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毕节市水利工程建后管护

2014-04-02简士洋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毕节市管护水利工程

简士洋

(毕节市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中心,贵州 毕节 551700)

论毕节市水利工程建后管护

简士洋

(毕节市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中心,贵州 毕节 551700)

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抓好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是决定能否充分发挥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础作用的关键环节,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对毕节这样一个全省最为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区来说,建后管护尤为重要。实施水利工程对于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础工程,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就目前来看,毕节市现有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顺,特别是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防洪、排涝工程建后管护上,导致“重建轻管”的问题日益突出,诸多水利工程没有建立完善管护机制,造成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不能长期发挥效益。文章主要阐述了毕节市水利工程建后管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几点对策,积极探索建立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

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管理机制;运行效力

0 引 言

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工程,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德政工程。就目前来看,毕节市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顺、重建轻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管护方法和思路等等。抓好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是决定能否充分发挥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础作用的关键环节,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对毕节这样一个全省最为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区来说,建后管护尤为重要[1]。

近年来,毕节市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完成了4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成了4000余处饮水安全工程、126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5处防洪、排涝工程。同时,金沙胜天、织金大新桥、纳雍金蟾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威宁杨湾桥雅木等2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开工,其他水利项目也在争取立项建设中。随着金沙胜天、织金大新桥、纳雍金蟾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因工程建设任务重,建成工程多,现有管理机制不顺,特别是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防洪、排涝工程建后管护上,导致“重建轻管”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务必提高对建后管护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加强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保护和利用,坚持“因地制宜、放开搞活、提高效益”的方针,强化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确保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为毕节试验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本文结合毕节市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工作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重要工作,目前毕节市水利工程建后管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管理机制不顺,不完善,“重建轻管”问题突出

因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的局限性,通常跨村的水利工程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垄断色彩,没有绝对公开的财务机制以及完善的监督机制[2]。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之后,管护不到位,“重建轻管”问题突出,导致工程建成后不能发挥预期的效益。

1.2 管护经费不足,缺乏相应的监督

通过经验估算,水利工程管护工作所需要费用大,要进行良好的管理和养护,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并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但是,目前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在这一方面是十分缺乏的,再加上诸多的其他原因,使得大部分水利工程因为管护资金问题无法维持正常的管护工作,使其不能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此外,因为缺乏后续管护资金,导致部分水利工程损坏后不能及时修复。

1.3 管护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全市水利工程建后管护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下,工作方法和思路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高科技信息化的水利管护工作。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没有较高的管理知识,对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了解掌握,某种程度上直接造成了管理资源的浪费,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3]。

1.4 水利工程点多面广,违法监管困难,人为破坏十分的突出

因水利工程点多面广,违法监管困难,加之部分工程管理不到位,常会出现一些违规现象,比如在河道中乱开砂场,在提防上放置违规物件等,导致工程相关设施遭到不必要的破坏,给管护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1.5 缺乏完善的水利工程管护体制

目前,全市水利工程管护体制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①管理机制不顺、缺乏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②没有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③缺乏国有水利经营性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不能“以水养水”,工程不能长效运行。

2 如何加强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工作

水利工程建后管护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针对以上全市工程管理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加以解决:

2.1 坚持建管并重,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针对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强化管理责任,建立灵活多样的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使工程管理责、权、利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工程完好率,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主要做到以下3点:①在工程实施启动前,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一事一议,落实管理承诺;②制定完善的工程使用管理制度,使工程运行管理规范标准,管理责任明确;③工程竣工后,在交付使用的同时,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产权与管理责任,落实管护责任。

2.2 强化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做到有章可循

1)强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改革,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在明晰所有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管养分离”的专业化管理、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严格执行“以水养水、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3)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实做到管护资金、人员、职责“三到位”,提高水利工程长效管护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管护资金到位:针对存在受益群众经济承受能力低,国家无专项用于管护资金的实际情况,市级财政按全市每年补贴部分管护资金,纳入市级财政专项预算,实行专帐管理;县(区)财政按全县每年补贴部分管护资金,纳入县财政专项预算,实行专帐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提取的水利工程的管理费、折旧费、大修费也储存于县财政水利工程管护资金专户,专帐管理。以上资金逐年累计,滚动使用。

管护人员到位: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原则,成立乡镇水利服务中心,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齐抓共管的长效管护机制。

管护职责到位:根据“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办法”,以工程为单位划定管辖范围,明确运行管护机构,制定因地制宜的管护办法,明确各机构(单位)管理职责、管理要求、考核奖惩等。

4)将水利工程管理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督查与常规巡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随机抽查与定点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交叉互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检查考核,提高工作实效。做到有检查必有反馈、必有跟踪回访。

5)建立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巡查制度,加强水政执法,对一切违反“水法”、“防洪法”及“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办法”等规定的行为坚决制止、依法处置。

2.3 政府积极引导,推行“三化”保障措施,提高工程运行效力

主要包括以下3点:

1)积极扶持引导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发展,出台相关优惠措施,简化协会注册登记手续,为协会的顺利组建提供有利条件。

2)加强培训、示范引导,积极培育协会建设的典型,并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宣传推广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协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针对当前工程管理养护队伍中人员文化、管理水平低、业务素质较差、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要加大培训水利工程管护从业人员投入力度,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制度和奖罚机制,通过奖罚激发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

3)大力推行“三化”保障措施,提高工程运行效力。

a.经费多元化:要确保工程长效运行,经费保障是基础。可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筹措管护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用好社会投入、落实水价政策,为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b.制度规范化:切实强化制度建设,使工程管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包括以下3点:①在工程建设中,坚持把落实工程建后管理主体作为通过验收、交付使用的重要条件,没有落实管理主体的,不能通过验收;②对实施产权“受益户共有制”和“竞标拍卖”的工程,由县、乡政府统一核发《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权属证书》,把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农民吃上 “定心丸”;③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规章制度,为协会独立运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奠定基础。

c.队伍专业化:建立专业维修队伍是做好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关键。全市水利工程设施数量多、分布广,虽然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部分工程交由农户或者协会管理,但是部分控制性工程和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程管理维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以镇水利服务中心为依托,组建专业维修队伍,负责对辖区内所属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维护进行技术指导、维护,并建立相关建后管护技术档案。

2.4 从制度的层面加大资金投入,使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工作有必要的保障

要不断的完善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更新的力度,对一些陈旧管养设施设备进行淘汰,对管护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以及维修,配备运输机械,交通通讯工具等设备,以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和工程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5 责任到人,各司其职

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在所有管护人员通力协作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实行责任制,将把《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落实到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从而提高广大群众和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的法制观念,创造依法管理工程的新环境,有力地维护管理秩序。

2.6 积极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参与水利工程的养护中来,发挥大家的力量

要在宣传和对大众的教育上做文章,使群众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时报告水利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拓宽群众反映水利工程养护和管理工程相关问题的渠道,及了解大众的声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当然,解决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方面的问题,其努力和突破口远远不至于这些,需要在切实的工作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相应的制度。

3 结 语

近年来,国家对毕节市水利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提高对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重要性认识,积极探索建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长效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工程建后管护,努力开创全市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新局面。在实际工程中,应该针对水利工程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的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从前重建轻管的现象,防止过去一年建、二年修、三年毁情况的发生,使水利资金投入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孙元德,李锋,郝丹东,李占保,何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机制的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08(05):42-43.

[2]阿孜古丽·阿不力米提.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强化管理措施[J].农村科技,2010(01):62.

[3]钱治国,景永胜.新形势下水保工程建后管护思路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03):248.

1007-7596(2014)01-0261-03

2013-09-13

简士洋(1976-),男,贵州纳雍人,工程师,从事农村水利管理工作。

S157

B

猜你喜欢

毕节市管护水利工程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