真实场景下的语料,通过创设相同或相似的口译情境,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和口译技巧,更使学生熟悉真实场景下的心理状态、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学生的口译实践,以学生完成各个不同项目的操练核心,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组织作用,以实现口译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目标。同时,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可采用不用的训练方式,比如仿真化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练习法等。对于不同层次的口译技能训练也应有所侧重。

2.4 改善教学条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口译教学活动在语音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然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仍然明显不足。不少院校的口译教师由于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结果是严重影响了口译教学的效果(任文 2012)。

因此,该课程进行了教学设施的完善:在专业口译实训、口译谈判实训室配备蓝鸽翻译语言平台,实现网络全面覆盖;更新商品实训室、酒店客房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内等实训场地的陈列物品;开通一个多媒体教室作为商务专业专享的英语阅览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搭建校内口译教学资源网站,为学生提供教师课堂教学的课件、模拟练习库、口译技巧讲解等内容、口译行业的最新发展资讯、讲座信息、考证信息等;开通专题口译论坛,为学生、老师之间提供一个相互探讨、交流经验的平台,回答学生在线提问。此外,进一步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等。

2.5 强化师资团队

先进设施和现代技术固然重要,而这些都需要依靠专门的教师来实现其教学价值。因此,强有力的师资团队建设必不可少。该课程实施以来,学校以学历进修、下企业锻炼、参加专题培训或讲座等各种方式提升口译课程组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并多次派遣专职口译老师参加全国翻译培训、国际贸易知识培训、高职高专口语比赛教师培训。此外,课程组还积极聘请校外资深翻译人员或教师参与课堂口译教学、开展翻译学习相关的主题讲座等。

2.6 完善评价体系

鉴于口译课程“真实性”、“实践性”、“技能型”的教学特点,传统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模式已不能适用。因此,该课程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从评价主体而言,引入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在项目化的口译课堂中,学生主要以项目组的方式进行大量的口译实践,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只能对参与课堂演示的学生作出评价,对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缺乏了解和评估。引入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够增加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角度,从而提高课堂评价的客观性。

从评价方式而言,学期评价中引入潜力评估和形成性评价。潜力评估运用于学生入学之初,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翻译技能和心理素质等。而形成性评价和终端性评价的结合是较合理的评价方式,即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注重最后的测试成绩。

3 结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口译教学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较大提升,口译技能得到一定水平的提高,等。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内容涉及领域不够广,学生校外实践机会少,课堂评价因主体涉及多而导致学生不能有效集中精力等。因此,该课程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 2004(8): 61-65

2. 姜大源, 吴全全.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任文. 全球化时代的口译——第八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5)

4. 徐翰.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口译教学模式探索[J]. 教育学术月刊, 2008(12)

5. 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6. 郑楚霞.项目驱动下的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合作式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

7. 郑小莹. 浅谈有高职特色的口译教学新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 2004(6)

作者简介

滕婷婷(1986-),女,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口译教学。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