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4-01张立刚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师生关系创新能力

张立刚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关键词:师生关系 求异思维 创新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一、创设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求新路、发现新知。变过去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讨论式教学,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形成敢说、敢想、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使学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希腊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的大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被点燃的火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时时处处存在,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应正确对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思维,要善于做伯乐,慧眼识英才,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挖掘其潜能,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与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抓住语文教学中的空白点

针对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出现不完整、甚至略去不写的情况,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相关的课文内容,对人物的语言进行“补白”。如《田忌赛马》一文,写田忌照孙膑的主意和齐宣王进行第二次赛马,果然转败为胜。那么,孙膑在观看了第一次赛马后是怎样向田忌传授妙计的呢?就此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孙膑当时说话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表演这一段对话。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抓住语文教学中的模糊点

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课文中一些内蕴极其丰富的“模糊点”的理解,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散,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供创造活动的机会

课堂教学正是最有利于开展创造性活动和培养创造力的时机。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结合讲读课文,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提供各种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养成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创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质疑问难、积极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引导质疑,发现问题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引导学生从问题的逆向或多向方面提出疑问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二)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方法,是指在解决某个问题时沿着多种方向去思考,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从而提出非同一般的、具有创造性的见解或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得高分,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背答案,不允许有分歧,这种做法无疑不利于求异思维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1.变换求异。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做合理地延伸和多角度发散,使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我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讨论:当时董存瑞是否非得用手托住炸药包,顶住桥底呢?有的学生说:“不是!他可以找一根大木棍撑住炸药包。”有的学生说:“他可以找块石头垫起身把炸药包扔进桥内。”而有的学生说:“只能用课文中写的方法。”一时,课堂议论纷纷,在争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董存瑞崇高思想境界的理解,而且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

2.比较求异。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它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求异思维的培养。对相同体裁的文章做比较,可以从写作特点异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再见了,亲人》这两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比较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不同点?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人人动脑、动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分析、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课本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事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有新的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地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时代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求异、敢于创新。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师生关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