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后感想

2014-04-02赵蓓蓓

卷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护理学研究生

赵蓓蓓

医改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20多年的曲折探索后形成了特定的改革模式。现代模式认为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要向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转变,重点也要由诊治转向预防,护士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护理服务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自身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作为医改不可分割的部分,更需加快改革的步伐。高等护理教育是引领整个护理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改变培养模式与计划也是现阶段护理教育事业中首要的工作任务。结合医改,在2005年卫生部印发的《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1] 的指导下,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应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来带动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一直是业内人士关心的焦点。

无论对何种行业来说,“纸上谈兵”不可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医学院校,作为输送医护人员的培养基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是医学生专业训练的一项基本程序。201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主办“协和护理教育创建90周年暨全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对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护理学和护理教育必须与临床医疗的发展相匹配”这一具体要求[2]。当前对护理各阶段(中专,大专,本科)学生都是采取先理论学习,后临床实践的培养模式,但对护理研究生去不去临床实习,实习多长时间,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大多数医学院校目前都处在一个摸索和实验阶段。作为一名护理硕士研究生,下面就我在临床实习阶段的体会和建议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医院,无论在哪个科室,医学临床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临床实践的最主要一点就是反复练习临床技能,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重病垂危的病人随时都会发生心脏骤停,若没有过硬的技术(心脏电除颤,静脉输液),病人可能就会因为我们的失职而丧失宝贵的生命。作为一名护理研究生,护士必须要做的静脉输液,发药,基础护理已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各科室的专科护理技术成为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比如说上面提到的心脏电除颤,骨折病人的牵引,神经内科癫痫大发作患者的护理等。这就需要护理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护理专业骨干,以带动护理学科的发展。因此,培养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摆在高等护理教育面前的新课题。CNS是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精通某一护理领域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专家[3],主要职能包括护理会诊、临床实践、护理教学、护理研究及护理管理等。所以,高等护理院系,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应对护理硕士、博士进行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教育,以培养临床专业护理骨干型人才,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生在读期间,就是培养其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过程。护理研究生做科研的被试更多的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病人,动物实验少之又少。因此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变得至关重要,而与病人沟通时最关键的就是从病人的角度观察世界,根据经验和以往的类似情境去感知和理解当前的现象,在与病人的交谈中产生共鸣,挖掘出病人更深层次的感悟和需要,即我们所说的移情。在内分泌科室,我曾经与一位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深入的讨论过“为什么糖尿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并发症出现越来越早”,他是这样回答我的“我只是阐述我自己的观点,可能说的不对,我觉得是国家的制度和政策不到位,只是贴画报很少有人看,大家都这么忙哪有空看,农村偏远地区还有不识字的呢,应该找专业人员去宣传”,这就提示我们可能有些疾病的预防在国家宏观调控的配合下更容易取得效果。教育部指出: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探索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和社区护理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资源配置,为建设适应我过国庆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提供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4]。故,高等护理教育院校还应加强对护理研究生社区岗位的规范化培训,如成立社区护士岗位规范化培训班或开设社区护士选修课等。

护理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主要有两类,一是去高校工作,一是去临床工作。临床护理研究生相对来说比较匮乏,进入临床的研究生往往都会做管理人员。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管理事物,但是其过程却是需要人来执行,即重在管人。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协调能力是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在医护人员交班、查房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病房管理者,学习他们是如何管理病房人员的。

WHO对健康的定义为:疾病是不仅没有躯体疾病,还要心理健康和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伤、手术和癌症等各种病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康复等充满了不确定感。我们在做好疾病护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从病人上述需要来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临床医师的强项,护士知道的很有限,如果我们要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就必须要向临床医师学习,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

大医精诚,潜心修行。护理研究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就是要:①注重专科特殊技术的学习;②训练与病人沟通交流的能力;③向上位者学习管理技巧和如何做人;④在与各部门协调好的情况下,多与临床医师交流,向他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心理干预做铺垫。学习是细水长流的过程,古人云“穷骐骥一跃,安能赛我驽马十驾”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肯下功夫,虚心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Z].2005: 7.

[2] 姚秀钰, 汪健, 李峥. 集思广益,畅谈发展——全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展开[J]. 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12): 572.

[3] 王惠珍.我国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研究[J]. 护理研究, 2003, 17(1): 49.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求《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 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意见》意见的函[Z]//教育部司局函件.教高司函[2006]98号.2006:5.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护理学研究生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