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论如何使城镇河道治理实现生态化

2014-04-02毛广富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护岸生态化城镇

毛广富

(黑龙江省水利冲填工程处,哈尔滨 150027)

概论如何使城镇河道治理实现生态化

毛广富

(黑龙江省水利冲填工程处,哈尔滨 150027)

大多城市(镇)伴水而建,是因为建立之初依托有水资源的保障优势,同时也有江河美丽景观的优越环境。因此,城镇河流的整治首先要考虑防治水污染,美化水环境,实现河道生态景观及生物群落的多样化,笔者以此提出了四点建议。

城镇河道;综合治理;总体平面设计;护岸结构;种植植物;生态效应

0 引 言

城镇河道治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往城镇河道治理比较注重护岸硬化主要从防洪、航运等效益出发,较少考虑生态保护。环保意识淡薄,污水、垃圾的肆意排放,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必须找出一条生态化的解决方案来改变现有的状态。以下谈笔者的一些想法。

1 重视河道的总平面设计

河道的总平面设计即线形设计[1]。随着城镇的高速发展,用地越加紧张,导致河道面积不断的缩小,宽度不断的收缩,但无论怎么变化,也要充分的满足泄洪的要求且不过多的减少过水面积,因此只能使河道直线化与增加河床的深度,这也就造成了驳坎强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使用费用的不断增多,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工程,河道虽然具有的较好的泄洪能力,但是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生态化的治理需要恢复滨水地带,更换陈旧的、生硬的渠道护岸,遵循自然的规律,宜弯则弯,宽窄结合,实现河道的生态化[2]。

自然状态下的河道所占用的面积以及滨水地带能够为不同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也是生物多样化所产生的必要条件。

河湾以及凹岸处其本身的特点适合作为河道中各种生物的繁殖与避难的场所,而湿地、浅滩、沙洲的增加即可以为城镇的美感,同时也促进了环境以及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弯曲状态的河道还可以有效的增加河道流水中的含氧量,从而直接的改善了此地域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工程学方面探讨分析,弯曲状态的河道可以有效地消弱洪峰,降低河道中水流的速度与具有的动能,从而避免了对下游护岸的冲刷,间接的对下游护岸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同时退地还河、滨水地带的恢复还可以在断面方式上有更多的选择,避免全部应用高强度的结构模式。因此说遵循河流的自然规律对于工程经济来说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2 河道断面的选取

河道断面的选取除了要考虑河道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路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作条件[3]。

传统的矩形断面的作用体现在枯水期的蓄水能力以及洪水期的泄洪能力,因此常常建筑高驳坎,这种形式的应用有着明显的缺陷,即使水路两系生态系统不能达到很好的衔接,两栖生物没有一个很好的栖息地,从而使生物的繁殖受到了阻碍。

梯形断面的河道其优点是有效的缓解了两个生态系统的连续性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即亲水能力比较差,且陡坡的形式也不利于生物的繁衍与生长,缓坡部分又受到了城镇用地的制约。

复试断面的特点在于在水下部分采用矩形或是梯形断面,而在水上部分则是应用缓坡,这样即满足了蓄水的要求,又可以在非常时期进行泄洪,同时也具有亲水性,在其护岸的建设上也避免了刚性结构。因此在河道断面的选取上在无法保持天然河道的情况下,应首先选取复试断面。

河道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心内容则是多样化。河道断面的多样化不仅符合自然规律,而且促进河道产生多样化的生态景观以及生物群落[4]。

3 河道护岸结构选取

以往在河道护岸材质的选取,通常使用混凝土类的硬质材料,就如同给河道加上了一层防护层,这种结构着重体现在对河道的安全性问题上,而忽略了对河道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并且阻断了地下水与河水的正常交换,使河道成为了一个封闭的水体,阻碍了水环境系统的功能调节。

生态护岸应该表现在种植植物或是植物与材料的相互结合,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又实现了多种生物的繁殖,并且具有一定的自由修复能力、净化能力。

现阶段有很多经典的护岸设计方法,例如利用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的技术、土工格栅边坡加固技术、石笼、生态袋、生态砌块等。这些结构具有如下几项共同的特点:

1)空隙率比原来有所增加,护岸上可以种植植物,间接的为生物创造了栖息的场所,而且因种植的植物而增强了护岸的稳定性。

2)实现了河水与地下水的循环,使物质、能量可以自由的交换。

3)费用较低,因其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无需长时间的维护与管理。

4)材料的变更更加适用于弯曲的河岸。

生态护岸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在材料选取上的不同以及建造方式的差异都会使堤岸的防护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坡面形式,应该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选取一种与之最为合适的结构形式。

例如,如果此河段的特点为坡势平缓,那么就可以采用生态砌块结构。而如果此河段的特点为坡势陡峭,那么就可以采用渗水混凝土结构。

生态护岸的防护程度在开始建成的一段时间内并不理想,它需要时间对其养护,等到植物成长之后,其防护程度会大大的增强。生态护岸在施工时间要也是有特殊要求的,即在植物休眠的季节并不适合施工。

4 种植植物的选取

在河道上种植植物具有多种优点。植物的根系可以对土壤起到固着的作用,并且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性以及有机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能,使河道具有更强的抗冲刷能力。而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这种作用也会随之增强。植物的枝叶可以有效的截留雨水,在水边生长的植物能够直接降低波浪对堤岸的冲刷能力,并且还可以有效的净化水质。

在植物种类的选取上,要与本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相符合,不能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靠近水的边缘区域应种植根系发达、抗逆性良好的植物。

2)在存在污染严重的河段应种植具有消除油污、氮等化学物质的植物。

3)有种植槽或湿地的地方,可以根据水生植物适应水深的情况,配置多种水生植物,重构水生植物、鱼类、鸟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比如芦苇、荷花等。

综上所述,生态化的河道整治工作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平面设计、横断面与护岸的选取到植物物种的选择,都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精心的探讨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镇河道的生态化,使之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1]朱永祥,彭月琴.太原市生态河道护岸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05):279-280.

[2]朱灵峰,张玉萍,邓建绵,等.河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生态学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9(07):3221-3322.

[3]叶碎高,王帅,张锦娟.河道植物措施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02):41-43.

[4]李新芝,王小德.论城市河道中直立式护岸改造模式[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06):60-63.

1007-7596(2014)01-0198-02

2013-09-04

毛广富(1958-),男,山东荏平人,工程师。

TV85

B

猜你喜欢

护岸生态化城镇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文化边城镇远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