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审美进入地理教学课堂

2014-04-01刘迎春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课堂教师

刘迎春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地理学科,缺乏外在的学习动力,或者学习中往往敷衍了事,导致成绩不尽人意。因为作业多、任务重或其他科目占用的时间稍多等问题,学生对地理学习尤其无心,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做法。

一、通过诗词吸引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众所周知,大家都佩服才华横溢者,教师如果有广博的知识,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喜欢这个教师教授的学科,中学生风华正茂,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教师学富五车,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激发大家群情踊跃,必然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对教师怀有一种崇敬之情,达到良好的就学效果。

比如,“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说明了一种地理状况和天气的变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气温和海拔带来的变化;“明月林间照,清泉石上流”,激发人们保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良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阐述生态系统的循环。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为什么有各种不同情况?因为淮河-秦岭一线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足能供给橘之生长所需,温度适宜,适合橘之生长;而这一线以北,降水不丰,气候干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柑桔不能很好地生存,味道也不甘美。教师对于这些诗,要能信手拈来,引发学生的情趣,让课堂气氛活跃。

二、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情

青少年都比较喜欢歌舞,教师可以联系歌曲教学。比如,学习青藏高原时可播放《大青藏》《我的青藏高原》《青藏圆梦人》《美梦成真》,当然,最受学生欢迎的《青藏高原》,有李娜唱的,还有韩红唱的,我带头高歌一曲,尤其是唱最后的高音之时,我把它演绎得响彻云霄、余音绕梁,学生们佩服之极,整个课堂歌声高亢,掀起了学习地理的高潮。学习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至于学习到台湾时,《阿里山的姑娘》当仁不让。这样教学,学生对地理的热情有增无减,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成绩普遍得到了提高。

三、引用故事寓教于乐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课堂中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习“季风气候”的时候,我以三国演义里的一段话开始:“当时是隆冬季节,冬季风呼啸,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若用火攻必然引火烧身,为此,周瑜忧心忡忡,无计可施。正在紧要关头,诸葛亮因为此前在隆中的时候,认真学过地理知识,准确地预测当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刮东南风的天气,结果助东吴火攻曹营成功,大获全胜。同学们,地理知识多么重要啊!你们想好好学吗?”“想!”学生异口同声。这样,学生乐听乐学,寓教于乐。

四、利用身边的地理资源学地理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身边的地理资源都十分丰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或网络中去,让学生通过调查或搜索把课本上的知识和身边的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的内容就不再单调狭隘,学习的过程也不再缺乏联系和延伸,缺少合作与探究,没有体验和感受的了。因此,地理教师要真正把自己教学引领者的身份利用起来,做课程的开发者。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要以趣导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理解学生,从教学目的出发,做好引领工作,采用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不竭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地理教学的任务。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圆我教师梦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