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合理教学策略创建高效地理课堂

2014-04-01李志秋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知识点效率课堂教学

李志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课堂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师生始终保持最佳课堂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因为其独特的跨文理科、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地位及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使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又具有鲜明的学科性。

一、 合理合适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学设计理念上要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认知需求,教学目标设计应发挥其导向功能、测评功能,全面细致地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终评价设计、课后反思预设,适时适量地运用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践法、搜集资料分析法,注重教学过程而非只注重结果。运用新课改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差异教学设计观,实施梯度式设计策略。教学目标设计要遵循广泛性原则(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层次性原则(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可操作性原则,体现三维教学目标。都要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用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精选表现手法独特新颖、艺术性和感染力强、声情并茂、能引起学生强烈情感共鸣的表现形式。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表现在对地理知识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上。学生如果具有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就能对于地理问题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重复的说教。教师应注重知识间内在联系、归纳、概括,形成知识系统,注重逻辑思维培养,构建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如在“大气热力环流”教学中,基本知识点是:⑴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⑵冷热不均引起垂直气流,产生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从而产生水平气流,它与垂直气流组成环流。而城郊热力环流、山谷风、海陆风正是运用了这两个知识点,是热力环流的具体化,在这些现象之间可以运用知识迁移。学生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没能把所学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如新知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理”,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气压带的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状况的联系”“地中海和非洲热带草原区的区域分布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理解起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 课堂教学要敢于留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面面俱到,天衣无缝,而要适当留白,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些教师常常害怕自己不讲学生就不懂不会,生怕拉下一个知识点没传授给学生而“失职”,这是因为我们把学生看成了一个需要“保姆”照顾的“婴儿”,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其实,学生是鲜活的能思考的人,让他们多做做“思维体操”,使课堂中预设性的程序少一些,生成性的成分多一些,活动中渗透教学主体,参与中实施教学内容,教师少说一点,学生多做一点,才能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深”“讲透”,不留有一点余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能看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理解的不说,学生能讨论解决的不要包办。如在初中地理学生就已掌握的区域地理知识,在高中再次出现时,就要让学生从复习旧知识入手,通过读地图自己去发现。地球上有十几种气候类型和相应的自然带,众多的洋流,这些在实际教学中都可以通过学习几种典型的相关地理事物,其他的类型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掌握。而且,教师全部讲解也不现实,太费时间,学生也失去了很好的锻炼自己学习能力的机会。

四、向读图要效率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语言”,它承载的信息量极大,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属性也很直观,是地理学习有力的辅助工具。可以说,不从地图上得来的知识不是活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记忆也很困难。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中必备能力,通过读图训练就可以提高这项能力。所以只要我上课,我就要求学生课桌上同时打开课本和地图册,要把两者看得同等重要。

景观图、示意图、地理事物关联图、照片图、地理原理图、地理现象形成图同样对地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它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掘和利用其教学价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图有世界气候图、世界自然带图、六大板块图、世界区域图、中国区域图、世界洋流图、中国和世界地形图等,它们是地理教学的很好的助手。

五、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自主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感悟,让他们用心去体验、融入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应在课堂上树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恒定的意志力、广泛的兴趣、坚韧的性格、自信力和抗挫力,发展他们的探索能力。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与环境变迁”这一节时,可给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这些素材中发现环境变迁的历程和规律,然后师生共同系统总结。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教师应该有一种探索精神、一种敬业精神,一种责任心和一颗爱心,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效率课堂教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